一种基于汽电双驱汽轮机灌注桩的地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630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汽电双驱汽轮机灌注桩的地基结构,包括灌注地基,所述灌注地基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墩灌注模具,所述支墩灌注模具的口端固定开设有灌注口,往复去泡装置,通过双端抖动的往复运动对灌注混凝土进行去泡工序的往复去泡装置设置于所述支墩灌注模具靠近顶端一侧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混凝土的重力作用以及弹簧的弹力作用,利用双端的往复运动配合滤网的细化处理实现对混凝土的过滤除泡功能,从而减少了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此外,通过混凝土的重力和震荡力的配合作用,从而对支墩灌注模具内壁上粘黏的混凝土进行震荡敲击使其掉落,并在不断的震荡力作用下实现对底端混凝土的混合功能,增强了地基结构灌注时烟道支墩的稳定性。支墩的稳定性。支墩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汽电双驱汽轮机灌注桩的地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轮机搭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汽电双驱汽轮机灌注桩的地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大型汽轮机基础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结构,为了保证汽轮机能够长期、安全、稳定的进行工作,在汽轮机基础设计中需要进行振动分析,使汽轮机的基础振动满足《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线位移控制条件,在检测过程中大多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汽轮机基础进行了地基

基础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
[0003]在以往的汽轮机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在灌注的过程中会由于混凝土气泡的影响而出现的烟道支墩不稳定的现象,此外,在灌注的同时,会出现混凝土灌注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导致灌注内部出现断层,进一步降低了支墩了稳定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汽电双驱汽轮机灌注桩的地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汽电双驱汽轮机灌注桩的地基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汽电双驱汽轮机灌注桩的地基结构,包括:灌注地基(1),所述灌注地基(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墩灌注模具(11),所述支墩灌注模具(11)的口端固定开设有灌注口(12);往复去泡装置,通过双端抖动的往复运动对灌注混凝土进行去泡工序的往复去泡装置设置于所述支墩灌注模具(11)靠近顶端一侧的内部;震荡混合装置,通过震荡力对管壁的作用进行混凝土均匀灌注的震荡混合装置设置于所述支墩灌注模具(11)外端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电双驱汽轮机灌注桩的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去泡装置包括内轮转杆(2)、模具内轮(21)、内轮转片(22)、内轮转片(22)、上抖动板滤网(24)、上抖动板顶杆(25)、第一弹簧(26)、第二弹簧(27)和往复组件,所述内轮转杆(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墩灌注模具(11)靠近灌注口(12)一端的侧壁,所述模具内轮(21)固定安装于所述内轮转杆(2)的侧壁,多个所述内轮转片(22)固定安装于所述模具内轮(21)的侧壁,所述上抖动板(23)与所述内轮转片(22)的内侧壁之间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抖动板滤网(24)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抖动板(23)的内侧壁,所述上抖动板顶杆(25)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抖动板(23)的底端,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6)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抖动板(23)一侧的底端,两个所述第二弹簧(27)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抖动板(23)远离第一弹簧(26)一侧的底端;所述往复组件包括下抖动板(3)、下抖动板滤网(31)和下抖动板顶杆(32),所述下抖动板(3)与所述内轮转片(22)的底端内壁之间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下抖动板滤网(31)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抖动板滤网(31)的内侧壁,两个所述下抖动板顶杆(32)关于下抖动板(3)的水平端中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抖动板(3)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汽电双驱汽轮机灌注桩的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混合装置包括外震环(4)、限位环(41)、弹球滑槽(42)、震荡板(43)、弹球存槽(44)、弹力球(45),所述外震环(4)关于所述支墩灌注模具(11)的直径对称设置于所述支墩灌注模具(11)的外壁,所述限位环(41)固定安装于所述内轮转杆(2)的外侧壁,所述限位环(41)对内轮转杆(2)进行转动限位,所述弹球滑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明崔玉岭张宪岭颜刚时标梁学东张允洲葛宗琴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