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工环地质地温检测孔口保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55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工环地质地温检测孔口保护设备,包括:底座;环形柱,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环形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环形柱的内侧;防护筒,与所述环形柱的内腔相适配插接;防护盖,设置在所述防护筒的顶端;防塌机构,设置在所述防护筒的内腔;立柱,所述底座的顶端四角均固定设置有立柱;支撑杆,与所述立柱的顶端相适配插接;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内腔。该水工环地质地温检测孔口保护设备,可使防塌板对检测孔口的内壁进行防护,以避免检测孔口破损和内部塌陷,从而可便于施工,从外部对检测孔口和防护筒进行防护,避免外物发生碰撞,有效的对检测孔口进行保护。有效的对检测孔口进行保护。有效的对检测孔口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工环地质地温检测孔口保护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
,具体为一种水工环地质地温检测孔口保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工环地质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简称,要是对地下水资源、工程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评价的一项地质工作;
[0003]浅层地温能具有可持续利用、低碳环保、取用方便、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对地温监测孔孔口的保护倍加重要;
[0004]在以往工作中,地温监测孔一般裸露无保护,现有的整体结构对于监测孔口的密封效果差,容易进入外界的灰尘和水分,另外孔口没有防塌设置,孔口内部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塌陷,从而造成检测孔口破损,给施工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工环地质地温检测孔口保护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地温监测孔裸露无保护,对于监测孔口的密封效果差,容易进入外界的灰尘和水分,另外孔口没有防塌设置,孔口内部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塌陷,从而造成检测孔口破损,给施工带来不便的问题。
>[0006]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工环地质地温检测孔口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环形柱(2),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部开设有通孔(3),所述环形柱(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部,且所述通孔(3)位于所述环形柱(2)的内侧;防护筒(4),与所述环形柱(2)的内腔相适配插接;防护盖(5),设置在所述防护筒(4)的顶端;防塌机构(6),设置在所述防护筒(4)的内腔;立柱(7),所述底座(1)的顶端四角均固定设置有立柱(7);支撑杆(8),与所述立柱(7)的顶端相适配插接;升降机构(9),设置在所述立柱(7)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环地质地温检测孔口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7)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8)之间均设置有阻拦绳(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环地质地温检测孔口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4)的外壁左右两侧和所述防护盖(5)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提手(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环地质地温检测孔口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塌机构(6)包括:圆形柱(61),所述圆形柱(61)的外壁上下两侧四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62),且所述连接杆(62)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筒(4)的内腔;导柱(63),所述圆形柱(61)的外壁四周均固定设置有导柱(63);导杆(64),所述导柱(63)的外侧插接有导杆(64);移动板(65),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杆(64)的外侧;防塌板(66),所述移动板(66)的顶端插接有防塌板(66),且所述防塌板(66)的底端延伸出所述通孔(3)的内腔;限位条(67),固定设置在所述防塌板(66)的顶端,且所述限位条(67)位于所述移动板(66)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工环地质地温检测孔口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65)的形状为弧形,且所述防塌板(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正魏廷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