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环磺草酮的复合除草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54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环磺草酮的复合除草剂,属于除草剂技术领域,尤其解决除草剂对一些病原菌发挥不到很好的防治和抑制作用,造成稻瘟病时有发生的问题。该除草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双环磺草酮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环磺草酮的复合除草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除草剂
,涉及一种基于双环磺草酮的复合除草剂。

技术介绍

[0002]除草剂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又称除莠剂,用以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除草剂以其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便、节省劳动力、防治杂草效果明显等特点,在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0003]目前除草剂受安全性所限,杀草谱也有限,单独使用一种除草剂单剂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杂草的发生,有些除草剂由于水溶性大或田间持效期太长、用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匀都容易造成残留毒害;再者除草剂对一些病原菌如真菌、细菌得不到很好的防治和抑制作用,造成稻瘟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稻米的收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环磺草酮的复合除草剂,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基于双环磺草酮的复合除草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双环磺草酮1

30%、噁唑酰草胺1

20%、氰氟草酯1

25%、表面活性剂1

3%、杀菌剂2

8%、分散剂1

3%、消泡剂1

3%、植物油10

20%、余量为载体;
[0007]该基于双环磺草酮的复合除草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0008]步骤A1,将双环磺草酮、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和载体混合,超声分散均匀,制得混合物a;
[0009]步骤A2,向混合物a中加入分散剂、消泡剂,升温至65

75℃,搅拌反应3

4h,制得混合物b;
[0010]步骤A3,将杀菌剂、植物油、表面活性剂和混合物b混合均匀后,再加热至65

75℃保温反应5

7h,制得复合除草剂。
[0011]进一步,步骤A1中载体为去离子水、溶剂或填料中的任意一种,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甲苯、乙醇、乙醇胺、丁醚、乙酸乙酯、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填料为硅藻土、膨润土、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0012]进一步,步骤A2中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0013]进一步,步骤A3中植物油为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表面活性剂为乙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0014]进一步,该复合除草剂的剂型为可溶性粉剂、可溶性液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悬乳剂、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
[0015]其中杀菌剂由如下步骤制得:
[0016]步骤S1,向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2,4

三氮唑
‑3‑
羧酸甲酯、甲醇、质量分数80%的水合肼,升温至98

102℃反应5

6h,冷却至室温,抽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2

3次,再置于60

70℃烘箱中干燥4

5h,得到中间体1;
[0017]反应过程如下:
[0018][0019]步骤S2,向三口烧瓶中加入4,4

二氟乙酰乙酸乙酯、原甲酸三甲酯、乙酸酐,升温至80

90℃反应18

22h,点板跟踪反应完毕后蒸出多余的乙酸酐,得到中间体2;
[0020]反应过程如下:
[0021][0022]步骤S3,向三口烧瓶中加入质量分数40%的甲基肼、甲苯,降温至11

13℃,滴加中间体2,升温至90℃保温反应18

21h,降温至室温,滴加质量分数50%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反应6h,用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萃取有机相2

3次,合并水相加入质量分数37%的浓盐酸调节pH至4

5,冷却抽滤,得到中间体3;
[0023]反应过程如下:
[0024][0025]步骤S4,取中间体3、三乙胺和四氢呋喃于三口烧瓶中磁力搅拌,在0℃条件下加入中间体1,随后加入4

二甲氨基吡啶,待反应液澄清后加入N,N
’‑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升温至25℃,反应3h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向其中加入乙酸乙酯放入

1℃冰箱中12h,取有机相分别用质量分数5%的碳酸氢钠溶液和2mmol/L的盐酸溶液洗涤2

3次后,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制得杀菌剂。
[0026]反应过程如下:
[0027][0028]进一步,步骤S1中1,2,4

三氮唑
‑3‑
羧酸甲酯、甲醇、水合肼的用量比为2.14

2.2mmol:25.3

25.5mL:0.11

0.14mL。
[0029]进一步,步骤S2中4,4

二氟乙酰乙酸乙酯、原甲酸三甲酯、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2

2.3:6。
[0030]进一步,步骤S3中甲基肼、甲苯、中间体2、5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比为34.2

35.3g:100

110mL:47.1

47.3g:60

65mL。
[0031]进一步,步骤S4中中间体3、三乙胺、四氢呋喃、中间体1、4

二甲氨基吡啶、N,N
’‑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用量比为0.42

0.45mol:5.1

5.4g:31.7

32.5mL:0.41

0.45mol:0.5

0.6g:0.4

0.6g。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环磺草酮的复合除草剂,除草剂的有效成分包括双环磺草酮、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三者复配,作用互补,除草谱更宽,除草活性高、除草效果更优异,并且在除草剂中添加杀菌剂,抑制真菌细菌对农作物的侵染。其中杀菌剂由如下步骤制得,1,2,4

三氮唑
‑3‑
羧酸甲酯与水合肼反应生成中间体1,4,4

二氟乙酰乙酸乙酯与乙酸酐反应生成中间体2,中间体2与甲基肼发生加成

消去反应,经水解得到中间体3,中间体3与中间体1反应生成杀菌剂。该杀菌剂中含有三唑结构、吡唑酰胺结构和含氟基团,三唑环上sp2杂化的N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可与铁卟啉的中心铁原子实行原子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环磺草酮的复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双环磺草酮1

30%、噁唑酰草胺1

20%、氰氟草酯1

25%、表面活性剂1

3%、杀菌剂2

8%、分散剂1

3%、消泡剂1

3%、植物油10

20%、余量为载体;其中杀菌剂由如下步骤制得:步骤S1,向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2,4

三氮唑
‑3‑
羧酸甲酯、甲醇、水合肼,升温至98

102℃反应5

6h,得到中间体1;步骤S2,向三口烧瓶中加入4,4

二氟乙酰乙酸乙酯、原甲酸三甲酯、乙酸酐,升温至80

90℃反应18

22h,得到中间体2;步骤S3,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甲基肼、甲苯,降温至11

13℃,滴加中间体2,升温至90℃保温反应18

21h,降温至室温,滴加质量分数50%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反应6h,用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萃取有机相,合并水相加入浓盐酸调节pH至4

5,得到中间体3;步骤S4,将中间体3、三乙胺和四氢呋喃搅拌均匀后,加入中间体1、4

二甲氨基吡啶、N,N
’‑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升温至25℃,反应3h后,反应液减压浓缩,向其中加入乙酸乙酯冷却萃取,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减压浓缩,制得杀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兵郑秀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尚邦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