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微间隙易调节的微通道液滴三维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7523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的微间隙易调节的微通道液滴三维生成方法,改变以往二维平面生成液滴的生成方式,选用玻璃毛细管充当侧通道,对称插入石墨棒,插入位置和深度可调节和控制,通过改变毛细管和石墨棒的位置可以实现在微缝隙下生成所需不同频率、不同尺寸的液滴。该工艺可以应用于微通道技术可控液滴生成等相关微通道三维流场可视化研究领域。等相关微通道三维流场可视化研究领域。等相关微通道三维流场可视化研究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的微间隙易调节的微通道液滴三维生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微流控芯片的加工工艺,可以根据需求在不同位置生成不同尺寸的液滴。该工艺属于微通道可控液滴生成技术等相关三维流场可视化研究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液滴微流控技术是微流控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这是近年来开发的操纵液滴的新技术,微流控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技术,尤其特指亚微米结构的技术。该技术是实现流体流动、传热、化学反应的技术与科学,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医药、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微流控技术同时具有生成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混合充分、无交叉污染等特点,属于21世纪新兴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微流控技术发展较快,并得到应用。微流控核心
技术实现思路
包括:微通道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微纳尺度流体的驱动与控制、微流器件及系统的集成与封装。目前微通道制造材料以单晶硅、玻璃和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近年来以高分子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材料加工微通道的方式成为微流控芯片制造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微流控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液滴生成需求,对于生成液滴的大小、间距、生成频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的微间隙易调节的微通道液滴三维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硅胶圆管打对称的孔通道选用透明的外径1.1mm、内径1mm的硅胶圆管(1),使用直径为300μm的针(5)在适当位置贯穿插入后在圆管通道上打出对称的小孔;第二步:石墨柱和玻璃毛细管对称插入将内径为100μm,外径为360μm的玻璃毛细管(3)和直径为500μm的石墨圆柱体(2)对称插入两小孔内,并使其两者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调整石墨柱和玻璃毛细管之间的距离,使其间隙十分微小;第三步:PDMS浇铸将通道放置一凹槽(4)内,将凹槽(4)放置于水平位置;将液态PDMS试剂的预置剂A和凝固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峰李春游朱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