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载荷谱疲劳仿真的金属屋面寿命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751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风载荷谱疲劳仿真的金属屋面寿命预测方法,包括根据气象风速数据估计疲劳风分布,计算风速的weibull分布模型;结合平均风垂直特性、湍流强度、风速功率谱密度以及风压系数参数构建脉动风载荷模型;使用实时监测数据修正脉动风载荷模型;构建特定建筑屋面的风致疲劳载荷谱;通过脉动风载荷模型将风速转化为脉动风载荷,计算出每一载荷的循环次数,得到风致疲劳载荷谱;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金属屋面在不同循环载荷作用下进行疲劳仿真;利用miner损伤叠加原理对金属屋面的寿命进行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加速寿命实验,长期监测风压、风速等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风速等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风速等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风载荷谱疲劳仿真的金属屋面寿命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疲劳损伤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载荷谱疲劳仿真的金属屋面寿命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屋面系统以其强度高、造型独特、质量轻、设计灵活和施工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火车站、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等建筑的屋面围护系统中。但由于金属屋面常年暴露于复杂的天气环境中,在交变风荷载、雨雪荷载和温度荷载的作用下,金属屋面会发生疲劳形变,抗风揭性能退化,导致金属屋面在低于设计风速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开裂甚至掀顶等事故,造成恶劣而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0003]现有技术中多注重对于屋面进行风洞实验或抗风揭实验,风洞试验可探究特定建筑物屋面构型风压分布的规律,但其采用的缩比模型与实物之间存在偏差,也不能模拟金属屋面受风载荷作用的所有情况;抗风揭实验探究金属屋面的抗风揭性能,未研究屋面的疲劳寿命,而且成本较高。另外一部分现有技术侧重基于数据驱动的方式对对象性能退化进行研究,根据传感器的采集数据来分析状态趋势,这种方法较为灵活,但目前的技术大多应用于机械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风载荷谱疲劳仿真的金属屋面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气象风速数据估计疲劳风分布,计算风速的weibull分布模型;S2:建立脉动风载荷模型;结合平均风垂直特性、湍流强度、风速功率谱密度以及风压系数参数构建脉动风载荷模型;S3:使用实时监测数据修正脉动风载荷模型,使脉动风载荷模型逼近特定建筑物屋面风压载荷;实时监测数据源于大跨度金属屋面上传感器网络长期监测的风速

风压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函数关系以修正脉动风载荷模型;S4:构建特定建筑屋面的风致疲劳载荷谱;通过脉动风载荷模型将风速转化为脉动风载荷,再结合载荷概率密度和循环周期,计算出每一载荷的循环次数,从而得到风致疲劳载荷谱;S5: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金属屋面在不同循环载荷作用下进行疲劳仿真;S6:利用miner损伤叠加原理对金属屋面的寿命进行预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载荷谱疲劳仿真的金属屋面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风速Weibull分布模型的表达式为:其中,v示平均风速,k是比例参数,c是形状参数,p
wb
(v,k,c)为风速概率密度函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Weibull分布模型中的参数按下式估计:其中v为平均风速,σ为风速标准差,是gamma分布函数,t表示时间参数;将平均风速替换为风级,用Weibull分布绘出各个风级下的短时平均风的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风载荷谱疲劳仿真的金属屋面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脉动风载荷模型建立方法包括:S21,构建湍流风数学模型:其中,为湍流风平均风速,f为频率,I表示湍流强度;S22,静压载荷建模:对建筑物表面的风压分布基于RNGk

ε模型进行计算,用风压系数来表示风压分布的规律和大小,风压系数的定义为:经过计算风载荷与风速的关系如下式所示,ΔP表示风载荷产生的负风压,p0表示金属屋面板下方静止空气的静压,结合伯努利方程得知:
其中p代表金属屋面表面测点的压强,p
H
代表参考点静压,v
H
参考点风速,ρ为空气密度;S23,脉动风载荷建模:将脉动风速表达式带入到上述载荷与风速的关系式中,将脉动风进一步简化,看为单一频率的谐波振动,脉动周期根据风速的功率谱密度得出;依此构建的风载荷的表达式为:一频率的谐波振动,脉动周期根据风速的功率谱密度得出;依此构建的风载荷的表达式为:其中,表示平均风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风载荷谱疲劳仿真的金属屋面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函数关系以修正脉动风载荷模型的方法为:获得建筑物表面风速

风压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和I
*
,然后使用和I
*
替换风载荷表达式中对应的参数以修正模型;修正后的数学模型为:修正后的数学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曼叶聪李运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