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十字型金属燃料元件堆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先进核能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十字型金属燃料元件堆芯。
技术介绍
[0002]作为高性能新型燃料,螺旋型燃料具有较好的热工水力性能,在相同的安全限值下可以提升堆芯的功率密度,进而提高堆芯出口温度,从而提高能量转换系统热效率,有利于反应堆的经济性。目前已有的方案通常为螺旋十字燃料
‑
四边形排布和螺旋三角燃料
‑
三角形排布,采用的燃料为陶瓷型燃料芯块或TRISO式燃料,其热导率相对较低,燃料峰值温度较高,不利于充分利用螺旋燃料的优势;同时由于富集度的限制,为达到较高的燃耗,TRISO式燃料往往导致较大的堆芯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现有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螺旋十字型金属燃料元件堆芯,具有较好的换热能力和较低的燃料峰值温度,同时减小堆芯体积。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螺旋十字型金属燃料元件堆芯,包括堆芯活性区1、径向反射层2、轴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旋十字型金属燃料元件堆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堆芯活性区(1)、径向反射层(2)、轴向上反射层(3)和轴向下反射层(4);所述堆芯活性区(1)包括一区组件(1
‑1‑
A)、二区组件(1
‑1‑
B)和控制棒组件(1
‑
2);三类组件采用6圈正六边形密铺布置,且最外圈的六角处不布置组件,故堆芯活性区(1)共有121盒组件;堆芯活性区(1)中心三圈为一区组件(1
‑1‑
A),其余为二区组件(1
‑1‑
B),控制棒组件(1
‑
2)在中心位置和第三圈的六角位置共替换掉7组一区组件(1
‑1‑
A),在第五圈的中边位置替换掉6组二区组件(1
‑1‑
B),因此控制棒组件(1
‑
2)共13组,一区组件(1
‑1‑
A)包含7组控制棒组件共37组,二区组件(1
‑1‑
B)包含6组控制棒组件共84组;所述一区组件(1
‑1‑
A)和二区组件(1
‑1‑
B)均包括燃料元件(1
‑1‑
1)、冷却剂通道(1
‑1‑
2)以及包覆燃料元件(1
‑1‑
1)和冷却剂通道(1
‑1‑
2)的组件盒(1
‑1‑
3);燃料元件(1
‑1‑
1)采用螺旋十字型式,燃料栅元呈三角形排布,在一区组件(1
‑1‑
A)和二区组件(1
‑1‑
B)中均布置6圈,相邻燃料元件(1
‑1‑
1)每扭转30度后会在花瓣处点接触,相比于已有的四边形排布的螺旋十字型燃料元件,具有更多的固定点;燃料元件(1
‑1‑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林,李新宇,王式保,王成龙,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