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阳萍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电解液排放能力的防爆燃型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411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电解液排放能力的防爆燃型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压力筒、活塞杆、齿杆、齿轮、控制球、保护箱和水囊,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极板,且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设置的压力筒,所述压力筒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上端贯穿压力筒设置,并且活塞杆与压力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而且第一弹簧设置在压力筒的内侧。该具有电解液排放能力的防爆燃型锂离子电池,外壳设置有缓冲防护结构,降低外壳在外界物体冲撞下损坏的风险,且电池设置降温装置,使电池使用过程中处于较低温度,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电池设置有防爆燃机构,能够防止电池内部气压过高,同时能够冷却高温的短路电极。同时能够冷却高温的短路电极。同时能够冷却高温的短路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电解液排放能力的防爆燃型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具有电解液排放能力的防爆燃型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具有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能力的储能装置,锂离子电池相较于传统的铅酸电池具有体积小、耐用性强和能量比高等优点,锂离子电池在车辆生产和船舶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
[0003]然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存在以下问题:
[0004]1.锂离子电池的外壳没有设置缓冲防护结构,锂离子电池的外壳容易在外界物体冲撞下损坏,从而造成电池整体的报废,且电池没有设置降温装置,电池使用过程中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温度环境中,从而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5]2.锂离子电池没有设置防爆燃机构,当锂离子电池内部电极发生短路等情况时,电解液在高温的作用下大量气化,利用高压撑破电池外壳,从而产生爆燃事故,电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6]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锂离子电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解液排放能力的防爆燃型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1)、压力筒(3)、活塞杆(4)、齿杆(6)、齿轮(13)、控制球(15)、保护箱(18)和水囊(2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极板(2),且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设置的压力筒(3),所述压力筒(3)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活塞杆(4),且活塞杆(4)的上端贯穿压力筒(3)设置,并且活塞杆(4)与压力筒(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而且第一弹簧(5)设置在压力筒(3)的内侧,所述活塞杆(4)与齿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且齿杆(6)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导块(7),并且导块(7)和齿杆(6)活动安装在固定块(8)上,而且固定块(8)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所述齿杆(6)的边侧设置有齿轮(13),且齿轮(13)固定安装在转轴(14)的一端,并且转轴(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球(15),而且转轴(14)和控制球(15)活动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控制球(1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排液管(16),且控制球(15)的边侧设置有第二排液管(17),并且第一排液管(16)和第二排液管(17)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而且第一排液管(16)和第二排液管(17)贯穿壳体(1)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电解液排放能力的防爆燃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块(7)的截面呈“T”形结构,且导块(7)和齿杆(6)与固定块(8)构成卡合的滑动结构,并且齿杆(6)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电解液排放能力的防爆燃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9)的直径小于限位杆(10)的直径,且限位杆(10)的一端与齿杆(6)贴合设置,并且限位杆(10)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外筒(11)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杆(10)与外筒(1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且外筒(11)固定安装在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萍
申请(专利权)人:阳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