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运床单,包括护理层及滑移层,整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护理层与所述滑移层层叠布置且所述护理层置于所述滑移层上侧;所述滑移层采用光滑材质制成并且折叠为锯齿状结构;所述护理层与所述滑移层通过两个相对的长度方向的边部固定连接为一体。该转运床单可以方便的用于术后病人从手术台转运至转运床上并且再从转运床转运至病床上,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床单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转运床单。
技术介绍
[0002]手术结束后需要把病人从手术床上转移到转运床上,通常情况下,转运过程需要四五个甚至更多医务人员,通过直角硬板式转运器转运到转运床,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操作极为不便,如果手术患者体重较大时,还容易使医务人员发生肌肉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运床单,该转运床单可以方便的用于术后病人从手术台转运至转运床上并且再从转运床转运至病床上,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转运床单,包括护理层及滑移层,整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护理层与所述滑移层层叠布置且所述护理层置于所述滑移层上侧;所述滑移层采用光滑材质制成并且折叠为锯齿状结构;所述护理层与所述滑移层通过两个相对的长度方向的边部固定连接为一体。
[0005]进一步,所述滑移层为相对设置的两部分,均折叠为锯齿状,分别与所述护理层的两个长边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护理层为多层结构,各层之间通过边缘处可拆卸的连接为一体。
[0007]进一步,所述护理层沿长度方向上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并且相邻的两个区域的边缘处为间歇式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转运床单还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于所述护理层与所述滑移层之间,并且所述支撑层与所述滑移层在长度方向的边缘处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支撑层与所述护理层在边缘处可拆卸的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护理层的两个长度方向上的边缘处设有拉环。
[0011]进一步,所述转运床单还包括设于所述滑移层底部的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与所述滑移层沿长度方向上的边缘处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转运床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3]1、省力,转移病人时不用将病人抬起,操作轻松,可大大节省医务人员数量。
[0014]2、可多次使用,安全卫生,护理层采用多层设计方式,第一层有污染时,可横向撕开,下层仍可继续使用,可大大提高产品使用价值。
[0015]3、省时,可每台手术前直接铺于病人身下,不用临时拿取。
[0016]4、操作便捷且可双向操作,使用时医务人员只需在患者的一侧拉住转运床单转到转运床上即可,并且既可以从左侧把病人转移到转运床,也可以从右侧转移。
[0017]5、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使用性很强,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转运床单的具体实施例的分层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具体实施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护理层层叠后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图中件号标记为:
[0022]1、护理层,2、滑移层,3、支撑层,4、基底层,5、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为为说明本技术所提供的示意图,而非真正的实物投影图;另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4]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转运床单的具体实施例的分层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具体实施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护理层1层叠后的侧向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转运床单为较薄的多层结构,为清楚的阐述其结构原理,附图中将各层做了展开处理,实际应用时为叠放于一体结构。
[0025]本具体实施例中的转运床单,包括护理层1及滑移层2,整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护理层1与所述滑移层2层叠布置且所述护理层1置于所述滑移层2上侧;所述滑移层2采用光滑材质制成并且折叠为锯齿状结构;所述护理层1与所述滑移层2通过两个相对的长度方向的边部固定连接为一体。护理层1在最顶层,为直接接触患者的一层。
[0026]本技术的结构原理为,通过光滑的且折叠为锯齿状结构的滑移层2,可以使护理层1与滑移层2之间摩擦力较小,易于将护理层1连同患者一起在滑移层2上滑动,进而转运到其它病床上,并且采用锯齿状结构,可以使滑移层2具有足够的移动长度,以能够从一个床位转移到另一个床位。
[0027]具体来说,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滑移层2为相对设置的两部分,并且均折叠为锯齿状,两部分滑移层2分别与所述护理层1的两个长边固定连接。这种结构下,可便于医务人员从两边均可以进行转运操作。
[0028]其中,护理层1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结构。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护理层1为多层结构,比如设计为5层,甚至更多层。各层之间通过边缘处可拆卸的连接为一体。这样可以实现在同一个滑移层2下,配套了多层护理层1,一层被污染后,可以撕掉后继续使用下一层,以保证每层护理层1都是干净卫生的,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发挥滑移层2的价值。
[0029]为便于护理层1的层层撕去,所述护理层1沿长度方向上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并且相邻的两个区域的边缘处为间歇式连接。分为前、中、后三区后,还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将各区的层数进行特定设计。比如病人的上半身有创伤,容易形成,就可以将前、中区域的层数设置更多,而下半身位置可以减少层数,做到物尽其用。间歇式连接,意指两部分的连接为易于撕掉的连接形式,比如预先设置断续的孔洞或压痕等,需要撕去时,可以沿着该连接线轻松撕下,同时,该出的连接强度仍然足够。
[0030]本技术所提供的转运床单中,护理层1由于直接接触人体,可以采用棉质材料
制成,但是其强度可能较弱,为增强转运床单的整体强度,本实施例中的转运床单还包括支撑层3,所述支撑层3设于所述护理层1与所述滑移层2之间,并且所述支撑层3与所述滑移层2在长度方向的边缘处固定连接。该支撑层3可以选用强度较好的面料,比如混纺制品等。
[0031]为提高使用率,所述支撑层3与所述护理层1在边缘处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形式。比如在支撑层3的上表面的边缘处及护理层1的最下层对应位置设置魔术贴5。这样可以反复使用支撑层3以下的部分,进而降低使用成本。
[0032]为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所述护理层1的两个长度方向上的边缘处设有拉环(图中未示出)。使用时,拉住拉环即可进行转运,可以避免用力过大时将转运床单撕破。
[0033]另外,为便于转运床单整体稳定于各种床体,所述转运床单还包括设于所述滑移层2底部的基底层4,所述基底层4与所述滑移层2沿长度方向上的边缘处固定连接。该基底层4可以采用防滑面料制成。
[00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床单,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层及滑移层,整体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护理层与所述滑移层层叠布置且所述护理层置于所述滑移层上侧;所述滑移层采用光滑材质制成并且折叠为锯齿状结构;所述护理层与所述滑移层通过两个相对的长度方向的边部固定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层为相对设置的两部分,均折叠为锯齿状,分别与所述护理层的两个长边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层为多层结构,各层之间通过边缘处可拆卸的连接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层沿长度方向上分为前、中、后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艳玲,史逢源,吕晓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