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94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涉及输液辅助装置领域,在壳体上开设有管槽,管槽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加热单元、锁管单元、感应单元,通过电路板统一控制,能够对卡入管槽内的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有无的检测以及加热等操作,还能根据感应单元的信号对输液管进行开启或者关闭操作。此外,在盖板的中部纵向贯穿设置有一个C形结构的输液架固定弧,能够将整个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固定到输液架的架杆上,方便携带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巧妙,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便于组装和检修。于组装和检修。于组装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等)注入血液循环的一种治疗手段。曾经,它只是危重疾病的一种额外治疗手段,而现在,医学护理中,静脉输液已经成为治疗与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患者中采用静脉输液治疗的约占其总数的90%

95%,其中,大多数患者一天需输2组以上液。因此,当输液时间过长时,患者卧床容易产生疲劳感,导致在输液过程中熟睡,此时,若液体输完,容易造成血液倒流,另外,在冬天输液时由于液体的温度比人体低,注入人体后会导致患者不适。
[0003]现有产品中,通常只能解决其中一种或者两种问题,比如:
[0004]输液加温器,其采用夹子的结构,在夹子内设置加热装置,使用时将输液管下的端放入夹持基体的加温槽内,然后将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指示灯亮,即开始工作。可以根据输液环境或药液温度,调整恒温器在管上的位置,使患者感到最佳。这样的产品虽然可以实现对药液加温,但是功能单一,此外输液时不能保证电源插座随处都有。
[0005]智能吊瓶药水量监察报警器,用于对药液量的监控报警,将输液报警器设备卡接在药瓶与点滴罐间的输液管上,当药量低于药瓶出口须停止或更换时,输液报警器就会发出声音报警信号。这样的装置也只能解决输液过程中的一个功能而已。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包括壳体、盖板,所述壳体为前面及四周围挡后侧敞口的结构;
[0008]所述壳体的前面板上沿着上、下两端贯通开设有管槽;
[0009]所述壳体内腔固定设置有电路板、加热单元、锁管单元、感应单元;
[0010]所述电路板上固定设置有控制器、旋钮、按钮以及电源座,所述旋钮、按钮以及电源座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电路板固定到壳体内腔后,所述旋钮、按钮以及电源座凸出于所述壳体外;
[0011]所述加热单元、锁管单元、感应单元均位于所述管槽的下方,且与所述管槽相互匹配对应,所述加热单元、锁管单元、感应单元均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2]所述加热单元呈长块状结构,其上开设有Ω形加热槽,加热单元内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Ω形加热槽的开口与管槽相互对应,当输液管卡入管槽时,被Ω形加热槽的顶部小端阻挡,只要轻轻用力压一下,就可以顺利穿过到达Ω形加热槽的内部,这样的结构可以自动实现锁紧输液管,防止其脱落,而且有利于热的传导。加热单元内设置的加热装置可以是电热丝、石墨烯加热片或者碳纤维加热片等,只要能够加热均可。此外,加热单元内还应当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用于对加热单元自身的温度监
控,以及对输液管温度的检测,以保证能够在正常范围内加热,由于温度检测是很常用的即使,现有技术也都有应用,可以直接借鉴。
[0013]所述锁管单元为能够卡紧输液管使其截止的机构,用于防止输液过程中药液输完导致血液回流;锁管单元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借鉴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比如利用电磁驱动方式卡紧,或者利用弯曲输液管的方式等等。
[0014]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检测输液管内的药液有无;
[0015]所述壳体后面还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纵向贯穿设置有一个C形结构的输液架固定弧,用于将整个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固定到输液架的架杆上。
[0016]优选地,所述感应单元为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两个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两块金属板,两块金属板分别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当输液管卡入感应单元中时,两块金属板正好位于输液管的两侧。这是利用电容式传感器原理实现对输液管内的药液的检测。当然,电路板上还应当对应设计有放大电路以实现信号的采集、放大。这些电路都是常用的成熟电路,可以直接移植借用。
[0017]优选地,所述锁管单元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输液管槽,所述定位座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输液管槽相互垂直且连通;
[0018]所述滑槽内可滑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呈长方体块状结构,其外侧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杆;
[0019]所述定位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固定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转轴与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电动机的正转或者反转,能够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卡块沿着滑槽移动。卡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其位于输液管槽内的一侧相对于输液管槽的侧壁形成或长或短的间距,由此间距控制输液管的导通或者截止。这样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实现方便控制。
[0020]优选地,所述电机座上还固定设置有限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卡块的滑动位置;
[0021]所述限位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0022]优选地,所述限位传感器设置有两个。两个传感器,都用电感式传感器,一个检测正限位,另一个检测负限位,这样可以保证动作的可靠性。
[0023]优选地,所述电动机为直流减速电动机。直流减速电动机技术成熟,成本低,方便控制。
[0024]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底部两侧还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锁扣。锁扣呈倒钩结构,利用实现盖板与壳体的无螺丝钉固定,减少了硬件成本以及组装的成本。
[0025]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可充电电池,该可充电电池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为装置内的各个模块提供电能。
[0026]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前面板上还开设有显示窗,所述显示窗内设置有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
[0027]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材质制成。聚氨酯泡沫塑料是异氰酸酯和羟基化合物经聚合发泡制成,按其硬度可分为软质和硬质两类,其中软质为主要品种。一般来说,它具有极佳的弹性、柔软性、伸长率和压缩强度;化学稳定性好,耐许多溶剂和油类;耐磨性优良,较天然海绵大20倍;还有优良的加工性、绝热性、粘合性等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缓冲材料。
[0028]本技术通过在壳体上开设有管槽,管槽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加热单元、锁管单元、感应单元,通过电路板统一控制,能够对卡入管槽内的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有无的检测以及加热等操作,还能根据感应单元的信号对输液管进行开启或者关闭操作。此外,在盖板的中部纵向贯穿设置有一个C形结构的输液架固定弧,能够将整个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固定到输液架的架杆上,方便携带和固定。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巧妙,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便于组装和检修。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主视图;
[0031]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左视图;
[0032]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俯视图;
[0033]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爆炸图;
[0034]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壳体的内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前面及四周围挡后侧敞口的结构;所述壳体(1)的前面板上沿着上、下两端贯通开设有管槽(10);所述壳体(1)内腔固定设置有电路板(3)、加热单元(4)、锁管单元(5)、感应单元(6);所述电路板(3)上固定设置有控制器、旋钮(30)、按钮(31)以及电源座(32),所述旋钮(30)、按钮(31)以及电源座(32)位于所述电路板(3)的一侧;电路板(3)固定到壳体(1)内腔后,所述旋钮(30)、按钮(31)以及电源座(32)凸出于所述壳体(1)外;所述加热单元(4)、锁管单元(5)、感应单元(6)均位于所述管槽(10)的下方,且与所述管槽(10)相互匹配对应,所述加热单元(4)、锁管单元(5)、感应单元(6)均分别与所述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单元(4)呈长块状结构,其上开设有Ω形加热槽(40),加热单元(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与所述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锁管单元(5)为能够卡紧输液管(8)使其截止的机构,用于防止输液过程中药液输完导致血液回流;所述感应单元(6)用于检测输液管(8)内的药液有无;所述壳体(1)后面还固定设置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中部纵向贯穿设置有一个C形结构的输液架固定弧(20),用于将整个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固定到输液架的架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6)为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两个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两块金属板,两块金属板分别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当输液管(8)卡入感应单元(6)中时,两块金属板正好位于输液管(8)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静脉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