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92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槽体,包括直向道与斜向道,所述直向道与斜向道均为半开放的圆形管道,所述斜向道倾斜设置在直向道侧边,所述直向道与斜向道呈Y形;扣片,所述扣片为与直向道、斜向道半径曲率相同的片体,所述扣片通过铰连接分别连接在外边一、外边二上,所述扣片靠槽体的一边内侧设有弧形的压片;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设置在槽体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可以快速固定留置针的Y形管,且作为固定结构的压片与压槽位于内侧,不会接触到病人,佩戴更加舒适,避免留置针随意晃动;2、固定带具有可以固定在肢体上,且具有弹力,避免影响患者血运。避免影响患者血运。避免影响患者血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在的医疗过程中,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患者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一般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小时,现在固定留置针的方法主要是穿刺完毕后,使用敷贴无张力固定穿刺周围,然后用胶带将延长管用高举平台法呈U型固定于穿刺点上方。对于现在的留置针固定方案中,目前都是使用胶带固定,患者输完液后,肢体活动量加大,而胶布会因为患者洗手、穿脱衣服、吃饭等活动卷边、脱落、断裂等。从而导致留置针脱落,出血,减少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增加了患者痛苦。一般使用的留置针固定装置大多采用卡扣结构来固定,而留置针的管道为胶质材料,质地柔软且表面摩擦力大,难以轻松卡入卡扣,操作不便。
[0003]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的留置针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的留置针固定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
[0007]槽体,包括直向道与斜向道,所述直向道与斜向道均为半开放的圆形管道,所述斜向道倾斜设置在直向道侧边,所述直向道与斜向道呈Y形,所述直向道与斜向道的锐角夹角为槽体的内边,所述直向道相对内边的另一边为外边一,所述斜向道相对内边的另一侧为外边二,所述内边高于外边一与外边二;
[0008]扣片,所述扣片为与直向道、斜向道半径曲率相同的片体,所述扣片通过铰连接分别连接在外边一、外边二上,所述扣片靠槽体的一边内侧设有弧形的压片;
[0009]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设置在槽体下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直向道与斜向道内设有与压片紧配合的压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通过连接片与槽体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槽体之间可旋转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为弹力带。
[0013]进一步的,述固定带下方设有自黏贴。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1、可以快速固定留置针的Y形管,且作为固定结构的压片与压槽位于内侧,不会接触到病人,佩戴更加舒适,避免留置针随意晃动;2、固定带具有可以固定在肢体上,且具有弹力,避免影响患者血运。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留置针固定装置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槽体与扣片示意图;
[0017]图3为槽体底部示意图;
[0018]图4为扣片闭合状态示意图;
[0019]参见图1至图4,其中:1、槽体;11、直向道;111、外边一;12、斜向道;121、外边二;13、内边;14、压槽;2、扣片;21、压片;3、固定带;31、连接片;32、自黏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实施例一:
[0023]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
[0024]槽体1,包括直向道11与斜向道12,所述直向道11与斜向道12均为半开放的圆形管道,所述斜向道12倾斜设置在直向道11侧边,所述直向道11与斜向道12呈Y形,所述直向道11与斜向道12的锐角夹角边为槽体1的内边13,所述直向道11相对内边13的另一边为外边一111,所述斜向道12相对内边13的另一侧为外边二121,所述内边13高于外边一111与外边二121;
[0025]扣片2,所述扣片2为与直向道11、斜向道12半径曲率相同的片体,所述扣片2截面弧度为90
°
,所述扣片2通过铰连接分别连接在外边一111、外边二121上,所述扣片2靠槽体1的一边内侧设有弧形的压片21;
[0026]固定带3,所述固定带3设置在槽体1下方。
[0027]具体的,外边一111与外边二121至槽体1最底部的截面弧度均为90
°
,内边13至槽体1最底部的截面弧度大于90
°
且小于180
°
,故外边一111与外边二121处槽体1的开口较大,内边13向槽体1中部弯曲形成勾状,而扣片2截面弧度为90
°
,扣片2在闭合后与槽体1形成包围,将留置针Y型导管固定在槽体1内;在使用时,将留置针Y型导管的锐角夹角对准内边13的内侧,斜向下插入内边13的下方,直向导管对应直向道11,斜向导管对应斜向道12,向下压入槽体1内,在压入过程中,留置针Y型导管会压动压片21,压片21带动扣片2向槽体1翻转,扣片2从上方包裹留置针Y型导管,并且留置针Y型导管压住压片21实现对扣片2的锁定,实现对留置针Y型导管在槽体1内的固定,再通过固定带3将槽体1固定在患者肢体上,使留
置针固定在患者肢体上,相较于直接采用胶带固定,固定效果更稳定不易松脱,且相较于一般卡扣式固定装置,本留置针固定装置的固定方式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0028]实施例二:
[0029]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直向道11与斜向道12内设有与压片21紧配合的压槽14。
[0030]具体的,在压片21被留置针Y型导管压入槽体1内后,会嵌入紧配合的压槽14,固定住压片21,使扣片2不容易外翻,进一步固定留置针Y型导管,当需要将留置针Y型导管取出槽体1时,向外扣动扣片2,压片21即脱离压槽,并将留置针Y型导管向槽体1外托出,方便拿取。
[0031]实施例三:
[0032]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带3通过连接片31与槽体1连接,所述连接片31与槽体1之间可旋转连接。
[0033]具体的,连接片31可以增加与患者的接触面积,佩戴更加舒适,且槽体1可以在连接片31上转动调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槽体1的角度,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
[0034]实施例四:
[0035]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包括直向道与斜向道,所述直向道与斜向道均为半开放的圆形管道,所述斜向道倾斜设置在直向道侧边,所述直向道与斜向道呈Y形,所述直向道与斜向道的锐角夹角边为槽体的内边,所述直向道相对内边的另一边为外边一,所述斜向道相对内边的另一侧为外边二,所述内边高于外边一与外边二;扣片,所述扣片为与直向道、斜向道半径曲率相同的片体,所述扣片通过铰连接分别连接在外边一、外边二上,所述扣片靠槽体的一边内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