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镇元专利>正文

电动机综合保护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89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机综合保护开关,它具有一个底座(1),该底座(1)上设有电源触头(6)、支架(8)、刀片(5),其特征是底座(1)上在每一对电源触头(6)与支架(8)之间设有O形分流触头(7),该分流触头(7)中有三只与三只下接头(10)之间也分别连接有熔件(12),形成三个分流能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对小型三相感应电机进行控制和短路保护,而且还能进行综合保护。(*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开关,具体地说是一种装有熔断器的电动机综合保护开关,主要适用于作为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的手动不频繁操作控制的开关。现有的刀开关,无论是单投还是多投的,每一相线回路中只串联一只同规格的熔件。由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启动电流较额定工作电流高数倍(一般为5~7倍),因此为了满足电动机的启动要求,普通刀开关中的熔件额定电流必须是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5~3.5倍。由此可见,普通的刀开关只能对电动机进行短路保护而不能进行过流、缺相等综合保护。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电动机短路、过流和缺相保护的电动机综合保护开关。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电动机综合保护开关,具有一个底座,该底座上设有电源触头、支架、一头固定在手柄上另一头铰接在支架上的刀片、下接头、两头分别与支架和下接头连接的熔件构成一个至少具有三极的单投刀开关,其特征是底座上在每一对电源触头与支架之间还设有O形分流触头,该分流触头有三只与三只下接头之间也分别连接熔件形成三个分流通路。在投掷合闸的过程中,刀片与分流触头的接触时序不滞后于刀片与电流触头的接触时序,先将连接支架与下接头的熔件和连接分流触头与下接头的熔件并联;刀片被推到底时,刀片则进入分流触头的O形空腔内与分流触头脱开,将连接分流触头与下接头的熔件退出并联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作为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的手动控制开关,在合闸开机过程中,首先将两组熔件并联分别串接绕组外部的三根相线中或电机的三相绕组中(适用于△形接法)以满足大电流启动的要求,然后使连接分流触头与下接头的熔件退出并联连接,只有一组熔件分别串接在绕组外部的三根相线中或电机的三相绕组中(适用于△形接法),电机进入正常运行。因此,本技术所述的连接支架与下接头的一组熔件均可按低于电机额定电流的要求来选择。这样无论是什么故障,只要有电流过载,危及电机安全,在连接分流触头与下接头的熔件退出并联连接后就会使连接支架与下接头的熔件熔断,从而保护电动机的安全或者使已有的故障不在恶化。众所周知,电路的断线、缺相或电机过载、内部绕组断相最终都会引起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增加,所以本技术所述的电动机综合保护开关,不仅能对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进行手动控制和短路保护,而且能取代其它形式的保护装置,对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进行综合保护。此外,由于本技术是对普通刀开关进行改进,增设了一组分流触头和连接分流触头和下接头的三只熔件,就实现了控制和保护的双重作用,因此使用本技术具有电路简单、投资少的突出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卸去了上盖3和下盖4;图3为图2的B-B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机构原理图;图5为图4的C-C剖面图;图6为图4的D-D剖面图;图7为使用本技术控制Y形接法电动机的一种具体控制方案的电原理图,图中虚线框内显示出本技术的电原理;图8为使用本技术控制△形接法电动机的一种具体控制方案的电原理图,图中虚线框内显示出本技术的电原理。实施例参见图1、2和3,本例为一种四刀单投胶盖瓷底刀开关,其具体实施方法如下所述。参照图1、2和3,本实施方案类似于普遍的HK型胶盖瓷底刀开关,它具有一个瓷底座1,该瓷底座1上设有四只电源触头6、四只支架8、四片一头固定在手柄2上另一头分别铰接在支架8上的刀片5、三只4孔下接头10以及三根两头分别与三只4孔下接头10和三只支架8连接的熔丝11构成一个具有四刀三极的单投刀开关。与普遍刀开关不同的是,瓷底座1上在四只电源触头6与四只支架8之间还设O型的分流触头7,该四只分流触头7中有三只与三只4孔下接头10之间分别连接有分流熔丝12。参见图2,本实例所述的电动机综合保护开关支架8以上的部分有四个电极,而支架8以下的部分只有三个电极,支架8以上部分一个多余的电极作为备用电极或者供取信号之用。参见图4、5和6或图1、2和3,分流触头7的顶端略低于电源触头6的顶端,但必须保证在投掷合闸的过程中四个刀片5与四只分流触头7的接触时序不滞后于四个刀片5与四只电源触头的接触时序,这样才能保证先将三根连接支架8与4孔下接头10的熔丝11和三根连接分流触头7与4孔下接头10的熔丝12并联串入电路;而当刀片5被推到底且进入分流触头7的O形空腔内与分流触头7脱开时,再将三根连接分流触头7与4孔下接头10的分流熔丝12退出并联连接。由于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在电路有故障尤其是绕组内部断相时相电流的上升幅度较线电流的上升幅度大,因此为了能使本技术获得对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更为有效的综合保护,所以本技术在与熔丝11连接的三只支架8上由连接导线13引出三只两孔接头14,这样就能方便地把熔丝11和分流熔丝12串联到三角形接法电动机的三相绕组中(参见图8)。参见图2,为了更换熔丝11和分流熔丝12的方便,本例中有三只支架8和三只分流触头7上连接有两孔接头9。以下结合图7和图8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参见图7,使用本技术控制Y形接法的电动机,可将本技术接在电机绕组的外部,其三根熔丝11和三根分流熔丝12都按电机额定电流的0.7倍来选取,这一选择标准是本人经过5年的工作实践摸索出来的。参见图7,合闸时刀片5同时接触电源触头6和分流触头7,三根熔丝11和三根分流熔丝12并联后串入电路,完全可以满足电动机启动时短暂的过流要求,启动结束后把刀片5推到底,刀片5与分流触头7脱开,三根分流熔丝12退出并联连接,只有三根熔丝11串在电路中,如果电路在启动前就有故障,那么在上述启动过程中三根熔丝11至少有一根被熔断,这样就造成至少有两相断电,电动机停转。如果电路在电机启动后发生故障,也会造成至少有两相断电,电机停转。图7中的DX为指示灯,电机正常运行时,指示灯DX发光,有故障后,无论哪两相断电,指示灯DX熄灭。使用本技术控制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可参照图8把本技术中连接有熔丝11和分流熔丝12的三个电极分别串联在电动机的三相绕组中。由于三角形接法电动机线电流是相电流的 倍,所以使用本技术按图8所示控制方案控制电动机时,熔丝11和分流熔丝12均按电机额定电流的0.4倍来选取。本方案的效果与图7所示方案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机综合保护开关,具有底座(1),该底座(1)上设有电源触头(6)、支架(8)、一头固定在手柄(2)上另一头铰接在支架(8)上的刀片(5)、下接头(10)、两头分别与支架(8)和下接头(10)连接的熔件(11)构成一个至少具有三极的单投刀开关,其特征是底座(1)上每一对电源触头(6)与支架(8)之间还设有0形分流触头(7),该分流触头(7)中有三只与三只下接头(10)之间也分别连接有熔件(12),形成三个分流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综合保护开关,其特征是与熔丝(11)连接的三只支架(8)上由导线(13)引出三只接头(14)。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机综合保护开关,它具有一个底座(1),该底座(1)上设有电源触头(6)、支架(8)、刀片(5),其特征是底座(1)上在每一对电源触头(6)与支架(8)之间设有O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综合保护开关,具有底座(1),该底座(1)上设有电源触头(6)、支架(8)、一头固定在手柄(2)上另一头铰接在支架(8)上的刀片(5)、下接头(10)、两头分别与支架(8)和下接头(10)连接的熔件(11)构成一个至少具有三极的单投刀开关,其特征是底座(1)上每一对电源触头(6)与支架(8)之间还设有0形分流触头(7),该分流触头(7)中有三只与三只下接头(10)之间也分别连接有熔件(12),形成三个分流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镇元
申请(专利权)人:吴镇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