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足部矫正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85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脑卒中足部矫正训练器,包括腿腕护具以及脚托,腿腕护具与脚托之间设置有活动机构,活动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设置在腿腕护具底部远离脚托的一侧,动力组件临近脚托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组第一连接杆,动力组件靠近脚托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杆,动力组件用于带动两组第一连接杆进行上下方向上的转动,动力组件带动第二连接杆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对患者足部的矫正训练,以解决现有的矫正装置对于足部的侧重训练效果较差的问题。的侧重训练效果较差的问题。的侧重训练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足部矫正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脑卒中足部矫正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虽然目前脑卒中的死亡率较前减少,但是常不同程度的遗留各种功能障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约为200/10万,其幸存者中近75%的遗留以偏瘫为主的功能障碍。卒中偏瘫患者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而导致下肢肌力低下、肌张力增高、运动控制障碍及感觉障碍等,造成患者在步行过程中出现足下垂、足内翻、膝膝关节不稳定、步幅减小、步速缓慢等异常步态模式。
[0003]现有的技术中,由于肢体的末端距离心脏较远且神经传导距离也较长,通常患者的肢体末端的功能障碍较为严重,病情较轻的患者的下肢的膝关节可以自行进行缓慢的转动,但是足部的功能障碍较为严重,现有的针对这类患者的下肢进行肢体矫正时应侧重于对足部的矫正训练,现有的装置中对于患者足部的矫正训练方式较为单一,矫正训练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脑卒中足部矫正训练器,能够提高对患者足部的矫正训练,以解决现有的矫正装置对于足部的侧重训练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脑卒中足部矫正训练器,包括腿腕护具以及脚托,所述腿腕护具与脚托之间设置有活动机构;
[0006]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腿腕护具底部远离脚托的一侧,所述动力组件临近脚托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组第一连接杆,所述动力组件靠近脚托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带动两组第一连接杆进行上下方向上的转动,所述动力组件带动第二连接杆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转动;
[0007]所述脚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内开设有用于第一限位杆进行活动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杆的宽度,所述脚托内部开设有用于第二限位杆插入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内部开设有用于第二限位杆进行活动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长度大于第二限位杆的宽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防护壳、两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第二步进电机,两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第二步进电机均设置在防护壳内部,所述防护壳与腿腕护具固定连接,两组第一步进电机的第一输出轴分别与两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内部设置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分别与两组第一步进电机
以及第二步进电机电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底部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输出轴与通过轴承与防护壳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杆远离脚托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第一限位槽的宽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腿腕护具以及脚托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绑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机构能够带动脚托进行活动,从而实现对患者的足部进行矫正训练,活动机构中设置第一步进电机带动第一连接杆进行上下转动,设置第二步进电机带动第二连接杆进行水平转动,该设计能够对患者的足部进行上下和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活动,提高对患者足部活动的全面性;
[0014]本技术的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杆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杆活动连接,该设计能够使脚托在进行水平和上下两个方向上的转动时不受阻,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9]图4为脚托与活动机构的连接剖面图;
[0020]图5为活动机构的侧视剖面图;
[0021]图6为脚托与第二连接板的局部连接剖面图。
[0022]图中:1、腿腕护具;2、脚托;21、第一限位杆;211、限位块;22、第二限位杆;23、活动槽;3、绑带;4、活动机构;41、动力组件;42、第一连接杆;421、第一限位槽;43、第二连接杆;431、第二限位槽;44、第一步进电机;441、第一输出轴;45、防护壳;451、轴承;46、第二步进电机;461、第二输出轴;47、锂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请参阅图1,一种脑卒中足部矫正训练器,包括腿腕护具1以及脚托2,腿腕护具1与脚托2之间设置有活动机构4,腿腕护具1以及脚托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绑带3,通过绑带3能够将脚托2和腿腕护具1固定在患者的足部和腿腕部,在患者病情较轻时,可以自行缓慢转动膝部关节,在进行足部的矫正训练时,通过活动机构4能够带动脚托2进行水平方向上和上下方向上的转动,从而实现对足部的矫正训练。
[0025]请参阅图2和图4和图6,活动机构4包括动力组件41,动力组件41设置在腿腕护具1底部远离脚托2的一侧,动力组件41临近脚托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组第一连接杆42,动力组件41靠近脚托2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3,动力组件41用于带动两组第一连接杆42进
行上下方向上的转动,动力组件41带动第二连接杆43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转动。
[0026]脚托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杆21,第一连接杆42内开设有用于第一限位杆21进行活动的第一限位槽421,第一限位槽421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杆21的宽度,脚托2内部开设有用于第二限位杆22插入的活动槽23,活动槽23内设置有若干第二限位杆22,第二连接杆43内部开设有用于第二限位杆22进行活动的第二限位槽431,第二限位槽431的长度大于第二限位杆22的宽度。第一限位杆21远离脚托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211,限位块211的直径大于第一限位槽421的宽度,限位块211能够防止脚托2在水平转动时转动过度,提高防护效果。
[0027]在上下方向上的转动时,脚托2上下转动带动第二限位杆22在第二限位槽431内活动,第二限位槽431的规格能够保证第二限位杆22活动时不受阻,在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时,脚托2水平转动带动第一限位杆21在第一限位槽421内活动,第一限位槽421能够保证第一限位杆21在活动时不受阻。
[0028]请参阅图4和图5,动力组件41包括防护壳45、两组第一步进电机44以及第二步进电机46,两组第一步进电机44以及第二步进电机46均设置在防护壳45内部,防护壳45与腿腕护具1固定连接,两组第一步进电机44的第一输出轴441分别与两组第一连接杆4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足部矫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腿腕护具(1)以及脚托(2),所述腿腕护具(1)与脚托(2)之间设置有活动机构(4);所述活动机构(4)包括动力组件(41),所述动力组件(41)设置在腿腕护具(1)底部远离脚托(2)的一侧,所述动力组件(41)临近脚托(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组第一连接杆(42),所述动力组件(41)靠近脚托(2)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3),所述动力组件(41)用于带动两组第一连接杆(42)进行上下方向上的转动,所述动力组件(41)带动第二连接杆(43)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所述脚托(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杆(21),所述第一连接杆(42)内开设有用于第一限位杆(21)进行活动的第一限位槽(421),所述第一限位槽(421)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杆(21)的宽度,所述脚托(2)内部开设有用于第二限位杆(22)插入的活动槽(23),所述活动槽(23)内设置有若干第二限位杆(22),所述第二连接杆(43)内部开设有用于第二限位杆(22)进行活动的第二限位槽(431),所述第二限位槽(431)的长度大于第二限位杆(22)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足部矫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忠孙万驹顾文超杨娟隋海晶江萍周静芬朱兆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