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68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内水冷模组、机架换热模组和外冷却水塔,内水冷模组包括散热风扇和散热翅片,散热翅片12主体内设有初级换热管路,机架换热模组包括多组换热管,换热管内设有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第一换热管路螺旋盘绕设置在第二换热管路内侧,初级换热管路通过连接软管与第一换热管路形成第一换热环路,外冷却水塔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换热管的第二换热管路连通形成第二换热环路,通过将低温冷却水包覆在高温换热介质外侧,能够有效的避免换热介质热量向外部传递,将第一换热管路设置为螺旋状,延长第一换热管路的长度及高温换热介质与低温冷却水的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服务器的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服务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服务器中芯片性能的不断提高,芯片的发热量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服务器内部器件的集成度较高,使得服务器中的热量高度集中,因此,如何有效地对服务器进行散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目前水冷式机柜为了节省占用空间,多采用单重的水循环对服务器进行降温,在循环管路出现损坏后,检修会影响服务器的散热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服务器的散热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内水冷模组、机架换热模组和外冷却水塔,所述内水冷模组包括散热风扇和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主体内设有初级换热管路,散热翅片主体背面阵列设有多组散热凸鳍,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凸鳍原远离散热翅片主体一侧,所述机架换热模组包括多组换热管,换热管内分别设有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第一换热管路螺旋盘绕设置在第二换热管路内侧,多组换热管的第一换热管路相互依次串联,多组换热管的第二换热管路相互依次串联,初级换热管路通过连接软管与第一换热管路形成第一换热环路,第一换热环路中注有换热介质,并且第一换热环路上设有用于泵送换热介质的第一水泵,所述外冷却水塔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换热管的第二换热管路连通形成第二换热环路,并且第二换热环路上设有用于泵送冷却水的第二水泵。
[0005]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相互等距间隔并列设置在机架柜门上,并且换热管与机架柜门间形成有隔热空隙。
[0006]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通过固定托架固定在机架柜门上,所述固定托架前端设有弧形弹性固定爪,换热管管体夹持在弧形弹性托爪中。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软管通过自锁接头与初级换热管路连接,所述自锁接头的母接头设置在连接软管一侧。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低温冷却水包覆在高温换热介质外侧,能够有效的避免换热介质热量向外部传递、造成环境温度上升,使得高温换热介质的热量能够尽可能的通过热传递转移到低温冷却水中,提高第一换热环路和第二换热环路的换热效率,并且通过将第一换热管路设置为螺旋状,延长第一换热管路的长度及高温换热介质与低温冷却水的换热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设置多重的循环换热回路,在机架换热模组出现管道损坏后,仅需整体更换机架换热模组或是单独更换换热管即可,能够缩短检修维护时间,提高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水冷模组的主视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换热管的立体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换热管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换热管的剖面示意图;
[001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托架的立体图。
[0014]图中,10、内水冷模组;11、散热风扇;12、散热翅片;13、初级换热管路;14、散热凸鳍;20、换热管;21、第一换热管路;22、第二换热管路;30、固定托架;31、弧形弹性固定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6]如附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内水冷模组10、机架换热模组和安置在室外的外冷却水塔,内水冷模组10包括散热风扇11和散热翅片12,散热翅片12主体内设有初级换热管路13,散热翅片12主体背面阵列设有多组散热凸鳍14,散热翅片12主体正面贴附在服务器的合封芯片背面,并且合封芯片背面与散热翅片12主体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导热硅胶,散热风扇11设置在散热凸鳍14原远离散热翅片12主体一侧,机架换热模组包括多组换热管20,换热管20内分别设有第一换热管路21和第二换热管路22,第一换热管路21螺旋盘绕设置在第二换热管路22内侧,多组换热管20的第一换热管路21相互依次串联,换热管20间通过软管相互连接,多组换热管20的第二换热管路22相互依次串联,初级换热管路13通过连接软管与第一换热管路21形成第一换热环路,第一换热环路中注有换热介质,并且第一换热环路上设有用于泵送换热介质的第一水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泵设置在第一换热管路21一侧,将初级换热路中的换热介质向第一换热管路21输送,外冷却水塔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换热管20的第二换热管路22连通形成第二换热环路,并且第二换热环路上设有用于泵送冷却水的第二水泵,由于第一换热管路21中流入的是从散热翅片12中流出的高温换热介质,第二换热管路22包裹在第一换热管路21外侧,即将低温冷却水包覆高温换热介质外侧,能够有效的避免换热介质热量向外部传递、造成环境温度上升,使得高温换热介质的热量能够尽可能的通过热传递转移到低温冷却水中,提高第一换热环路和第二换热环路的换热效率,并且通过将第一换热管路21设置为螺旋状,延长第一换热管路21的长度及高温换热介质与低温冷却水的换热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设置多重的循环换热回路,在机架换热模组出现管道损坏后,仅需整体更换机架换热模组或是单独更换换热管20即可,能够缩短检修维护时间,提高检修效率。
[0017]进一步的,换热管20相互等距间隔并列设置在机架柜门上,并且换热管20与机架柜门间形成有隔热空隙,通过隔热间隙避免换热管20第二换热管路22中冷却水的热量传导到机架柜门上,具体的,换热管20两端通过固定托架30固定在机架柜门上,固定托架30前端设有弧形弹性固定爪31,换热管20管体夹持在弧形弹性托爪中,在安装或拆卸换热管20时,
仅需推动换热管20两端卡入弧形弹性固定爪31中或是从弧形弹性固定爪31中脱出,装卸十分便捷。
[0018]进一步的,连接软管通过自锁接头与初级换热管路13连接,自锁接头的母接头设置在连接软管一侧,子接头与连接软管连接,连接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换热管20,在更换或安装换热管20时,通过自锁接头能够快速连接内水冷模组10和换热管20。
[0019]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水冷模组(10)、机架换热模组和外冷却水塔,所述内水冷模组(10)包括散热风扇(11)和散热翅片(12),散热翅片(12)主体内设有初级换热管路(13),散热翅片(12)主体背面阵列设有多组散热凸鳍(14),散热风扇(11)设置在散热凸鳍(14)原远离散热翅片(12)主体一侧,所述机架换热模组包括多组换热管(20),换热管(20)内分别设有第一换热管路(21)和第二换热管路(22),第一换热管路(21)螺旋盘绕设置在第二换热管路(22)内侧,多组换热管(20)的第一换热管路(21)相互依次串联,多组换热管(20)的第二换热管路(22)相互依次串联,初级换热管路(13)通过连接软管与第一换热管路(21)形成第一换热环路,第一换热环路中注有换热介质,并且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韶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