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摩擦焊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27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周边摩擦焊散热器,包括底座、导热膏层、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底座包括中部主体、衔接于中部主体两端的L型连接部,中部主体设置有两个安装槽;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散热鳍片,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鳍片、第二固定板,第二散热鳍片垂直固定于第二固定板;导热膏层位于安装槽内,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侧壁采用摩擦焊的方式焊接固定于安装槽的侧壁。在使用过程中,气流沿第一散热鳍片、第二散热鳍片向两侧移动,采用导热膏层进行热量的传递,散热效果好,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解决了散热效果不好、加工成本高的问题。不好、加工成本高的问题。不好、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周边摩擦焊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周边摩擦焊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CPU热量的发散主要是通过传导方式来实现的,这就涉及到和处理器直接接触的介质——散热片,散热片吸收了热量以后,用对流的形式将热散发掉,在对流散热的过程中散热面积主要由散热鳍片的表面积的大小决定的,表面积越大,散热效果越好;表面积越小,散热效果就越差。业内普遍采用的手段主要包括:增加散热鳍片的数量、增加散热鳍片的长度两种,其体现的一个数据就是“厚高比”——即散热片鳍片厚度和高度的比值,这个值越小意味着单位体积的散热鳍片就可以做的越密,数量越多,有效散热的表面积就越大,散热性能也就越好。散热鳍片,简称散热片,在电子工程设计的领域中被归类为“被动性散热元件”。以导热性佳、质轻、易加工之金属贴附于发热表面,以复合的热交换模式来散热。
[0003]但是,现有的散热器存在以下缺陷:
[0004]市面上的散热器散热效果不好;市面上的散热器通常使用一体压铸成型的生产方式制作,制作方式复杂,需要用到的机台吨位也更大,从而产生较高的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边摩擦焊散热器,包括底座、导热膏层、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中部主体、衔接于中部主体两端的L型连接部,所述中部主体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呈矩形,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表面呈30
°‑
60
°
;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散热鳍片、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导热膏层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侧壁采用摩擦焊的方式焊接固定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博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龙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