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62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设备除湿装置,涉及电力设备除湿技术领域,包括设备壳体、冷凝箱以及干燥箱,设备壳体内部的底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抽气泵,抽气泵的出气口处插接有输气管,冷凝箱焊接在设备壳体右侧面的下端,冷凝箱的内部开设有制冷间、冷凝间、引流间以及集水间,冷凝间位于制冷间的右侧,冷凝间的内部均匀插接有若干块冷凝板,冷凝板右端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冷凝板的左端贯穿进制冷间,冷凝板底面左侧粘接有半导体制冷片,冷凝间的顶部插接有连接管,引流间位于冷凝间的右侧。通过冷凝箱和干燥箱的配合设置,能够很好的对设备壳体内部的空气进行除湿,同时降温的空气还能够对设备壳体的内部进行降温散热。热。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除湿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
[0003]电力设备内部往往会出现很多湿气,如果不及时除去,很有可能出现凝露现象,从而导致电路元器件的损坏,严重的会导致区域性的电路损坏,降低了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现目前电力设备的除湿仅仅是依靠风扇进行换气除湿,除湿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力设备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力设备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目前电力设备的除湿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包括设备壳体、冷凝箱以及干燥箱,所述设备壳体内部的底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处插接有输气管,所述冷凝箱焊接在设备壳体右侧面的下端,所述冷凝箱的内部开设有制冷间、冷凝间、引流间以及集水间,所述冷凝间位于制冷间的右侧,所述冷凝间的内部均匀插接有若干块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右端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冷凝板的左端贯穿进制冷间,所述冷凝板底面左侧粘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冷凝间的顶部插接有连接管,所述引流间位于冷凝间的右侧,所述冷凝间与引流间之间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漏水孔,所述集水间位于制冷间、冷凝间以及引流间的下方,所述冷凝间和引流间内部的底面均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所述集水间内部右侧面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干燥箱焊接在设备壳体右侧面的上端,所述干燥箱内部的底面插接有换液管,所述干燥箱内部下端的左右两侧面之间插接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外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口,所述干燥箱的顶部插接有排气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的右端贯穿进冷凝间内部的下端并相通,而且所述输气管位于冷凝板的下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头端与冷凝间的内部相通,并且所述连接管位于冷凝板的上方,所述连接管的末端贯穿进干燥箱的内部,而且所述连接管的末端与喷气管相接并相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板的右端为倾斜状,而若干个所述漏水孔分别位于若干块所述冷凝板倾斜面的最低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与集水间相通,所述排水口贯穿至冷凝箱外部的右侧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换液管位于喷气管的下方,所述干燥箱的内部下端装有浓硫酸,所述喷气管浸没在浓硫酸中。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的底部与干燥箱的内部相通,并且所述排气管位于浓硫酸的上方,所述排气管的左端贯穿进设备壳体的内部并相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
[0014]通过冷凝箱和干燥箱的配合设置,当设备壳体中的空气排入到冷凝箱中后,空气会接触到低温的冷凝板,于是空气中的湿气会遇冷液化在冷凝板上,以此可以去除空气中的一部分湿气,同时低温的冷凝板可以对空气进行制冷降温,而冷凝后的空气会通过连接管排入到干燥箱中的浓硫酸中,随后浓硫酸能够对空气中残留的湿气进行吸收并反应,以此便能够对空气进行干燥除湿,随后干燥且降温的空气重新排入到设备壳体的内部,于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对设备壳体内部的空气进行除湿,同时降温的空气还能够对设备壳体的内部进行降温散热。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1

3中:1

设备壳体,2

冷凝箱,201

制冷间,202

冷凝间,203

引流间,204

集水间,205

漏水孔,206

进水孔,207

排水口,3

干燥箱,4

抽气泵,401

输气管,5

冷凝板,501

通孔,6

半导体制冷片,7

连接管,8

换液管,9

喷气管,901

出气口,10

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0]请参阅图1至图3: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包括设备壳体1、冷凝箱2以及干燥箱3,下面对一种新型电力设备除湿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0022]设备壳体1内部的底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抽气泵4,抽气泵4的出气口处插接有输气管401,冷凝箱2焊接在设备壳体1右侧面的下端,冷凝箱2的内部开设有制冷间201、冷凝间202、引流间203以及集水间204,冷凝间202位于制冷间201的右侧,冷凝间201的内部均匀插接有若干块冷凝板5,冷凝板5右端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01,冷凝板5的左端贯穿进制冷间201,冷凝板5底面左侧粘接有半导体制冷片6,冷凝间202的顶部插接有连接管7,引流间203位于冷凝间202的右侧,冷凝间202与引流间203之间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漏水孔205,集水间204位于制冷间201、冷凝间202以及引流间203的下方,冷凝间202和引流间203内部的底面均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206,集水间204内部右侧面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207,干燥箱3焊接在设备壳体1右侧面的上端,干燥箱3内部的底面插接有换液管8,干燥箱3内部下端的左右两侧面之间插接有喷气管9,喷气管9的外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口901,干燥箱3的顶部插接有排气管10;
[0023]具体的,输气管401的右端贯穿进冷凝间202内部的下端并相通,而且输气管401位
于冷凝板5的下方,连接管7的头端与冷凝间202的内部相通,并且连接管7位于冷凝板5的上方,连接管7的末端贯穿进干燥箱3的内部,而且连接管7的末端与喷气管9相接并相通,冷凝板5的右端为倾斜状,而若干个漏水孔205分别位于若干块冷凝板5倾斜面的最低处,进水孔206与集水间204相通,排水口207贯穿至冷凝箱2外部的右侧面,换液管8位于喷气管9的下方,干燥箱3的内部下端装有浓硫酸,喷气管9浸没在浓硫酸中,排气管10的底部与干燥箱3的内部相通,并且排气管10位于浓硫酸的上方,排气管10的左端贯穿进设备壳体1的内部并相通。
[0024]根据以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能够对冷凝板5进行制冷,通过换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包括设备壳体(1)、冷凝箱(2)以及干燥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1)内部的底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抽气泵(4),所述抽气泵(4)的出气口处插接有输气管(401);所述冷凝箱(2)焊接在设备壳体(1)右侧面的下端,所述冷凝箱(2)的内部开设有制冷间(201)、冷凝间(202)、引流间(203)以及集水间(204),所述冷凝间(202)位于制冷间(201)的右侧,所述冷凝间(201)的内部均匀插接有若干块冷凝板(5),所述冷凝板(5)右端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01),所述冷凝板(5)的左端贯穿进制冷间(201),所述冷凝板(5)底面左侧粘接有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冷凝间(202)的顶部插接有连接管(7),所述引流间(203)位于冷凝间(202)的右侧,所述冷凝间(202)与引流间(203)之间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漏水孔(205),所述集水间(204)位于制冷间(201)、冷凝间(202)以及引流间(203)的下方,所述冷凝间(202)和引流间(203)内部的底面均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206),所述集水间(204)内部右侧面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207);所述干燥箱(3)焊接在设备壳体(1)右侧面的上端,所述干燥箱(3)内部的底面插接有换液管(8),所述干燥箱(3)内部下端的左右两侧面之间插接有喷气管(9),所述喷气管(9)的外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固馨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