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羽毛深加工用绞龙双重冷却装置,包括中间管,中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均包括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内腔均同轴设置有绞龙叶片,且圆管远离中间管的一端均安装有动力源,所述动力源驱动绞龙叶片,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上的圆管远离中间管的一端管壁上分别安装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喂料装置上的圆管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中间管连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上均安装有抽水泵,所述出料装置上的圆管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排水泵。本技术方案能够满足降温的需要,还能够满足高压水解过程中加入促使分解加速HCl,在水解后将水解物用清水洗至中性的需要。水洗至中性的需要。水洗至中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羽毛深加工用绞龙双重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羽毛加工
,尤其涉及羽毛深加工用绞龙双重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饲用羽毛粉(feathermeal)是工业加工羽绒制品的主要原料,将家禽羽毛经过高温蒸煮、酶水解、粉碎或膨化成粉状,作为一种动物性蛋白质补充饲料。一般每羽成年鸡可得风干羽毛80~150g,是全重的4%~5%。所以羽毛粉是一种潜力很大的蛋白质饲料资源。
[0003]禽类的羽毛是皮肤的衍生物。尽管水解羽毛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通常在80%以上,但其中85%~90%为角蛋白质,属于硬蛋白质类,结构中肽与肽之间由双硫键(
‑
S
‑
S
‑
)和硫氢键相连,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其在水、稀酸及盐类溶液中均不溶解,不经加工处理很难被动物利用。因此,必须采用特殊方法处理,使二硫键遭到破坏,才能提高羽毛蛋白质的利用价值。通常水解羽毛粉蛋白可破坏双硫键,使不溶性角蛋白变为可溶性蛋白,有利于动物消化利用。如果制作方法适宜,其蛋白质的消化率也可达到75%以上。
[0004]高压水解法又称蒸煮法该法是加工羽毛粉的常用方法,一般水解的条件控制在:温度115~200℃,压力207~690KPa,时间0.5~1h。能使羽毛的二硫链发生裂解,在加工过程中若加入2%HCl可促使分解加速,但水解后需将水解物用清水洗至中性。由于高压水解法工艺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在进行下一步加工前则需要对羽毛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羽毛深加工用绞龙双重冷却装置。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7]羽毛深加工用绞龙双重冷却装置,包括中间管,中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均包括有圆管,且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上的圆管均倾斜设置,所述圆管均为低端连通中间管,所述圆管的内腔均同轴设置有绞龙叶片,且圆管远离中间管的一端均安装有动力源,所述动力源驱动绞龙叶片,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内的绞龙叶片转向相反,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上的圆管远离中间管的一端管壁上分别安装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喂料装置上的圆管远离中间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中间管靠近喂料装置上圆管的一端还连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上均安装有抽水泵,所述出料装置上的圆管靠近中间管的一端还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排水泵。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水冷却系统,所述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池,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连通冷却池,所述出水管为金属管,且出水管曲折布置。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绞龙叶片上均匀开设有透水孔。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抛光处理层,且绞龙叶片的外径与圆管的内径一致,并且绞龙叶片的长度不大于圆管的长度。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出水管连通出料装置上圆管的一端安装有滤网。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羽毛深加工用绞龙双重冷却装置能够满足降温的需要,还能够满足高压水解过程中加入促使分解加速HCl,在水解后将水解物用清水洗至中性的需要。
[0013]利用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二次进水,实现双重阶短式冷却,有利于加快冷却流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
‑
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羽毛深加工用绞龙双重冷却装置,包括中间管1,中间管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均包括有圆管21,且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上的圆管21均倾斜设置,所述圆管21均为低端连通中间管1,所述圆管21的内腔均同轴设置有绞龙叶片22,且圆管21远离中间管1的一端均安装有动力源23,动力源23可采用电机、内燃机等,所述动力源驱动绞龙叶片22,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内的绞龙叶片22转向相反,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上的圆管21远离中间管1的一端管壁上分别安装有进料口24和出料口25,所述喂料装置上的圆管21远离中间管1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进水管26,所述中间管1靠近喂料装置上圆管21的一端还连通有第二进水管27,所述第一进水管26和第二进水管27上均安装有抽水泵28,所述出料装置上的圆管21靠近中间管1的一端还连通有出水管29,所述出水管29上安装有排水泵210。
[0020]本技术方案提出的羽毛深加工用绞龙双重冷却装置能够满足降温的需要,还能够满足高压水解过程中加入促使分解加速HCl,在水解后将水解物用清水洗至中性的需要。
[0021]利用第一进水管26和第二进水管27二次进水,实现双重阶短式冷却,有利于加快冷却流程。使用时,喂料装置中羽毛完成一次淋水,并推进到中间管1中浸水,经过中间管1后进入出料装置,由于圆管21均为低端连通中间管1,因此在出料装置中的圆管21内羽毛能够实现沥水。
[0022]还包括水冷却系统,所述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池31,所述第一进水管26、第二进水管27和出水管29均连通冷却池31,所述出水管29为金属管,且出水管29曲折布置。通过冷却
池31可将用于羽毛冷却的水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
[0023]所述绞龙叶片22上均匀开设有透水孔211。透水孔211使得在喂料装置内羽毛淋水过水,并能使水流到中间管1中;在出料装置上的圆管21中透水孔211有助于快速沥水。
[0024]所述圆管21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抛光处理层,且绞龙叶片22的外径与圆管21的内径一致,并且绞龙叶片22的长度不大于圆管21的长度。抛光处理层有助于羽毛在圆管21内顺畅行进。
[0025]所述出水管29连通出料装置上圆管21的一端安装有滤网。滤网能够避免羽毛进入出水管29内造成出水管29堵塞。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羽毛深加工用绞龙双重冷却装置,包括中间管(1),其特征在于:中间管(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均包括有圆管(21),且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上的圆管(21)均倾斜设置,所述圆管(21)均为低端连通中间管(1),所述圆管(21)的内腔均同轴设置有绞龙叶片(22),且圆管(21)远离中间管(1)的一端均安装有动力源(23),所述动力源驱动绞龙叶片(22),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内的绞龙叶片(22)转向相反,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上的圆管(21)远离中间管(1)的一端管壁上分别安装有进料口(24)和出料口(25),所述喂料装置上的圆管(21)远离中间管(1)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进水管(26),所述中间管(1)靠近喂料装置上圆管(21)的一端还连通有第二进水管(27),所述第一进水管(26)和第二进水管(27)上均安装有抽水泵(28),所述出料装置上的圆管(21)靠近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波,黎志良,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市硕丰蛋白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