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印清华专利>正文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多功能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49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多功能胃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多功能胃管在使用时,无法很好的将胃管的头部进行保护,会出现细菌进入导致感染的问题,包括主体,辅助件,移动件和滑动件;所述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辅助件安装在主体的顶部;所述移动件通过转轴安装在辅助件的顶部;所述滑动件安装在主体的内部右侧。将移动件左端内部安装的限位柱向左端进行拉动,拉动时经过固定槽两侧安装的固定块时,限位柱内部安装的卡柱就会将弹簧进行收缩从而向下移动,进而就可以将限位柱从固定槽中拉出,从而将移动件通过转轴进行翻转,进而可以将移动件进行打开进食或进食后进行关闭,还可以方便进行消毒。还可以方便进行消毒。还可以方便进行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多功能胃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多功能胃管。

技术介绍

[0002]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
[0003]例如申请号:CN201820959989.2中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多功能胃管,包括主管腔盖,主管腔盖的下方位置处设有主管腔,且主管腔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纱布,一号纱布的一端外表面设有皮筋带,一号纱布的外表面开有透气孔,皮筋带的外表面设有魔术贴倒刺面,主管腔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纱布,且二号纱布的外表面设有魔术贴纤维面,靠近主管腔的一侧外表面一号纱布的下方位置处设有辅助管腔。
[0004]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多功能胃管在使用时,无法很好的将胃管的头部进行保护,会出现细菌进入导致感染,且现有的多功能胃管为使用时,无法对胃管内部进行清洗,容易留有残渣导致出现异味。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多功能胃管,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多功能胃管,以解决现有的多功能胃管在使用时,无法很好的将胃管的头部进行保护,会出现细菌进入导致感染,且现有的多功能胃管为使用时,无法对胃管内部进行清洗,容易留有残渣导致出现异味的问题。
[0007]本技术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多功能胃管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多功能胃管,包括主体,辅助件,移动件和滑动件;所述主体为圆柱形结构,且主体内部安装导流管,并且导流管顶部安装有漏斗;所述主体右端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主体内部右侧安装有倒T型结构的引水件,且引水件右端穿过主体右侧开设的圆孔,并且引水件的左端与导流管相连接;所述主体内部的引水件底部开设有圆孔,且引水件内部底部开设有T形结构的滑动槽;所述辅助件安装在主体的顶部,且辅助件为矩形结构,并且辅助件底部两侧开设有圆孔;所述辅助件内部通过左侧的圆孔插入有导流管的顶部;所述辅助件内部右侧安装有针筒,且针筒的底部插入穿过辅助件底部和主体的顶部的圆孔与引水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辅助件右端顶部安装有转轴;所述移动件通过转轴安装在辅助件的顶部,且移动件为圆柱形结构,并且移动件左端安装有矩形结构的固定件;所述滑动件安装在主体的内部右侧,且滑动件为圆柱形结构,并且滑
动件的左端顶部为圆锥形结构;所述滑动件的左端穿过圆孔插入在引水件的内部;所述滑动件左端顶部外围安装有移动块,且移动块底部安装有T形结构的辅助块,并且辅助块插入在T型结构的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滑动件的右端穿过主体右侧开设的圆孔,且滑动件右端安装有把手。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卡槽、滑槽,所述主体右端两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为楔形结构;所述主体右端开设的圆孔内部上下两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为T型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辅助件包括有固定槽、固定块,所述辅助件左端内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槽内部上下两侧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为梯形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包括有限位柱,所述移动件左端的固定件右端安装有限位柱,且限位柱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限位柱内部上下两侧开设有辅助槽,且辅助槽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并且辅助槽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限位柱内部的辅助槽内部通过弹簧插入有卡柱,且卡柱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并且卡柱外侧安装有梯形结构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柱插入在固定槽的内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包括有卡块、滑块,所述滑动件右端上下两侧安装有卡块,且卡块为矩形结构;所述卡块右侧安装有楔形结构的楔形块,且楔形块插入在卡槽的内部,所述滑动件右侧上下两侧安装有滑块,且滑块为T形结构,并且滑块插入在滑槽的内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移动件,移动件通过转轴安装在辅助件的顶部,且移动件为圆柱形结构,并且移动件左端安装有矩形结构的固定件,在使用移动件时,将移动件左端内部安装的限位柱向左端进行拉动,拉动时经过固定槽两侧安装的固定块时,限位柱内部安装的卡柱就会将弹簧进行收缩从而向下移动,进而就可以将限位柱从固定槽中拉出,从而将移动件通过转轴进行翻转,进而可以将移动件进行打开进食或进食后进行关闭,还可以方便进行消毒;
[0015]2、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滑动件,滑动件安装在主体的内部右侧,在进行对胃管进行清洗的时候,推动滑动件右端的把手,使滑块在滑槽内部向左移动,使移动块底部的辅助块在滑动槽内部向左移动,从而将滑动件右端上下两侧安装的卡块右侧安装的楔形块插入在卡槽内部,从而将引水件左边的管道堵住,辅助件内部的针管进行抽水,将水源存储到针管内部,再次利用滑动件的把手将卡块从卡槽内部抽出,将引水管的右边的水管堵住,将针管下压,从而针管内部的水喷洒到胃管的内部从而方便对胃管内部的残留进行冲洗。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由图1引出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0]1、主体;101、卡槽;102、滑槽;2、辅助件;201、固定槽;202、固定块;3、移动件;301、限位柱;4、滑动件;401、卡块;40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
[0025]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多功能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辅助件(2),移动件(3)和滑动件(4);所述主体(1)为圆柱形结构,且主体(1)内部安装导流管,并且导流管顶部安装有漏斗;所述主体(1)右端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主体(1)内部右侧安装有倒T型结构的引水件,且引水件右端穿过主体(1)右侧开设的圆孔,并且引水件的左端与导流管相连接;所述主体(1)内部的引水件底部开设有圆孔,且引水件内部底部开设有T形结构的滑动槽;所述辅助件(2)安装在主体(1)的顶部,且辅助件(2)为矩形结构,并且辅助件(2)底部两侧开设有圆孔;所述辅助件(2)内部通过左侧的圆孔插入有导流管的顶部;所述辅助件(2)内部右侧安装有针筒,且针筒的底部插入穿过辅助件(2)和主体(1)的圆孔与引水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辅助件(2)右端顶部安装有转轴;所述移动件(3)通过转轴安装在辅助件(2)的顶部,且移动件(3)为圆柱形结构,并且移动件(3)左端安装有矩形结构的固定件;所述滑动件(4)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右侧,且滑动件(4)为圆柱形结构,并且滑动件(4)的左端顶部为圆锥形结构;所述滑动件(4)的左端穿过圆孔插入在引水件的内部;所述滑动件(4)左端顶部外围安装有移动块,且移动块底部安装有T形结构的辅助块,并且辅助块插入在T型结构的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滑动件(4)的右端穿过主体(1)右侧开设的圆孔,且滑动件(4)右端安装有把手。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西医结合内科用多功能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卡槽(101)、滑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清华薛春飞艾希光
申请(专利权)人:印清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