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杯杯盖,包括杯盖主体、密封圈、流道密封座以及开关组件,所述杯盖主体设置有流道,可通过开关组件控制流道密封座上下运动使流道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所述杯盖主体由不锈钢材质冲压焊接而成,所述杯盖主体外侧滚制有连接螺纹,所述杯盖主体底部还滚制有环形密封圈卡接槽,所述密封圈卡设在封圈卡接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杯盖主体由不锈钢材质冲压焊接而成,同时在杯盖主体底部还滚制有环形密封圈卡接槽,用于安装密封圈,使密封圈安装方便,同时节约物料成本,结构简单,实用性好。用性好。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杯杯盖
[0001]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保温杯杯盖。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销售的其顶部设置开关组件的保温杯杯盖,其杯盖主体基本是采用塑料注塑成型结构,或是在金属主体外部设置塑料外层,并在塑料外层上设置连接螺纹用于与保温杯杯体连接。同时其底部设置流道密封座,流道密封座与杯盖主体之间还设置一塑料支架用于安装密封圈,由此采用塑料支架安装密封圈的方式,装配比较麻烦,从而也增加了物料管理成本。进一步的杯盖主体基本是采用塑料注塑成型结构,或是在金属主体外部设置塑料外层结构,其塑料件长期在开水中浸泡也会释放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同时也影响杯盖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杯杯盖。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保温杯杯盖,包括杯盖主体、密封圈、流道密封座以及开关组件,所述杯盖主体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密封座设置在杯盖主体底端,所述开关组件设置在杯盖主体上端,可通过开关组件控制流道密封座上下运动使流道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所述杯盖主体由不锈钢材质冲压焊接而成,所述杯盖主体外侧滚制有连接螺纹,所述杯盖主体底部还滚制有环形密封圈卡接槽,所述密封圈卡设在封圈卡接槽内。
[0005]进一步的,所述杯盖主体为三层结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形成真空腔体,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形成流道,第三层内侧形成开关组件容置腔体,所述开关组件通过固定圈设置在开关组件容置腔体内。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固定座、开关按钮、第一控制头、第二控制头以及控制轨道座,所述第一控制头和第二控制头可通过开关按钮控制在控制轨道座内滑动并处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所述开关固定座通过连接座设置在杯盖主体底端,所述流道密封座上端穿过连接座并通过连接扣设置在杯盖主体底部,所述连接扣与连接座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控制头与流道密封座上端抵接。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密封座与连接座之间还设置有O形密封圈。
[0008]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杯杯盖,包括杯盖主体、密封圈、流道密封座以及开关组件,所述杯盖主体设置有流道,可通过开关组件控制流道密封座上下运动使流道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所述杯盖主体由不锈钢材质冲压焊接而成,所述杯盖主体外侧滚制有连接螺纹,所述杯盖主体底部还滚制有环形密封圈卡接槽,所述密封圈卡设在封圈卡接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杯盖主体由不锈钢材质冲压焊接而成,同时在杯盖主体底部还滚制有环形密封圈卡接槽,用于安装密封圈,使密封圈安装方便,同时节约物料成本,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保温杯杯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保温杯杯盖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保温杯杯盖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4]实施例
[0015]如图1
‑
3所示,一种保温杯杯盖,包括杯盖主体1、密封圈2、流道密封座3以及开关组件4,所述杯盖主体1设置有流道1b,所述流道密封座3设置在杯盖主体1底端,所述开关组件4设置在杯盖主体1上端,可通过开关组件4控制流道密封座3上下运动使流道1b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所述杯盖主体1由不锈钢材质冲压焊接而成,所述杯盖主体1外侧滚制有连接螺纹,所述杯盖主体1底部还滚制有环形密封圈卡接槽1a,所述密封圈2卡设在封圈卡接槽1a内。
[0016]由于杯盖主体1由不锈钢材质冲压焊接而成,同时在杯盖主体1底部还滚制有环形密封圈卡接槽1a,用于安装密封圈2,使密封圈2安装更为方便,同时节约物料成本。
[0017]优选的,所述杯盖主体1为三层结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形成真空腔体1c,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形成流道1b,第三层内侧形成开关组件容置腔体,所述开关组件4通过固定圈1d设置在开关组件容置腔体内。在上基础上其杯盖主体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同时设计为三层结构,并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形成真空腔体1c,并生产过程中抽真空处理,因此可以降低温度散热速度,增强杯盖主体1保温效果。
[0018]更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4包括开关固定座4a、开关按钮4f、第一控制头4c、第二控制头4e以及控制轨道座4d,所述第一控制头4c和第二控制头 4e可通过开关按钮4f控制在控制轨道座4d内滑动并处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所述开关固定座4a通过连接座4b设置在杯盖主体1底端,所述流道密封座3上端穿过连接座4b并通过连接扣3a设置在杯盖主体1底部,所述连接扣3a与连接座4b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3b,所述第二控制头4e与流道密封座3上端抵接。
[0019]如图2所示,所述开关组件4的开关固定座4a和控制轨道座4d通过固定圈1d设置在杯盖主体1第三层内侧形成开关组件容置腔体内,同时所述第二控制头4e与流道密封座3上端抵接。在按压开关按钮4f时,开关按钮4f 驱动第一控制头4c和第二控制头4e在控制轨道座4d内移动,并处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当处于打开位置时,开关按钮4f驱动第一控制头4c和第二控制头4e保持在控制轨道座4d曲线轨道底部,进而流道密封座3也向下移动保持
流道1b打开畅通,可以倒水饮用;当处于关闭位置时,开关按钮4f 驱动第一控制头4c和第二控制头4e保持在控制轨道座4d曲线轨道顶部,流道密封座3在复位弹簧3b作用下向上移动,使流道1b处于关闭状态,杯内水无法倒出。
[0020]更优选的,所述流道密封座3与连接座4b之间还设置有O形密封圈3c。
[0021]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杯杯盖,包括杯盖主体、密封圈、流道密封座以及开关组件,所述杯盖主体设置有流道,可通过开关组件控制流道密封座上下运动使流道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所述杯盖主体由不锈钢材质冲压焊接而成,所述杯盖主体外侧滚制有连接螺纹,所述杯盖主体底部还滚制有环形密封圈卡接槽,所述密封圈卡设在封圈卡接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杯盖主体由不锈钢材质冲压焊接而成,同时在杯盖主体底部还滚制有环形密封圈卡接槽,用于安装密封圈,使密封圈安装方便,同时节约物料成本,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0022]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杯杯盖,包括杯盖主体(1)、密封圈(2)、流道密封座(3)以及开关组件(4),所述杯盖主体(1)设置有流道(1b),所述流道密封座(3)设置在杯盖主体(1)底端,所述开关组件(4)设置在杯盖主体(1)上端,可通过开关组件(4)控制流道密封座(3)上下运动使流道(1b)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主体(1)由不锈钢材质冲压焊接而成,所述杯盖主体(1)外侧滚制有连接螺纹,所述杯盖主体(1)底部还滚制有环形密封圈卡接槽(1a),所述密封圈(2)卡设在封圈卡接槽(1a)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主体(1)为三层结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形成真空腔体(1c),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形成流道(1b),第三层内侧形成开关组件容置腔体,所述开关组件(4)通过固定圈(1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爱兰,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楚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