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37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注射器筒体上设置弹性凸出环单元、在注射器保护管上设置凸出卡合板单元的方式,使得注射器筒体可以在注射器保护管被自锁固定,注射操作时无需按住保持注射器筒体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据具有自锁结构适用于现有普通注射器,注射器筒体被锁定时稳定可靠,自锁结构可解除,整个注射器安全组件可单人多次使用,自锁结构简单高效,锁定和解除锁定操作快捷方便,以及自锁结构使用注射操作时手指无需按住固定注射器筒体的优点。固定注射器筒体的优点。固定注射器筒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耗材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射器安全组件,指的是用来保证注射操作更加安装、高效的配套组件,其结构主要包括保护管、管内凸出环以及弹簧,其使用方法是:先注射器插入保护管,再不断往下压缩弹簧,直至弹簧被完全压缩,此时注射针插入深度即为预设所需深度,最后再推入药物、拔出注射器,就完成了整个注射操作。
[0003]注射器配合注射器安全组件使用,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配套使用的前提下,注射针插入肉里的深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注射操作更加精准,也不会出现偏斜情况,病人可以自己给自己注射;第二,注射针在保护管内,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注射针上被污染的概率;第三,由于弹簧弹力的存在,注射操作也不易出现插入过快,病人疼痛感加剧的问题。
[0004]但是另一方面,现有的注射器安全组件存在缺少针筒自锁功能的问题,即注射器完全插入、压扁弹簧时需要人一直施加压力,压住注射器,避免其向上回弹,这是十分麻烦的,所以市场上急需一种带注射器自锁功能的新型注射器安全组件,保证注射器插入到位后可以完全放开注射器,只需向内按压注射器推动板,即可完成药物注射操作。
[0005]专利公告号为CN207429389U,公告日为2018.06.0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射器用保护套,包括两端敞口的聚乙烯薄膜筒,一个敞口端设有橡胶圈,另一个敞口端设有橡胶皮塞,橡胶圈和橡胶皮塞之间设有多根支撑棱条,在橡胶皮塞上还设有用于保持聚乙烯薄膜筒内外压力平衡的透气孔,且通气孔内设有防止聚乙烯薄膜筒内挥发药剂逸出的滤网。
[0006]但是该技术专利中的注射器用保护套,存在缺少注射器自锁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其能通过在注射器筒体上设置弹性凸出环单元、在注射器保护管上设置凸出卡合板单元的方式,使得注射器筒体可以在注射器保护管被自锁固定,注射操作时无需按住保持注射器筒体位置。
[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包括套在注射器筒体上的弹性凸出环单元,以及设置在注射器保护管上并通过向内凸起进而卡在所述弹性凸出环单元上方的方式以用于竖向限位固定已经插入安装的所述注射器筒体的凸出卡合板单元。
[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弹性凸出环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射器筒体外环面上的凸出环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注射器筒体外环面上并用于在下方限位固定所述凸出环部的限位环部。
[0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出环部包括第一圆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
外环面上且竖向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卡合用凸出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内环面上并用于在所述注射器筒体外环面上卡合安装的第一弹性圈。
[00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限位环部包括套在所述注射器筒体上且上表面支撑所述第一圆环下表面的第二圆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环内环面上并用于在所述注射器筒体外环面上卡合安装的第二弹性圈。
[00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圆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圆环的内径,所述第二圆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圆环的外径,所述第二圆环的外径小于所述卡合用凸出环弧形外环面中间位置处的外径。
[00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出卡合板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射器保护管上的管壁矩形口,以及上端设置在所述管壁矩形口内顶面上、下端向内倾斜凸出至所述注射器保护管内并用于限位卡合所述卡合用凸出环的倾斜板。
[00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出卡合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壁矩形口内顶面上且位于所述倾斜板内侧的限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柱下端面上并用于限位固定有向上弯曲趋势的所述倾斜板的限位球体。
[00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出卡合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倾斜板的倾斜下表面上的竖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板外侧面下端位置处并用于解除所述倾斜板和所述卡合用凸出环之间卡合关系的弯曲拨动板。
[001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出卡合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弯曲拨动板上表面上的防滑弹性片。
[001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出卡合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倾斜板上且具有两侧开口的板体空腔。
[0018]本技术据具有自锁结构适用于现有普通注射器,注射器筒体被锁定时稳定可靠,自锁结构可解除,整个注射器安全组件可单人多次使用,自锁结构简单高效,锁定和解除锁定操作快捷方便,以及自锁结构使用注射操作时手指无需按住固定注射器筒体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弹性凸出环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凸出卡合板单元在自锁注射器筒体的使用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凸出卡合板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
[0024]实施例:如附图1、2、3以及附图4所示,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包括套在注射器筒体a上的弹性凸出环单元1,以及设置在注射器保护管b上并通过向内凸起进而卡在所述弹性凸出环单元1上方的方式以用于竖向限位固定已经插入安装的所述注射器筒体a的凸出卡合板单元2。
[0025]按照现有技术的方式,在所述注射器保护管b内设置凸出环和支撑弹簧,所述注射
器筒体a在完全压缩所述支撑弹簧前,所述弹性凸出环单元1和所述凸出卡合板单元2卡住固定,即为自锁状态,此时注射针已经按照预设深度插入,最后只要往里推动注射器按压板,即可完成整个注射操作,这就体现了本实施例中所述自锁结构用于固定所述注射器筒体a的便捷性优点了。
[0026]所述弹性凸出环单元1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射器筒体a外环面上的凸出环部101,以及设置在所述注射器筒体a外环面上并用于在下方限位固定所述凸出环部101的限位环部102。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出环部101以及限位环部102均与所述注射器筒体a外环面弹性套接,即活动连接,这样做的好处是本实施例中带自锁结构的注射器安全组件适用于现有普通的注射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所述注射器安全组件的适用性。
[0028]所述凸出环部101包括第一圆环101a,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101a外环面上且竖向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卡合用凸出环101b,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101a内环面上并用于在所述注射器筒体a外环面上卡合安装的第一弹性圈101c。所述限位环部102包括套在所述注射器筒体a上且上表面支撑所述第一圆环101a下表面的第二圆环102a,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环102a内环面上并用于在所述注射器筒体a外环面上卡合安装的第二弹性圈102b。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环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在注射器筒体(a)上的弹性凸出环单元(1),以及设置在注射器保护管(b)上并通过向内凸起进而卡在所述弹性凸出环单元(1)上方的方式以用于竖向限位固定已经插入安装的所述注射器筒体(a)的凸出卡合板单元(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出环单元(1)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射器筒体(a)外环面上的凸出环部(101),以及设置在所述注射器筒体(a)外环面上并用于在下方限位固定所述凸出环部(101)的限位环部(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环部(101)包括第一圆环(101a),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101a)外环面上且竖向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卡合用凸出环(101b),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101a)内环面上并用于在所述注射器筒体(a)外环面上卡合安装的第一弹性圈(101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部(102)包括套在所述注射器筒体(a)上且上表面支撑所述第一圆环(101a)下表面的第二圆环(102a),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环(102a)内环面上并用于在所述注射器筒体(a)外环面上卡合安装的第二弹性圈(102b)。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射器安全组件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环(102a)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圆环(101a)的内径,所述第二圆环(102a)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圆环(101a)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倍莱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