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防护结构,包括中部防护段、锥形头、提把、防漏机构、底盖和防护铅内胆,通过在中部防护段内部设置了防漏机构,防漏机构通过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对中部防护段内部底端进行封盖,减少底盖打开后放射性药物的辐射,且在活塞板插入至中部防护段内部后,将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打开,大大减少了放射性药物的辐射,且操作方便,使用简单。使用简单。使用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院常常用带有放射性的药物对患有肿瘤的病人进行治疗,放射性药物对医生和患者的健康有极大地伤害,现在一般通常的做法是用铅块将注射器包裹住以减小放射性药物的辐射量,但铅块是有毒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污染和损害。
[0003]现有通过在放射性药物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将底盖进行打开,然后插入活塞,对放射性药物进行注射推进,但底盖打开后,放射性药物容易与空气接触,导致放射性药物对外产生辐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防护结构。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防护结构,该装置包括中部防护段和防漏机构,所述中部防护段顶端与锥形头螺纹连接,所述中部防护段外侧中部固定有提把,所述中部防护段底端与底盖螺纹连接,所述中部防护段内部和底盖内部顶端均设置有防护铅内胆,所述中部防护段内部底端安装有防漏机构,所述防漏机构包括外壳、连接转轴、左活动板、右活动板、控制机构和防护铅层,所述外壳后端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转轴与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前端安装有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相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防护铅层,所述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后端均伸入至中部防护段内部,所述外壳后端与中部防护段相互焊接。
[0006]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旋钮、联轴器、螺杆、活动转轴和连杆,所述旋钮顶端通过联轴器与螺杆同心转动,所述螺杆竖直贯穿活动转轴,且螺杆与活动转轴螺纹连接,所述活动转轴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沿活动转轴转动连接,且两根连杆顶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联轴器嵌入至外壳内部底端。
[0007]优选的,所述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均呈直板状,且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呈左右对称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外壳内侧中部向外扩张,且外壳内部上下两侧宽度与中部防护段内径一致。
[0009]优选的,所述旋钮外侧套接有一层防橡胶垫,且橡胶垫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
[0010]优选的,所述联轴器底端与旋钮呈同心设置,且联轴器顶端与螺杆呈同心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转轴表面呈光滑状,且连杆底端内壁与活动转轴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连杆呈直杆状,且两根连杆均由下至上向外倾斜。
[0013]优选的,所述螺杆采用硬质合金材质。
[0014]优选的,所述连杆采用不锈钢材质。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
防护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6]本技术所述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防护结构,通过在中部防护段内部设置了防漏机构,防漏机构通过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对中部防护段内部底端进行封盖,减少底盖打开后放射性药物的辐射,且在活塞板插入至中部防护段内部后,将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打开,大大减少了放射性药物的辐射,且操作方便,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剖面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防漏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图4的A区局部放大图。
[0022]其中:中部防护段
‑
1、锥形头
‑
2、提把
‑
3、防漏机构
‑
4、底盖
‑
5、防护铅内胆
‑
6、外壳
‑
41、连接转轴
‑
42、左活动板
‑
43、右活动板
‑
44、控制机构
‑
45、防护铅层
‑
46、旋钮
‑
451、联轴器
‑
452、螺杆
‑
453、活动转轴
‑
454、连杆
‑
45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1
‑
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防护结构,包括中部防护段1和防漏机构4,中部防护段1顶端与锥形头2螺纹连接,中部防护段1外侧中部固定有提把3,中部防护段1底端与底盖5螺纹连接,中部防护段1内部和底盖5内部顶端均设置有防护铅内胆6,中部防护段1内部底端安装有防漏机构4。
[0025]请参阅图3,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防护结构,防漏机构4包括外壳41、连接转轴42、左活动板43、右活动板44、控制机构45和防护铅层46,外壳41后端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转轴42与左活动板43和右活动板44转动连接,外壳41内部前端安装有控制机构45,且控制机构45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左活动板43和右活动板44相连接,外壳41内部安装有防护铅层46,左活动板43和右活动板44后端均伸入至中部防护段1内部,外壳41后端与中部防护段1相互焊接,左活动板43和右活动板44均呈直板状,且左活动板43和右活动板44呈左右对称设置,通过左活动板43和右活动板44对中部防护段1内部底端进行封盖,外壳41内侧中部向外扩张,且外壳41内部上下两侧宽度与中部防护段1内径一致,使左活动板43和右活动板44在外壳41和中部防护段1内部转动。
[0026]请参阅图4和图5,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防护结构,控制机构45包括旋钮451、联轴器452、螺杆453、活动转轴454和连杆455,旋钮451顶端通过联轴器452与螺杆453同心转动,螺杆453竖直贯穿活动转轴454,且螺杆453与活动转轴454螺纹连接,活动转轴45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杆455,连杆455一端沿活动转轴454转动连接,且两根连杆455顶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左活动板43和右活动板44转动连接,联轴器452嵌
入至外壳41内部底端,旋钮451外侧套接有一层防橡胶垫,且橡胶垫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对旋钮451进行防滑,联轴器452底端与旋钮451呈同心设置,且联轴器452顶端与螺杆453呈同心设置,使旋钮451转动通过联轴器452带动螺杆453底端圆心处旋转,活动转轴454表面呈光滑状,且连杆455底端内壁与活动转轴454贴合,对连杆455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连杆455呈直杆状,且两根连杆455均由下至上向外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防护结构,包括中部防护段(1),所述中部防护段(1)顶端与锥形头(2)螺纹连接,所述中部防护段(1)外侧中部固定有提把(3),所述中部防护段(1)底端与底盖(5)螺纹连接,所述中部防护段(1)内部和底盖(5)内部顶端均设置有防护铅内胆(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漏机构(4),所述中部防护段(1)内部底端安装有防漏机构(4),所述防漏机构(4)包括外壳(41)、连接转轴(42)、左活动板(43)、右活动板(44)、控制机构(45)和防护铅层(46),所述外壳(41)后端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转轴(42)与左活动板(43)和右活动板(44)转动连接,所述外壳(41)内部前端安装有控制机构(45),且控制机构(45)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左活动板(43)和右活动板(44)相连接,所述外壳(41)内部安装有防护铅层(46),所述左活动板(43)和右活动板(44)后端均伸入至中部防护段(1)内部,所述外壳(41)后端与中部防护段(1)相互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皮下注射用放射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45)包括旋钮(451)、联轴器(452)、螺杆(453)、活动转轴(454)和连杆(455),所述旋钮(451)顶端通过联轴器(452)与螺杆(453)同心转动,所述螺杆(453)竖直贯穿活动转轴(454),且螺杆(453)与活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谭剑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