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通道母线槽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配电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通道母线槽。
技术介绍
[0002]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排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现有的母线槽,其内部A、B、C、N四相导体均在一个密闭的通道内,四相导体并列放置,中间两相导体运行中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新型双通道母线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通道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壳基体,两个外壳基体之间保持间距并通过连接件并排连接,所述间距的上下方均与外界连通形成散热通道,每个外壳基体均带有容腔,每一容腔内分别放置两相母线导体,同一容腔内的两相母线导体为上下平行设置且分别靠近外壳基体的两个侧壁。
[0005]作为优选的,所述同一容腔内的两相母线导体之间设有第一硅胶,导体远离第一硅胶的端部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通道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壳基体(1),两个外壳基体(1)之间保持间距(2)并通过连接件(3)并排连接,所述间距(2)的上下方均与外界连通形成散热通道,每个外壳基体(1)均带有容腔,每一容腔内分别放置两相母线导体(4),同一容腔内的两相母线导体(4)为上下平行设置且分别靠近外壳基体(1)的两个侧壁;所述每个外壳基体(1)包括第一侧板(11),所述第一侧板(11)带有开口朝外的U型腔,U型腔内设有与其相适配、呈U型的第二侧板(12),第二侧板(12)与U型腔的底部保持距离进而形成所述容腔;所述两个外壳基体(1)的第一侧板(11)构成所述间距(2),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沿高度方向彼此远离的端面上均匀分布有散热齿(8),散热齿(8)表面以及相邻散热齿(8)之间均设有散热槽(9),所述散热槽(9)为齿形或波浪形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通道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容腔内的两相母线导体(4)之间设有第一硅胶(5),导体(4)远离第一硅胶(5)的端部与容腔内部之间设有第二硅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恒林,朱林强,刘远波,简柽辉,陈伟祺,李流初,何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谷菱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