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面施工用移动行走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设备
,尤其是一种桥面施工用移动行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机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吊篮,例如:锅炉内检测吊篮、桥用超长吊篮、电梯安装吊篮等。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
[0003]传统的桥面大多数采用吊篮进行施工或者通过搭设脚手架进行施工,传统吊篮在移动过程中行动缓慢,施工效率低,且危险系数相对较高,其移动过程中还需要吊车进行辅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吊篮与墩柱发生撞击,这严重不利于现场施工。另外,吊车在施工过程中也将产生租赁费用,这将使施工单位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此外,在过孔过程中传统的施工工艺需要将吊篮重新进行拆卸安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利用施工单位的成本开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面施工用移动行走设备,可实施对桥梁侧面进行施工操作,可随用随停,降低施工成本。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面施工用移动行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桥梁(100)侧面的行走机构(200),所述行走机构(200)上设置有吊篮(300),所述行走机构(200)沿着桥梁(100)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行走机构(200)上设置有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用于实施对行走机构(200)的启动及停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施工用移动行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00)包括设置在桥梁(100)上方的第一行走横梁(210)及第二行走横梁(220),所述第一行走横梁(210)及第二行走横梁(220)平行且与桥梁(100)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行走横梁(210)及第二行走横梁(220)的两端均通过连杆(260)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行走横梁(210)及第二行走横梁(220)构成四连杆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面施工用移动行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横梁(210)高于第二行走横梁(220),所述第一行走横梁(210)上设置有多组行走滚轮(230),所述行走滚轮(230)水平且与第一行走横梁(210)长度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面施工用移动行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单元用于驱动第一行走横梁(210)竖直升降,且使得行走滚轮(230)下端高于或低于第二行走横梁(220)下梁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面施工用移动行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走横梁(220)上设置有行走机架(240),所述停车单元包括设置在行走机架(240)上的第一连杆(251),所述第一连杆(251)的一端铰接设置在行走机架(240)上,所述第一连杆(25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5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重阳,张亚,潘矩,刘成文,谢荣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