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控制器中接线铜柱与PCB板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30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中接线铜柱与PCB板的装配结构,包括PCB板、连接铜柱、与三根连接铜柱相对应的三块连接铜排,连接铜排包括过流铜板,过流铜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朝下的导电焊脚,且每个侧面上的导电焊脚沿着过流铜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PCB板上设有与导电焊脚相适配的导电焊脚插孔,导电焊脚插接在对应的导电焊脚插孔内并与PCB板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导电连接,过流铜板上设有连接铜柱防转孔,连接铜柱上端设有防转部,连接铜柱穿过PCB板,防转部插接在连接铜柱防转孔内并与过流铜板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连接铜柱不易松动、脱焊,能提高PCB板散热性能及使用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控制器中接线铜柱与PCB板的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中接线铜柱与PCB板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机是电动摩托车的一个重要部件,目前在电动摩托车驱动领域,主要有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交流永磁电动机驱动系统和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系统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0003]其中交流永磁电动机主要包含两大类:永磁同步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永磁同步电机以其高效、高控制精度、高转矩密度等特点在电动摩托车驱动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0004]而电机控制器是电动摩托制动控制(即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核心部分。现有的电机控制器通常包括壳体、PCB板、连接铜柱等结构,连接铜柱直接焊接在PCB板上并引出壳体外。
[0005]例如授权公告号CN205509057U,授权公告日2016.08.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用接线端子排包括接线端子排、控制器壳体和线路板,控制器壳体内固定线路板,线路板上焊接接线端子排,接线端子排包括支架和多个铜柱,支架上连接多个铜柱,每个铜柱的下端连接线路板,每个铜柱的上端伸出控制器壳体;所述铜柱伸出控制器壳体的端部上通过紧固螺丝连接导线焊片,通过拧动紧固螺丝能够调节导线焊片的松紧程度。该电机控制器存在以下缺陷:(1)铜柱直接与线路板相连(通过锡焊),转换、放大后的电流直接经线路板供给铜柱输入到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的各相电枢绕组中,因线路板散热性能有限,线路板上直接过大电流,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极易造成线路板上的元器件损坏,影响使用寿命;(2)当拧动紧固螺丝时,极易造成铜柱同时发生旋转,造成铜柱发生松动、脱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铜柱与线路板的装配方式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连接铜柱不易松动、脱焊,能提高PCB板散热性能及使用可靠性的电机控制器中接线铜柱与PCB板的装配结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控制器中接线铜柱与PCB板的装配结构,包括PCB板及三根分别连接电机中三相交流绕组接线的连接铜柱,还包括分别与三根连接铜柱相对应的三块连接铜排,所述连接铜排包括过流铜板,所述过流铜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朝下的导电焊脚,且每个侧面上的导电焊脚沿着过流铜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PCB板上设有与导电焊脚相适配的导电焊脚插孔,所述导电焊脚插接在对应的导电焊脚插孔内并与PCB板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导电连接,过流铜板上设有连接铜柱防转孔,所述连接铜柱上端设有与连接铜柱防转孔相适配的防转部,连接铜柱穿过PCB板,所述防转部插接在连接铜柱防转孔内并与过流铜板固定连接从而
形成导电连接。针对现有连接铜柱与线路板的装配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对连接铜柱与线路板的装配方式进行了优化改进,本技术中通过连接铜排对连接铜柱与线路板进行导电连接,PCB板上的大电流经连接铜排供给连接铜柱,过流铜板面积大,过电流能力与散热能力好,使得PCB板的散热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导电焊脚用于与PCB板进行锡焊连接,并使得过流铜板位于PCB板上方不与PCB接触,避免热量传递给PCB板,保证散热效果;过流铜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朝下的导电焊脚,且每个侧面上的导电焊脚沿着过流铜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这种结构使得过流铜板上的导电焊脚能与PCB板之间分别形成独立的导电连接,连接更为可靠、稳定,只要有一个导电焊脚与PCB板之间导电连接,便能保证整个控制器的运行使用,可大大降低故障率,保证控制器的电气性能稳定性,同时导电焊脚与PCB板的接触面积小,传递至PCB板上的热量少;通过防转部与连接铜柱防转孔的配合,当连接铜柱连接电机中三相交流绕组接线时,连接铜柱不会发生转动,也不易松动与过流铜板脱开,提高使用稳定性。
[0008]作为优选,位于所述过流铜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的导电焊脚相互交错分布。过流铜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的导电焊脚相互交错分布,可有效提高过流铜板的平面度及稳定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过流铜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焊接段,所述延伸段与焊接段构成导电焊脚。
[0010]作为优选,所述延伸段与焊接段之间的转折处圆角过渡。延伸段与焊接段之间的转折处圆角过渡,应力不易集中,可确保导电焊脚不容易折断或变形。
[0011]作为优选,所述焊接段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设有限位台阶结构,所述PCB板位于导电焊脚插孔周围的部分与限位台阶结构中的台阶面发生阻挡干涉。限位台阶结构起到限位、阻挡及支撑的作用,与PCB板上的插孔配合,以限制焊接段在插孔中的插接深度,同时保证高过流铜板的平面度及稳定性,并使过流铜板能处于PCB板上方,有利于进行有效散热。
[0012]作为优选,所述焊接段端部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导向面。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铜柱防转孔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孔,所述防转部为外轮廓与弧形孔形状相适配的弧形插板。
[0014]作为优选,所述过流铜板位于连接铜柱防转孔外侧的位置处设有冲压孔,所述冲压孔靠近连接铜柱防转孔的一侧设有由过流铜板冲压弯折而成的防扭焊脚,所述PCB上设有与防扭焊脚相适配的防扭焊脚插孔,所述防扭焊脚与防扭焊脚插孔插接配合。防扭焊脚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避免连接铜柱转动而造成过流铜板受力使过流铜板两侧的导电焊脚发生松动或变形。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过流铜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避位缺口。避位缺口用于避让PCB板上的正负极连接铜柱。
[0016]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铜柱下端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于连接电机中三相交流绕组接线上的铜鼻子。
[0017]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通过连接铜排对连接铜柱与线路板进行导电连接,过电流能力与散热能力好,使得PCB板的散热性能得到极大改善;
[0019](2)每个侧面上的导电焊脚沿着过流铜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这种结构使得过
流铜板上的导电焊脚能与PCB板之间分别形成独立的导电连接,连接更为可靠、稳定,只要有一个导电焊脚与PCB板之间导电连接,便能保证整个控制器的运行使用,可大大降低故障率,保证控制器的电气性能稳定性,同时导电焊脚与PCB板的接触面积小,传递至PCB板上的热量少;(3)通过防转部与连接铜柱防转孔的配合,当连接铜柱连接电机中三相交流绕组接线时,连接铜柱不会发生转动,不易松动与过流铜板脱开,提高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2 是图1的俯视图。
[0022]图3是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3]图4是连接铜排的立体图。
[0024]图5是连接铜柱的立体图。
[0025]图中:PCB板1,连接铜柱2,过流铜板3,导电焊脚插孔4,连接铜柱防转孔5,防转部6,延伸段7,焊接段8,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中接线铜柱与PCB板的装配结构,包括PCB板(1)及三根分别连接电机中三相交流绕组接线的连接铜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三根连接铜柱相对应的三块连接铜排,所述连接铜排包括过流铜板(3),所述过流铜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朝下的导电焊脚,且每个侧面上的导电焊脚沿着过流铜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PCB板上设有与导电焊脚相适配的导电焊脚插孔(4),所述导电焊脚插接在对应的导电焊脚插孔内并与PCB板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导电连接,过流铜板上设有连接铜柱防转孔(5),所述连接铜柱上端设有与连接铜柱防转孔相适配的防转部(6),连接铜柱穿过PCB板,所述防转部插接在连接铜柱防转孔内并与过流铜板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导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中接线铜柱与PCB板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过流铜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的导电焊脚相互交错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中接线铜柱与PCB板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铜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段(7),所述延伸段末端向下弯折形成焊接段(8),所述延伸段与焊接段构成导电焊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中接线铜柱与PCB板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与焊接段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旭皋君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摩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