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27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搅拌釜,内设搅拌装置、温度调节装置;有机废物处理箱,设置在搅拌釜一侧,与搅拌釜连通,且在有机废物处理箱顶侧设置有开口;养殖箱,吊设于开口顶侧,且可垂直降入有机废物处理箱内,养殖箱为多孔网状结构;养殖袋,吊设于养殖箱内,内养殖有黑水虻幼虫,养殖袋为多孔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通过黑水虻幼虫对有机废物进行处理,污水中的COD和SS含量大幅度降低,达到了对液体有机废弃物预处理目的,黑水虻幼虫取食液体有机废弃物中固形物之后生物量有所提高,产出昆虫蛋白和昆虫脂肪,缓解环境压力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缓解环境压力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缓解环境压力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利用有机废弃物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养殖废水和生活废水给不断增加,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探究一种经济性好、周期短、适应性强的处理方式来处理养殖废水和生活废水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液体有机废弃物含有极高的COD和固体悬浮物(ss),是废水变质发臭的主要因素。目前,处理液体有机废弃物的方式包括微生物A/O和O/A处理方式等,它们都存在设备投资高、运行成本高、没有经济效益、处理周期长等问题。因此急需要一种高实用性、经济性、周期短、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来适应不同地区的处理需求。
[0004]利用腐食性昆虫来处理有机废弃物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法。腐食性昆虫主要有苍蝇、黑水虻幼虫、粪金龟、尸葬甲等等,其中黑水虻幼虫最为广泛应用。黑水虻幼虫,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主要是处理固体废弃物,而没有用于处理液体废弃物的报道,也没有对应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
[0006]一种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可以包括:
[0007]搅拌釜,内设搅拌装置、温度调节装置;有机废物处理箱,设置在搅拌釜一侧,与搅拌釜连通,且在有机废物处理箱顶侧设置有开口;养殖箱,吊设于开口顶侧,且可垂直降入有机废物处理箱内,养殖箱为多孔网状结构;养殖袋,吊设于养殖箱内,内养殖有黑水虻幼虫,养殖袋为多孔网状结构。
[0008]优选地,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还可以包括:连通管,一端与搅拌釜连通,另一端与有机废物处理箱连通;水泵,设置于连通管上。
[0009]优选地,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还可以包括:加热装置,设置在有机废物处理箱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养殖箱内。
[0010]优选地,养殖袋孔径大小可以为0.5mm

3mm。
[0011]优选地,有机废物处理箱顶侧可以至少设置两个开口。
[0012]优选地,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还可以包括:吊钩,设置于养殖箱顶侧,吊设养殖箱;固定板,设置于吊钩顶侧,与吊钩固定连接;伸缩缸,设置于固定板顶侧。
[0013]优选地,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还可以包括:滑动块,固设于伸缩缸顶侧;导轨,设置在滑动块顶侧,与滑动块滑动连接;支架,设置在导轨外侧,与导轨固定连接,且固定于地面。
[0014]本技术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5]本申请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黑水虻幼虫对有机废物进行处理,污水中的COD和SS含量都不同程度的大幅度降低,达到了对液体有机废弃物的预处理目的,缩短后续污水处理周期和成本,并且,黑水虻幼虫取食液体有机废弃物中固形物之后生物量有所提高,产出昆虫蛋白和昆虫脂肪,缓解环境压力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0016]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技术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0017]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本技术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结构图。
[0019]图中:10、搅拌釜;11、搅拌装置;12、温度调节装置;20、有机废物处理箱;21、开口;30、养殖箱;40、养殖袋;41、黑水虻幼虫;50、连通管;51、水泵;22、加热装置;31、温度传感器;60、吊钩;61、固定板; 62、伸缩缸;70、滑动块;71、导轨;7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该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可以包括:
[0024]搅拌釜10,内设搅拌装置11、温度调节装置12;有机废物处理箱20,设置在搅拌釜10一侧,与搅拌釜10连通,且在有机废物处理箱20顶侧设置有开口21;养殖箱30,吊设于开口21顶侧,且可垂直降入有机废物处理箱 20内,养殖箱30为多孔网状结构;养殖袋40,吊设于养殖箱30内,内养殖有黑水虻幼虫41,养殖袋40为多孔网状结构。
[0025]具体来说,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还可以包括:连通管50,一
端与搅拌釜10连通,另一端与有机废物处理箱20连通;水泵51,设置于连通管50上。
[0026]为了更好的调节控制黑水虻的成长环境,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还可以包括:加热装置22,设置在有机废物处理箱20内;温度传感器31,设置在养殖箱30内。
[0027]其中,将温度传感器31设置在养殖箱30能够获得更加精确的黑水虻环境温度。
[0028]具体来说,养殖袋40孔径大小可以为0.5mm

3mm。
[0029]为了提高邮寄废物处理效率,有机废物处理箱20顶侧可以至少设置两个开口21。
[0030]为了控制养殖箱30的升降,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还可以包括:吊钩60,设置于养殖箱30顶侧,吊设养殖箱30;固定板61,设置于吊钩60顶侧,与吊钩60固定连接;伸缩缸62,设置于固定板61顶侧。
[0031]为了实现自动化流水化养殖,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还可以包括:滑动块70,固设于伸缩缸62顶侧;导轨71,设置在滑动块70顶侧,与滑动块70滑动连接;支架72,设置在导轨71外侧,与导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釜(10),内设搅拌装置(11)、温度调节装置(12);有机废物处理箱(20),设置在所述搅拌釜(10)一侧,与所述搅拌釜(10)连通,且在所述有机废物处理箱(20)顶侧设置有开口(21);养殖箱(30),吊设于所述开口(21)顶侧,且可垂直降入所述有机废物处理箱(20)内,所述养殖箱(30)为多孔网状结构;养殖袋(40),吊设于所述养殖箱(30)内,内养殖有黑水虻幼虫(41),所述养殖袋(40)为多孔网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还包括:连通管(50),一端与所述搅拌釜(1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有机废物处理箱(20)连通;水泵(51),设置于所述连通管(5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黑水虻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22),设置在所述有机废物处理箱(20)内;温度传感器(31),设置在所述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登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