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浴缸溢流口的可替换式组装结构,其设有该转接件,其包含一呈环形的本体,该本体内径适可套设于该溢流管末端外侧,该本体于内侧通过中心线的两个相对位置连伸一横接片,该横接片上于中心点贯穿地设置一中穿孔,与该中穿孔呈一直线对应的两端则各设置一呈横长形的侧穿孔,该本体的外环面间隔等分地垂直突伸如爪型的多个卡接爪,这些卡接爪外侧对准环线轨迹,通体沿径向凹设一道凹槽,供一迫环同时套设于各该卡接爪的该凹槽,可供该护盖内侧迫设于该迫环外侧面。该护盖内侧迫设于该迫环外侧面。该护盖内侧迫设于该迫环外侧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浴缸溢流口的可替换式组装结构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涉及于浴室设备的浴缸
,尤其指浴缸内设置的供溢水排除的溢流管,与罩盖于外的护盖之间,安装有转接件结构,得以使溢流管可替换结合多种不同型式的护盖。
技术介绍
[0002]现在浴缸都会在设定高水位之处设置一溢流口,当使用者放水到浴缸时,浴缸水在达到满水位时,多流送的水就会从溢流口流到溢流管而直接与浴缸排水管连接,直接排放掉,而不致因浴缸水满溢,甚至淹流到浴室地板以致湿滑。一般而言,常见的溢口结构通常是包含一溢流管、一护盖,溢流管末端设为L形于溢流管呈水平的末端为一流口,形成流口的端面设有双孔式或是单孔式的锁孔,通过护盖盖罩流口,再配合螺栓自护盖外螺锁固定于锁孔,使护盖罩设住流口,而护盖一侧会设置一与溢流口相通的溢流孔,让溢出的水自溢流孔送入流口、溢流管内排出去。
[0003]由于弯头管在流口端面设置的锁孔,会根据厂商设计不同而有单孔、双孔等等差异性,护盖也需跟随单孔、双孔的差异而设有对应位置、数目的锁孔;如果单孔式护盖有损坏,更换时,必须要找到单孔式护盖,否则无法对应单孔式溢流管来螺锁结合,换言之,双孔式护盖更替时,同理也必须找到双式孔式护盖,相当麻烦,缺乏替换性;
[0004]再者,仅由护盖罩合著流口,护盖内侧(除了溢流孔位置之外)与流口外侧的穿套尺寸关系并非为精细公差,因此护盖罩合组装缺乏较佳的密封性,因此护盖仅以螺栓锁于溢流管,容易因日久而有晃动,导致护盖供排水的溢口走位,难以让浴缸的溢水对应溢口排出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浴缸溢流口的可替换式组装结构,其主要于护盖与溢流管的流口之间安装一转接件以及一迫紧环,借以转接件居中连结在护盖与流口之间,使浴缸的流口, 能通过转接件而可转换连结至少两种型式的护盖。
[0006]本技术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浴缸溢流口的可替换式组装结构,其于护盖与溢流管的流口之间安装的转接件,于其外侧迫套一迫环,让护盖罩合于流口时,护盖内侧面迫靠于迫环外侧,加强紧抵护盖的定位效果,并能适用无孔式护盖。
[0007]因此,依据本技术的一种浴缸溢流口的可替换式组装结构,其为一可安装于一溢流管管端与一护盖之间的转接件,其中:
[0008]该转接件包含一呈环形的本体,该本体内径适可套设于该溢流管末端外侧,该本体于内侧通过中心线的两相对位置连伸一横接片,该横接片上于中心点贯穿地设置一中穿孔,与该中穿孔呈一直线对应的两端则各设置一呈横长形的侧穿孔,该本体的外环面间隔等分地垂直突伸如爪型的多个卡接爪,这些卡接爪外侧对准环线轨迹,通体沿径向凹设一道凹槽,供一迫环同时套设于各该卡接爪的该凹槽,可供该护盖内侧迫设于该迫环外侧面。
[0009]进一步的,该转接件的该卡接爪呈轴向延伸,并且该卡接爪与该本体外侧之间,留有一间隙,供该卡接爪可微形弹动。
[0010]依据本技术另一种浴缸溢流口的可替换式组装结构,其为一可安装于一溢流管管端与一护盖之间的转接件,其中:
[0011]该转接件包括一呈环形的本体,该本体内径适可套设于该溢流管末端外侧,该本体于内侧通过中心线的两相对位置连伸一横接片,该横接片上于中心点贯穿地设置一中穿孔,与该中穿孔呈一直线对应的两端则各设置一呈横长形的侧穿孔,该本体的外环面,沿其外环形而通体凹设一道呈环形分布的凹槽,供一迫环套设于该凹槽,可供该护盖内侧迫设于该迫环外侧面。
[0012]因此本技术提供下列的功效:
[0013]1、本技术于溢流管的流口端与护盖之间,安装一转接件结构,通过转接件,让溢流管与配对的护盖结合稳固,也能让溢流管搭配替换无孔式护盖;由于转接件设有一中穿孔、两侧的侧穿孔,以及于转接件外侧套设的迫环,让单孔式溢流管与单孔式护盖结合时,转接件的中穿孔居中对准溢流管的单一锁孔、单孔式护盖的通孔,让螺栓贯穿螺锁定位于溢流管,即便单孔式护盖要更换为无孔式护盖,通过转接件可以让单孔式或双孔式溢流管来结合无孔式护盖,其中通过螺栓贯穿转接件,与溢流管流口端对应的锁孔的中穿孔或侧穿孔而螺锁定位,再将无孔式护盖套设于转接件的迫环外侧面即可卡紧定位,因此使单一种溢流管可适用至少两种护盖,具有可替换的优异多元功能。
[0014]2、本技术的转接件,于其外侧迫套一迫环,因此,护盖罩合于流口时,护盖内侧面迫抵于迫环外侧,得以紧抵护盖,加强流口罩设护盖的稳固性,使护盖更不会轻易晃动而使排水的溢口走位;同时,溢流管无论其锁孔单孔式或是双孔式,都能借转接件先螺锁定位于流口端的锁孔,再将无孔式护盖迫套于转接件的迫环外侧面,可以结合无孔式护盖。
[0015]3、溢流管的锁孔无论是单孔或是双孔,一种转接件便能完全适用连结单孔式或是双孔式护盖,相当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双孔式护盖搭配爪型转接件的立体外观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双孔式护盖搭配爪型转接件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双孔式护盖搭配爪型转接件的侧视组合剖面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双孔式护盖搭配环型转接件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0021]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单孔式护盖搭配爪型转接件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0022]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单孔式护盖搭配爪型转接件的侧视组合剖面图。
[0023]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单孔式护盖搭配环型转接件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0024]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无孔式护盖搭配爪型转接件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0025]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无孔式护盖搭配爪型转接件的侧视组合剖面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无孔式护盖搭配环型转接件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无孔式护盖搭配爪型转接件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0028]图12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无孔式护盖搭配爪型转接件的侧视组合剖面图。
[0029]图13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无孔式护盖搭配环型转接件的侧视组合剖面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101:溢流管11:流口端111:肩部112:流口12:锁孔13:垫环20:浴缸30、301:转接件31:本体32:横接片33:中穿孔34:侧穿孔35:卡接爪351、38:凹槽37:迫环40:双孔式护盖41:溢口43:通孔45:螺栓401:单孔式护盖402:无孔式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技术是一种浴缸溢流口的可替换式组装结构,本技术主要是于溢流管与各型式的护盖之间,安装一转接件,以下以多个较佳实施例来说明。
[0033]请先参看图1、2所示的一较佳实施例,基本上,溢流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浴缸溢流口的可替换式组装结构,其为一可安装于一溢流管管端与一护盖之间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该转接件包括一呈环形的本体,该本体内径适可套设于该溢流管末端外侧,该本体于内侧通过中心线的两相对位置连伸一横接片,该横接片上于中心点贯穿地设置一中穿孔,与该中穿孔呈一直线对应的两端则各设置一呈横长形的侧穿孔,该本体的外环面间隔等分地垂直突伸如爪型的多个卡接爪,这些卡接爪外侧对准环线轨迹,通体沿径向凹设一道凹槽,供一迫环同时套设于这些卡接爪的该凹槽,可供该护盖内侧迫设于该迫环外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浴缸溢流口的可替换式组装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光明,陈志维,
申请(专利权)人:元泰五金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