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液压软管用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162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压液压软管用的加固结构,包括液压软管本体,所述液压软管本体上活动套设有钢丝编织网套,液压软管本体的左端连通安装有第一内螺纹连接头,所述液压软管本体的右侧设有第二内螺纹连接头,液压软管本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钢丝编织网套活动套设在固定环上,第二内螺纹连接头的左侧连通并转动安装有连通管,且连通管的左端延伸至液压软管本体内并设为锥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便,钢丝编织网套的设置能够在外部对液压软管本体加固,以提高其耐压耐磨性能,便于在钢丝编织网套磨损严重或爆丝时快速单独对其拆装更换,无需整体更换,降低长期使用成本,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有利于使用。有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压液压软管用的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软管
,尤其涉及一种耐压液压软管用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工业和非工业系统中,在各种操作条件,如弯曲、扭曲、挤压 (榨压)和牵拉条件下,柔性液压软管能够经受内高压或者外高压的压力,得到广泛的应用;为避免受到外部挤压或摩擦造成液压软管磨损损伤,多会在液压软管的外侧套置钢丝编织网,钢丝编织网能够保证液压软管弯曲的同时对其进行包围防护,以提高其耐压耐磨性能,达到对液压软管加固。
[0003]现有的外部套置有钢丝编织网的液压软管,虽然通过钢丝编织网实现了耐压耐磨和加固的目的;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存在不便于快速单独对钢丝编织网进行拆装更换的缺点,(由于液压软管两端的内螺纹接头的遮挡,使得钢丝编织网难以单独拆装更换,在钢丝编织网出现磨损严重或爆丝的现象时,容易扎伤或刮伤其他管道,需要进行更换),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是更换整个液压软管,整体更换的方式极大的增加了长期的更换成本,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针对此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耐压液压软管用的加固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液压软管用的加固结构,包括液压软管本体(100),所述液压软管本体(100)上活动套设有钢丝编织网套(101),液压软管本体(100)的左端连通安装有第一内螺纹连接头(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软管本体(100)的右侧设有第二内螺纹连接头(3),液压软管本体(10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钢丝编织网套(101)活动套设在固定环(1)上,第二内螺纹连接头(3)的左侧连通并转动安装有连通管(4),且连通管(4)的左端延伸至液压软管本体(100)内并设为锥形结构,固定环(1)的内侧设为锥形机构并粘接固定有锥形密封圈(2),且锥形密封圈(2)的内侧与连通管(4)的外侧紧密接触,连通管(4)上固定套设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位于固定环(1)和第二内螺纹连接头(3)之间,固定板(5)的左侧顶部和左侧底部均开设有矩形卡槽(6),且矩形卡槽(6)内滑动卡装有矩形卡块(7),矩形卡块(7)的左侧延伸至固定板(5)外并与固定环(1)的右侧固定连接,两个矩形卡块(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14),固定板(5)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8),第一卡槽(14)内活动卡装有卡杆(9),卡杆(9)远离连通管(4)的一端贯穿对应的矩形槽(8)延伸至固定板(5)外固定固定连接有挡板(10),两个挡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昆陈仿淮
申请(专利权)人:玛努利液压器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