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临床喷药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13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临床喷药治疗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储药箱,储药箱远离地面一侧开设有进药口,储药箱内部设有搅拌机构,储药箱靠近地面一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底板,储药箱的竖直侧壁上贯穿且固定连接有导管一端,导管绕设有卷轮,卷轮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竖直设置,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底板远离地面一侧,导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药装置,底板远离地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有床体靠近地面一侧,床体远离地面一侧且靠近储药箱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患者可以躺着进行耳鼻喉的喷药治疗操作,可以避免医生由于长时间手持喷药装置带来的困扰,提高喷药治疗装置的实用性。提高喷药治疗装置的实用性。提高喷药治疗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喷药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耳鼻喉临床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临床喷药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
[0003]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从医院内部分工来说,则分为临床、医技、行政、工勤等部门。临床科室是医院的主体,它直接担负着对病人的收治、诊断、治疗等任务;临床人员包括直接参与治疗、护理病人的医生、护士;医技科室即过去所说的“非临床”科室,它也有医生和护士,但是不直接参与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只是为临床诊断、治疗直接提供服务。
[000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喷药装置往往需要医护人员手持喷药罐,人工加压进行喷药,这样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临床喷药治疗装置,其具有的优点:设置的储药箱可以对治疗所需的药物进行暂存,设置的搅拌机构可以将多种药物混合搅拌均匀,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设置的导管可以以及喷药装置便于进行喷药操作,设置的升降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床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不同高度的医生进行治疗,也便于患者躺上床体,设置的限位机构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限位,放置患者头部偏移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耳鼻喉科临床喷药治疗装置,包括储药箱,所述储药箱远离地面一侧开设有进药口,所述储药箱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储药箱靠近地面一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储药箱的竖直侧壁上贯穿且固定连接有导管一端,所述导管绕设有卷轮,所述卷轮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地面一侧,所述导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药装置,所述底板远离地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有床体靠近地面一侧,所述床体远离地面一侧且靠近所述储药箱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储药箱可以对治疗所需的药物进行暂存,设置的搅拌机构可以将多种药物混合搅拌均匀,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设置的导管可以以及喷药装置便于进行喷药操作,设置的升降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床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不同高度的医生进行治疗,也便于患者躺上床体,设置的限位机构可以在治疗过程
中,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限位,放置患者头部偏移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竖直设置,所述传动轴远离地面一端贯穿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储药箱,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储药箱一端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另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外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储药箱远离地面一侧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靠近地面一侧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杆。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电机可以带动其上连接的第二带轮转动,从而通过传动带将运动传递给第一带轮,进而带轮传动轴转动,可以在需要将药物混合时启动,可以有效提升药物的均匀性,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双头螺柱,所述第一双头螺柱两端均套设且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靠近地面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地面一侧,所述第一双头螺柱靠近其中心一侧套设且螺纹连接有若干连接块,若干所述连接块远离地面一侧均铰接有连接杆一端,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床体靠近地面一侧,所述第一双头螺柱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外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地面一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一双头螺柱转动,从而带动其上螺纹连接的连接块沿着第一双头螺柱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铰接的连接杆发生位置变化,可以根据需要将床体上升或下降合适的高度,既可以便于根据不同的医生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医生进行治疗操作,也便于患者躺上床体上,增强的治疗装置的实用性。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若干限位板,若干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储药箱一侧贯穿且螺纹连接有第二双头螺柱,所述第二双头螺柱两端均套设且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靠近地面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床体,所述第二双头螺柱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输出端,所述第三电机外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床体。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三电机可以带动其固定连接的第二双头螺柱转动,从而带动其上螺纹连接的限位板沿着第二双头螺柱的轴线方向移动,可以在治疗时,使得限位板相互靠近对人的头部起到固定限位作用,使得喷药治疗操作可以顺利进行。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板相互靠近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缓冲垫可以避免在人的头进行限位时造成人头部的不适。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靠近地面一侧的边角处设有若干万向轮。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万向轮可以便于本喷药治疗装置的移动。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0]1.通过设置的储药箱可以对治疗所需的药物进行暂存,设置的搅拌机构可以将多种药物混合搅拌均匀,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设置的导管可以以及喷药装置便于进行喷药操作,设置的升降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床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不同高度的
医生进行治疗,也便于患者躺上床体,设置的限位机构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限位,放置患者头部偏移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0021]2.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可以带动其上连接的第二带轮转动,从而通过传动带将运动传递给第一带轮,进而带轮传动轴转动,可以在需要将药物混合时启动,可以有效提升药物的均匀性,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0022]3.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一双头螺柱转动,从而带动其上螺纹连接的连接块沿着第一双头螺柱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铰接的连接杆发生位置变化,可以根据需要将床体上升或下降合适的高度,既可以便于根据不同的医生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医生进行治疗操作,也便于患者躺上床体上,增强的治疗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24]图2是限位机构的结构图。
[0025]附图标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临床喷药治疗装置,包括储药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箱(1)远离地面一侧开设有进药口(2),所述储药箱(1)内部设有搅拌机构(4),所述储药箱(1)靠近地面一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储药箱(1)的竖直侧壁上贯穿且固定连接有导管(5)一端,所述导管(5)绕设有卷轮(6),所述卷轮(6)安装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板(7)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3)远离地面一侧,所述导管(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药装置(8),所述底板(3)远离地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固定连接有床体(13)靠近地面一侧,所述床体(13)远离地面一侧且靠近所述储药箱(1)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临床喷药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传动轴(41),所述传动轴(41)竖直设置,所述传动轴(41)远离地面一端贯穿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储药箱(1),所述传动轴(41)远离所述储药箱(1)一端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42),另设有第二带轮(43),所述第二带轮(43)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4)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44)外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储药箱(1)远离地面一侧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带轮(42)和所述第二带轮(43)通过传动带(45)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41)靠近地面一侧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杆(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燕张红新郭喜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