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牵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09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牵引机构,包括背靠板,所述背靠板的底部设有与其垂直设置的座板,所述背靠板的侧面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延长板,背靠板后表面上端的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延长板的紧固螺栓,延长板的底部设有头枕板,头枕板的侧面上端和侧面下端均设有条形孔,条形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位置可以同步调节的滑块,滑块的侧面设有限位杆,头枕板的侧面上端中部设有头部防前倾机构。该颈椎牵引机构,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使用灵活性高,能够避免患者在牵引过程中出现躬身和头部倾斜的情况,从而保持患者身体和头部一直保持在竖直状态,可以有效提高牵引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牵引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颈椎牵引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
[0003]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由骨骼、椎间盘和关节的年龄相关病变引起。颈椎病治愈时需要对颈椎进行牵引。现有的牵引方式主要通过绑带悬挂的方式进行。长时间通过这种方式牵引患者身体会出现弯曲的情况;另外,牵引力度小的时候头部也会不自主倾斜,无法保持患者身体和头部一直呈竖直状态,牵引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颈椎牵引机构,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使用灵活性高,能够避免患者在牵引过程中出现躬身和头部倾斜的情况,从而保持患者身体和头部一直保持在竖直状态,可以有效提高牵引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椎牵引机构,包括背靠板,所述背靠板的底部设有与其垂直设置的座板,所述背靠板的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延长板,且背靠板后表面上端的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延长板的紧固螺栓,所述延长板的底部设有头枕板。
[0006]所述头枕板的侧面上端和侧面下端均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位置可以同步调节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侧面设有限位杆。
[0007]所述头枕板的侧面上端中部设有头部防前倾机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侧面的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从其中部到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调节螺杆的侧面两端均设有与头枕板转动连接的轴承,且调节螺杆的两端均设有把手。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头部防前倾机构包括固定在头枕板侧面上端中部的减震器,所述减震器远离头枕板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限位板。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靠近头枕板的一侧设有防撞皮垫。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靠板的前表面和延长板的前表面平齐。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靠板的两端均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端的侧面上端设有紧固旋钮,且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为T形结
构,且顶板与座板对应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定滑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示例的颈椎牵引机构,可以根据患者身高沿滑槽移动延长板,延长板可以带动头枕板移动,并且可以转动紧固螺栓对延长板进行固定,方便不同身高患者的使用。
[0015]2、本技术示例的颈椎牵引机构,可以通过把手转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可以带动两个滑块反向移动,滑块可以带动限位杆移动,限位杆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限位,避免牵引过程中患者头部倾斜,有助于提高牵引效果。
[0016]3、本技术示例的颈椎牵引机构,可以根据牵引绳的长度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伸缩杆可以带动定滑轮移动,从而对定滑轮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不同长度牵引绳的使用,使用方便。
[0017]4、本技术示例的颈椎牵引机构,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使用灵活性高,能够避免患者在牵引过程中出现躬身和头部倾斜的情况,从而保持患者身体和头部一直保持在竖直状态,可以有效提高牵引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座板、2背靠板、21滑槽、22紧固螺栓、3延长板、4头枕板、41条形孔、5滑块、51限位杆、52调节螺杆、53轴承、54把手、6减震器、61限位板、62防撞皮垫、7伸缩杆、71紧固旋钮、8顶板、81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颈椎牵引机构,包括背靠板2,背靠板2的底部设有与其垂直设置的座板1,背靠板2的侧面设有滑槽21,滑槽2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延长板3,且背靠板2后表面上端的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延长板3的紧固螺栓22,延长板3的底部设有头枕板4,可以根据患者身高沿滑槽21移动延长板3,延长板3可以带动头枕板4移动,并且可以转动紧固螺栓22对延长板3进行固定,方便不同身高患者的使用。
[0024]背靠板2的前表面和延长板3的前表面平齐,提高对患者背部的支撑效果。
[0025]头枕板4的侧面上端和侧面下端均设有条形孔41,条形孔4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位置可以同步调节的滑块5,滑块5的侧面设有限位杆51,滑块5侧面的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52,且调节螺杆52从其中部到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调节螺杆52的侧面两端均设有与头枕板4转动连接的轴承53,且调节螺杆52的两端均设有把手54,可以通过把手54转动调节螺杆52,调节螺杆52可以带动两个滑块5反向移动,滑块5可以带动限位杆51移动,限
位杆51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限位,避免牵引过程中患者头部倾斜,有助于提高牵引效果。
[0026]头枕板4的侧面上端中部设有头部防前倾机构,头部防前倾机构包括固定在头枕板4侧面上端中部的减震器6,减震器6远离头枕板4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限位板61,减震器6可以带动限位板61为患者额头的部位进行限位,避免患者头部前倾。
[0027]限位板61靠近头枕板4的一侧设有防撞皮垫62,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028]背靠板2的两端均固定有伸缩杆7,伸缩杆7固定端的侧面上端设有紧固旋钮71,且伸缩杆7的伸缩端设有顶板8,顶板8为T形结构,且顶板8与座板1对应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定滑轮81,可以根据牵引绳的长度调节伸缩杆7的长度,伸缩杆7可以带动定滑轮81移动,从而对定滑轮81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不同长度牵引绳的使用,使用方便。
[0029]整个颈椎牵引机构,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使用灵活性高,能够避免患者在牵引过程中出现躬身和头部倾斜的情况,从而保持患者身体和头部一直保持在竖直状态,可以有效提高牵引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0030]在使用时:
[0031]根据患者身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牵引机构,包括背靠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板(2)的底部设有与其垂直设置的座板(1),所述背靠板(2)的侧面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延长板(3),且背靠板(2)后表面上端的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延长板(3)的紧固螺栓(22),所述延长板(3)的底部设有头枕板(4);所述头枕板(4)的侧面上端和侧面下端均设有条形孔(41),所述条形孔(4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位置可以同步调节的滑块(5),所述滑块(5)的侧面设有限位杆(51);所述头枕板(4)的侧面上端中部设有头部防前倾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侧面的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52),且调节螺杆(52)从其中部到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调节螺杆(52)的侧面两端均设有与头枕板(4)转动连接的轴承(53),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建崔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