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包括由若干个进料通道体和汇聚至同轴布置的喷料通道体构成的一体式喷头本体,其特征是若干个进料通道体包括位于中轴线上的主进料口,位于主进料口侧部的若干个侧进料口,主进料口和若干个侧进料口分别通过主进料管和若干个侧进料管通向喷料通道体;喷料通道体设有与主进料管同轴布置的内喷头,以及以内喷头为中心,依次向外同轴布置的若干个外喷头,若干个外喷头与若干个侧进料管一一对应。一体式结构使主体更为合理紧凑,无需组装焊接,避免同轴度受组装件精度限制以及装配工艺的影响,产品的同轴度精度高,内部通道流畅,喷料阻力小,成型制作过程效率高。成型制作过程效率高。成型制作过程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部件技术,特别是一种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
技术介绍
[0002]生物3D打印是依靠生物3D打印机,打印出细胞支架,再将细胞植入支架中,使细胞得以生长的技术。血管3D打印是生物3D打印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利用海藻酸钠、壳聚糖等可以快速发生交联固化的水凝胶材料作为支架使细胞堆积出一定尺度的管状结构。同轴打印是利用一个具有同轴结构的管状喷头,使几种材料从不同管道同时流出并发生固化,以实现高效的人工血管的一种直写成形技术。公开技术中的同轴打印喷头结构基本相近,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9435243A,一种挤出式生物3D打印同轴喷头,包括内管、防水密封圈、中间套管以及外管,内管包括入料口、与中间套管连接的螺纹以及出料口;防水密封圈套在内管上;中间套管包括盘形腔体、与内管连接的内螺纹、两个入料口,与外管连接的螺纹以及导流板;外管包括与中间套管连接的内螺纹、入料口以及出料口。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7983995U,设计的一种耐酸碱壳聚糖3D打印同轴喷头,包括三通管外针头、支管、内针头、内针头固定帽以及橡胶管,三通管外针头、支管以及内针头均采用聚丙烯所制而成,内针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针头部以及底端针管部,针头部的顶端设置有一嵌插孔,针管部的内部设置有连通至嵌插孔的内针孔,三通管外针头内包括一内针容纳腔以及一外针孔,支管垂直螺纹旋接于三通管外针头的外侧壁,内针头位于三通管外针头内部,内针头固定帽的顶端设置有一穿孔,橡胶管穿过穿孔并嵌插于嵌插孔内。
[0003]目前这些使用的同轴喷头都是数种不同口径的金属或其它材料管相互嵌套组装而成,结构不仅复杂,同轴度受组装精度限制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受传统制造工艺的限制,内部通道单一,往往形成90度急弯,使材料流动阻力大增,同时金属材料有生物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它具有一体式紧凑型结构,无需组装、焊接,同轴度精度高等特点。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包括由若干个进料通道体和汇聚至同轴布置的喷料通道体构成的一体式喷头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若干个进料通道体包括位于中轴线上的主进料口,位于主进料口侧部的若干个侧进料口,主进料口和若干个侧进料口分别通过主进料管和若干个侧进料管通向喷料通道体;所述喷料通道体设有与主进料管同轴布置的内喷头,以及以内喷头为中心,依次向外同轴布置的若干个外喷头,若干个外喷头与若干个侧进料管一一对应。
[0006]前述的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中,作为优选,所述若干个侧进料管以主进料管为中心,均匀分布在主进料管周围。
[0007]前述的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中,作为优选,若干个外喷头分别通过各自喷
管与所对应的若干个侧进料管相通。
[0008]前述的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中,作为优选,所述内喷头和若干个外喷头的喷射口从中心向外依次增大。
[0009]前述的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中,作为优选,所述内喷头和若干个外喷头的喷射口端面从内向外依次向喷射方向延伸。
[0010]前述的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中,作为优选,喷料通道体在喷射口部位形成锥体结构。
[0011]前述的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中,作为优选,所述主进料管、若干个侧进料管管体外部分别设有快接螺口。
[0012]本技术方案把同轴喷头设计为两个有机结合的部分,即进料通道体和喷料通道体,其中进料通道体按需要设置多个进料口,满足生物3D打印不同材料配置的要求,喷料通道体是一种汇聚至同轴布置的多个由外向内依次包容的喷道,且通过3D打印技术方式使进料通道体和喷料通道体形成一体式喷头本体。进料通道体以中轴线上的主进料口为中心,把若干个侧进料口均匀分布在主进料管周围,以便合理布置喷头内部主进料管和侧进料管的通道,保证所有通道不出现直角等急弯结构,避免物料流通不畅。
[0013]本装置所有外喷头分别通过各自喷管与所对应的侧进料管相通,利用有限的空间设计各流道的通过率数据,满足流量要求,可灵活分配各流道占用量。在汇总至喷射口部位时,中心的内喷头和各外喷头直径向外依次增大,喷射口端面从内向外依次向外延伸一个错开量,使各物料通道作业时无不干涉。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不同组件设计成一个实体,使主体结构更为合理紧凑,无需组装、焊接等手段,避免同轴度受组装件精度限制以及装配工艺的影响,产品的同轴度可达50um,而且内部通道流畅,喷料阻力小,成型制作过程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A
‑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的仰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立体图。
[0020]图中:1.喷料通道体,101.内喷管,102.内喷头,103.中间喷管,104.中间喷头,105.边部喷管,106.边部喷头,2.进料通道体,201.主进料口,202.主进料管,203.第一侧进料口,204.第一侧进料管,205.第二侧进料口,206.第二侧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2]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包括一体式喷头本体,喷头本体由3个进料通道体2和汇聚至同轴布置的喷料通道体1构成。3个进料通道体又由位于中轴线上的主进料口201和位于主进料口两侧部的2个侧进料口组成,主进料口201和2个侧进料口分别通过主进料管202和2个侧进料管一起通向喷料通道体。
[0023]具体地,喷料通道体设有与主进料管202同轴布置的内喷头102,参见图2,以内喷头102为中心,依次向外同轴布置两个外喷头,即内喷头102,中间喷头104以及边部喷头106,其中内喷头102与主进料管202通过内喷管101连接,中间喷头104和边部喷头106分别与中间喷管103和边部喷管105一一对应。
[0024]进一步,两个侧进料管以主进料管202为中心,对称分布在主进料管202两侧,如图4所示,两个侧进料管分别是第一侧进料口203和第二侧进料口205,第一侧进料口203和第二侧进料口205分别对应第一侧进料管206和第二侧进料管204。由于是同心圆布置,内喷头102和两个外喷头的喷射口直径从中心向外依次增大;而且,内喷头102和两个外喷头的喷射口端面从内向外依次向喷射方向延伸错开。喷料通道体1在喷射口部位形成锥体结构,相应地,内部各喷管、喷头部位也从大到小形成圆锥体。
[0025]另外,主进料管202、两个侧进料管的管体外部均设有快接螺口。
[0026]制作时,依据生物3D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包括由若干个进料通道体(2)和汇聚至同轴布置的喷料通道体(1)构成的一体式喷头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若干个进料通道体包括位于中轴线上的主进料口(201),位于主进料口侧部的若干个侧进料口,主进料口和若干个侧进料口分别通过主进料管(202)和若干个侧进料管通向喷料通道体;所述喷料通道体设有与主进料管同轴布置的内喷头(102),以及以内喷头为中心,依次向外同轴布置的若干个外喷头,若干个外喷头与若干个侧进料管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3D打印机用的同轴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侧进料管以主进料管(202)为中心,均匀分布在主进料管周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甄,于正潇,周小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普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