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离子回收的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96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19
一种用于铜离子回收的电解槽,包括有槽本体,槽本体内设置有阴极板和阳极板,槽本体内设置有添加槽以及排液槽;添加槽包括有储液槽以及进液管,储液槽设置在槽本体的侧壁上;排液槽设置在槽本体的底部,包括有缓冲槽以及与缓冲槽联通的排液口,排液口位于阳极板的下方;缓冲槽连接有与槽本体内电解液液面高度平齐的液位管,液位管连接有回收管;缓冲槽上设置的排液口能够将阳极板附近的电解液吸出,通过减少电解液中不含铜离子的溶液以提高铜离子在电解液中的含量,添加槽能够及时的补通过与电解液液面高度平齐的液位管,排出槽内的电解液会随添加槽中补充的电解液而排出,保证电解槽内电解液的液面高度,保证电解液液面高度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铜离子回收的电解槽


[0001]本技术涉及资源回收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铜离子回收的电解槽。

技术介绍

[0002]蚀刻液适用于图形电镀金属抗蚀层,如镀覆金、镍、锡铅合金,锡铅合金及锡的印制板的蚀刻。碱性蚀刻液具有以下特点:蚀刻速率快,侧蚀小,溶铜能力高,蚀刻速率容易控制;蚀刻液可以连续再生循环使用,降低了蚀刻成本。
[0003]其中再生循环利用蚀刻液的原理为通过电解的方式将蚀刻液内的铜离子还原成单质铜,而剩余的蚀刻液又可以重复被利用,以节约蚀刻成本,同时还原成的单质铜又可以利用起来制作成电路板的基板。目前主要采用旋流电解装置回收单质铜,电解时单质铜附着于阴极板上形成铜板,用于铜板吸附于阴极板上。
[0004]电解过程中,电解液中的铜离子会富集与阴极板附近以获得电子被还原成铜单质,而随电解过程电解液中的铜离子含量会降低,影响到铜离子的还原速度,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铜离子回收的电解槽,通过回收阳极板附件的电解液的同时添加新的电解液,使电解槽内的铜离子维持在一定的浓度。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铜离子回收的电解槽,包括有槽本体、阴极母线以及阳极母线,所述槽本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阴极母线连接的阴极板和与所述阳极母线连接的阳极板,所述槽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添加电解液的添加槽以及用于电解液排出的排液槽;所述添加槽包括有沿所述槽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储液槽以及与所述储液槽连接的进液管,所述储液槽设置在所述槽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排液槽设置在所述槽本体的底部,包括有缓冲槽以及与所述缓冲槽联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阳极板的下方;所述缓冲槽连接有与所述槽本体内电解液液面高度平齐的液位管,所述液位管连接有回收管。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槽上设置的排液口能够将阳极板附近的电解液吸出,通过减少电解液中不含铜离子的溶液以提高铜离子在电解液中的含量,添加槽能够及时的补通过与电解液液面高度平齐的液位管,排出槽内的电解液会随添加槽中补充的电解液而排出,保证电解槽内电解液的液面高度,保证电解液液面高度的稳定性。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液口包括有与所述阳极板抵接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有支撑本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支撑本体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排液口联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头能够吸取阳极板表面的电解液,避免吸取的溶液含有大量铜离子,减少铜离子的流失。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本体的两侧延伸有与所述阳极板表面两侧对
应的卡接部,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卡接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解槽内阴极板、阳极板的分隔,电解槽内的电解液流动性相对较差,位于卡接部的通孔能够吸取阳极板两侧的电解液,使电解槽内局部的电解液同步下降,避免电解槽内液位过高,同时减少了电解槽内电解液在两阳极板之间的流动,减少电解液的流动对铜离子析出的影响。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阳极板的板面贴合,所述通孔沿所述卡接部的长度方向呈线性均匀排布。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通孔更加贴合阳极板的表面,进一步减少铜离子的流失。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本体的两侧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沿所述支撑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流通槽,所述流通槽贯穿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支撑本体,所述通孔与所述流通槽一一对应设置且位于所述流通槽的中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阳极板底部的流通槽能够吸取阳极板两侧的电解液,位于流通槽内的通孔能够均匀的吸取流通槽两侧的电解液,减少通孔的开设,更易于实施。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位管呈“几”字形设置,包括有与电解液液面平齐的第一管体、水平设置的第二管体以及平行于第一管体设置的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与所述回收管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几”字形设置的液位管能够避免以回收管内电解液回流。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管体上连接有泵体。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有泵体的第二管体能够主动吸取缓冲槽内电解液,也可以在排空电解槽时使用。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所述储液槽的上方,所述储液槽开设有用于电解液漫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储液槽底部上方3

5cm。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漫出的方式实现电解槽内电解液的供液,保证电解槽能够沿电解槽长度方向同步添加,减少电解槽内电解液的流动。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处沿所述储液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宽度在3~4mm之间。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由于电解液表面张力导致电解液集中漫出。
[00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添加槽设置在所述槽本体的两侧。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电机槽内电解液沿电解槽宽度方向的流动。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
[0027]1、缓冲槽上设置的排液口能够将阳极板附近的电解液吸出,通过减少电解液中不含铜离子的溶液以提高铜离子在电解液中的含量;
[0028]2、添加槽能够及时的补通过与电解液液面高度平齐的液位管,排出槽内的电解液会随添加槽中补充的电解液而排出,保证电解槽内电解液的液面高度,保证电解液液面高度的稳定性;
[0029]3、“几”字形设置的液位管能够避免以回收管内电解液回流,连接有泵体的第二管
体能够主动吸取缓冲槽内电解液,也可以在排空电解槽时使用。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1]图1为电解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电解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添加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第一种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第二种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第二种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槽本体;2、阴极母线;3、阳极母线;4、阴极板;5、阳极板;6、排液槽;61、缓冲槽;62、排液口;621、接头;6211、支撑体;6212、卡接部;6213、延伸部;6214、流通槽;622、通孔;63、隔板;64、支撑柱;7、添加槽;71、储液槽;72、进液管;73、开口;74、溢流槽;8、液位管;81、第一管体;82、第二管体;83、第三管体;9、回收管;10、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9]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铜离子回收的电解槽,包括有槽本体、阴极母线以及阳极母线,所述槽本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阴极母线连接的阴极板和与所述阳极母线连接的阳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添加电解液的添加槽以及用于电解液排出的排液槽;所述添加槽包括有沿所述槽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储液槽以及与所述储液槽连接的进液管,所述储液槽设置在所述槽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排液槽设置在所述槽本体的底部,包括有缓冲槽以及与所述缓冲槽联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阳极板的下方;所述缓冲槽连接有与所述槽本体内电解液液面高度平齐的液位管,所述液位管连接有回收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包括有与所述阳极板抵接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有支撑本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支撑本体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排液口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的两侧延伸有与所述阳极板表面两侧对应的卡接部,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卡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阳极板的板面贴合,所述通孔沿所述卡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正欧阳锋邰康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净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