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595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19
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包括绕主轴旋转的转盘(10)、用于夹持并卷绕电芯膜(1)的第一卷针(21)和第二卷针(22)、用于导向电芯膜(1)的上导膜机构(30)和下导膜机构(40)以及用于切断电芯膜(1)的切膜机构(50),所述下导膜机构(40)设置在所述转盘(10)上,随所述转盘(10)旋转;所述第一卷针(21)、第二卷针(22)均通过支轴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转盘(10)上,并相对于所述主轴中心对称;经过所述上导膜机构(30)和下导膜机构(40)导向后的电芯膜(1),其位于所述上导膜机构(30)和下导膜机构(40)之间的一段穿过所述第一卷针(21)或第二卷针(22)的支轴;其中,所述主轴与支轴相互平行。工作时,无需先对电芯膜(1)的位置进行矫正,减少工序,提高加工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加工
,特别是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正极包括由钴酸锂及铝箔组成的电流收集极,负极由石墨化碳材料和铜箔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
[0003]在加工锂电池时,需要通过卷针卷绕由正、负极和隔离膜组成的电芯膜。如图1所示,现有的锂电池卷绕装置,其两个卷针a是通过平面(如水平面)对称的设置在转盘b上的,这样会导致上导轮c与下导轮f之间的电芯膜1是倾斜的。
[0004]如图2所示,当切刀d对电芯膜1进行切断时,要先通过矫正轮e伸出顶住电芯膜1,使得矫正轮e与上导轮c之间的电芯膜1呈竖直状态,然后才能对电芯膜1进行切断。
[0005]当转盘10旋转180
°
后,上导轮c与下导轮f之间的电芯膜1又是倾斜的,卷针不能直接夹持。又要先通过矫正轮e伸出顶住电芯膜1,使得矫正轮e与上导轮c之间的电芯膜1呈竖直状态,并位于卷针a的开口处,这样卷针a才能伸出夹持电芯膜1,再进行卷绕。
[0006]相比于一个卷针的卷绕方式,上述卷绕装置通过两个卷针进行卷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卷绕效率。但是,上述卷绕装置的卷绕工序还是比较多,其加工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效率更高的锂电池卷绕装置。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包括绕主轴旋转的转盘、用于夹持并卷绕电芯膜的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用导向电芯膜的上导膜机构和下导膜机构以及用于切断电芯膜的切膜机构,所述下导膜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盘上,随所述转盘旋转;
[0009]所述第一卷针、第二卷针均通过支轴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相对于所述主轴中心对称;经过所述上导膜机构和下导膜机构导向后的电芯膜,其位于所述上导膜机构和下导膜机构之间的一段穿过所述第一卷针或第二卷针的支轴;其中,所述主轴与支轴相互平行。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导膜机构包括两个下导膜部,所述两个下导膜部均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相对于所述主轴中心对称。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下导膜部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转盘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导膜机构包括上导膜部,所述上导膜部与所述下导膜部的外切线穿过所述支轴。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下导膜部、所述下导膜部均为过辊。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下导膜机构包括四个下导膜部,所述四个下导膜部均设置在所述
转盘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切膜机构包括切膜动力部、刀头以及压轮,所述压轮与所述切膜动力部传动连接,所述切膜动力部驱动所述压轮伸出与所述下导膜部相互抵靠,压紧电芯膜;所述刀头与所述切膜动力部传动连接,所述切膜动力部驱动所述刀头伸出切断位于所述上导膜部和下导膜部之间的一段。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下导膜机构还包括两个与所述刀头配合的顶块,所述两个顶块均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相对于所述主轴中心对称;所述两个下导膜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顶块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刀头为热切刀头。
[0018]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卷绕装置还包括第一动力部、第二动力以及第三动力,所述第一卷针与所述第一动力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部可驱动所述第一卷针绕支轴自转,并可驱动所述第一卷针沿支轴升降;所述第二卷针与所述第二动力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部可驱动所述第二卷针绕支轴自转,并可驱动所述第二卷针沿支轴升降;所述转盘与所述第三动力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动力部可驱动所述转盘绕主轴自转,所述第一卷针、第二卷针绕主轴公转。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工作时,第二卷针先卷绕电芯膜,当第二卷针绕完后,由于位于上导膜机构和下导膜机构之间的一段电芯膜穿过第一卷针的支轴。因此,第一卷针可以直接夹持电芯膜,无需先对电芯膜的位置进行矫正,减少一个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0020]另外,在第一卷针夹持电芯膜的同时,切膜机构可以对电芯膜进行切断,这两个工序可以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0021]当第一卷针夹持完电芯膜后,转盘旋转180
°
,由于第一卷针、第二卷针相对于主轴中心对称,这时位于上导膜机构和下导膜机构之间的一段电芯膜同样穿过第二卷针的支轴。因此,第二卷针可以直接夹持电芯膜,无需先对电芯膜的位置进行矫正,又减少一个工序,再次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3]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锂电池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锂电池卷绕装置的处于矫正和切膜状态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图3中转盘旋转180
°
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7]图5是图3中的锂电池卷绕装置切膜状态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卷绕装置的另一实施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卷绕装置的另一实施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31]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包括绕主轴旋转的转盘10、用
于夹持并卷绕电芯膜1的第一卷针21和第二卷针22、用导向电芯膜1的上导膜机构30和下导膜机构40以及用于切断电芯膜1的切膜机构50。下导膜机构40设置在转盘10上,随转盘10旋转。上导膜机构30和切膜机构50未设置在转盘10上,不随转盘10同步旋转。
[0032]第一卷针21、第二卷针22均通过支轴转动的设置在转盘10上,并相对于主轴中心对称。经过上导膜机构30和下导膜机构40导向后的电芯膜1,其位于上导膜机构30和下导膜机构40之间的一段穿过第一卷针21或第二卷针22的支轴;其中,主轴与支轴相互平行。
[0033]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主轴与支轴均是几何上的虚拟轴,该虚拟轴的直径可以定义为卷针开口的宽度,是为了方便描述工作原理而设置的。如果电芯膜1穿过卷针的旋转中心即支轴,那么就能够通过调节卷针的旋转角度,以实现夹持电芯膜1。
[0034]以下举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即位于上导膜机构30和下导膜机构40之间的一段电芯膜1是处于竖直状态的,第一卷针21的开口也是竖直的。
[0035]参考图3,工作时,第二卷针22先卷绕电芯膜1,当第二卷针22绕完后,由于位于上导膜机构30和下导膜机构40之间的一段电芯膜1穿过第一卷针21的支轴。因此,第一卷针21可以直接夹持电芯膜1,无需先对电芯膜1的位置进行矫正,减少一个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包括绕主轴旋转的转盘、用于夹持并卷绕电芯膜的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用导向电芯膜的上导膜机构和下导膜机构以及用于切断电芯膜的切膜机构,所述下导膜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盘上,随所述转盘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针、第二卷针均通过支轴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相对于所述主轴中心对称;经过所述上导膜机构和下导膜机构导向后的电芯膜,其位于所述上导膜机构和下导膜机构之间的一段穿过所述第一卷针或第二卷针的支轴;其中,所述主轴与支轴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膜机构包括两个下导膜部,所述两个下导膜部均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相对于所述主轴中心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下导膜部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转盘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膜机构包括上导膜部,所述上导膜部与所述下导膜部的外切线穿过所述支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下导膜部、所述下导膜部均为过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膜机构包括四个下导膜部,所述四个下导膜部均设置在所述转盘上。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辉汤志为杨凯郑付成黄东海戴保建周树清朱纬亚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