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影像信息辅助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567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信息辅助诊断装置,第一滑杆内的电磁铁与第一磁铁环之间磁性连接,第二滑杆内的电磁铁与第二磁铁环之间磁性连接,诊断板前侧壁的上侧与左侧均设有反射板,活动板的外侧壁与两块反射板对应的位置设有两个微型红外测距传感器,通过微距摄像头可以拍摄医学影像的信息,然后将拍摄的画面显示至显示器,通过在显示器上对图像进行放大,从而可以进行放大观察,通过微型红外测距传感器可以监测微距摄像头移动的距离,从而可以确定微距摄像头所处的坐标,通过打开相对应坐标的补光灯,从而可以对需要放大观察的位置进行补光,有助于进行观察。有助于进行观察。有助于进行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影像信息辅助诊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医学影像信息辅助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它包含以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处理,前者是指图像行成的过程,包括对成像机理、成像设备、成像系统分析等问题的研究;后者是指对已经获得的图像作进一步的处理,其目的是或者是使原来不够清晰的图像复原,或者是为了突出图像中的某些特征信息,或者是对图像做模式分类等等,医学影像属于生物影像,并包含影像诊断学、放射学、内视镜、医疗用热影像技术、医学摄影和显微镜,另外,包括脑波图和脑磁造影等技术,虽然重点在于测量和记录,没有影像呈显,但因所产生的数据俱有定位特性,可被看作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医学影像,在根据医学影像进行诊断时,检验结果通常为胶片或者纸质打印,医疗人员不能对某处进行放大观察,不利于进行诊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信息辅助诊断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诊断板,所述诊断板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设有放置板,放置板的前侧壁设有固定单元,所述通槽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杆,两根第一滑杆上均套接有第一磁铁环,第一磁铁环与第一滑杆之间滑动连接,两个第一磁铁环之间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上套接有第二磁铁环,第二磁铁环与第二滑杆之间滑动连接,第二磁铁环的侧壁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内侧壁设有微距摄像头,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内均设有电磁铁,第一滑杆内的电磁铁与第一磁铁环之间磁性连接,第二滑杆内的电磁铁与第二磁铁环之间磁性连接,所述诊断板的前侧壁设有显示器,所述诊断板前侧壁的上侧与左侧均设有反射板,活动板的外侧壁与两块反射板对应的位置设有两个微型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放置板的后侧壁等距离设有补光灯,所述诊断板的侧壁设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和微型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微距摄像头、电磁铁、显示器和补光灯的输入端,通过使第一磁铁环沿第一滑杆进行滑动,从而可以用来调节微距摄像头的水平位置,通过使第二磁铁环沿第二滑杆进行滑动,从而可以用来调节微距摄像头的水平位置,从而可以将微距摄像头调节至需要放大观察的位置,通过微距摄像头可以拍摄医学影像的信息,然后将拍摄的画面显示至显示器,通过在显示器上对图像进行放大,从而可以进行放大观察,通过微型红外测距传感器可以监测微距摄像头移动的距离,从而可以确定微距摄像头所处的坐标,通过打开相对应坐标的补光灯,从而可以对需要放大观察的位置进行补光,有助于进行观察。
[000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板为半透明毛玻璃板,可以用来方便进行补光。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电液推杆和压板,所述电液推杆为四根,且分别置于放置板前侧壁的四角,电液推杆的伸出端设有压板,电液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可以用来对检验结果进行固定。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两个,且均置于诊断板的下侧,支架为不锈钢支架,可以用来支撑诊断板。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为两个,且分别置于诊断板的左右侧壁,把手为不锈钢把手,可以用来方便移动诊断板。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使第一磁铁环沿第一滑杆进行滑动,从而可以用来调节微距摄像头的水平位置,通过使第二磁铁环沿第二滑杆进行滑动,从而可以用来调节微距摄像头的水平位置,从而可以将微距摄像头调节至需要放大观察的位置,通过微距摄像头可以拍摄医学影像的信息,然后将拍摄的画面显示至显示器,通过在显示器上对图像进行放大,从而可以进行放大观察,通过微型红外测距传感器可以监测微距摄像头移动的距离,从而可以确定微距摄像头所处的坐标,通过打开相对应坐标的补光灯,从而可以对需要放大观察的位置进行补光,有助于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背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第一滑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诊断板、2辅助诊断单元、21第一滑杆、22第一磁铁环、23第二滑杆、24活动板、25微距摄像头、26第二磁铁环、3定位补光单元、31反射板、32微型红外测距传感器、4固定单元、41电液推杆、42压板、5支架、6把手、7显示器、8补光灯、9单片机、10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001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信息辅助诊断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诊断板1,诊断板1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设有放置板,放置板的前侧壁设有固定单元4,通槽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杆21,两根第一滑杆21上均套接有第一磁铁环22,第一磁铁环22与第一滑杆21之间滑动连接,两个第一磁铁环22之间设有第二滑杆23,第二滑杆23上套接有第二磁铁环26,第二磁铁环26与第二滑杆23之间滑动连接,第二磁铁环26的侧壁设有活动板24,活动板24的内侧壁设有微距摄像头25,第一滑杆21和第二滑杆23内均设有电磁铁10,第一滑杆21内的电磁铁10与第一磁铁环22之间磁性连接,第二滑杆23内的电磁铁10与第二磁铁环26之间磁性连接,诊断板1的前侧壁设有显示器7,诊断板1前侧壁的上侧与左侧均设有反射板31,活动板24的外侧壁与两块反射板31对应的位置设有两个微型红外测距传感器32,放置板的后侧壁等距离设有补光灯8,诊断板1的侧壁设有单片机9,单片机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和微型红外测距传感器32的输出端,单片机9的输出端电连接微距摄像头25、电磁铁10、显示器7和补光灯8的输入端,通过使第一磁铁环22和第二磁铁环26分别沿第一滑杆21和第二滑杆23进行滑动,从而可以将微距摄像头25调节至需要放大观察的位置,打开电磁铁10,通过电磁铁10吸附第一磁铁环22和第二磁铁环26,从而可
以固定微距摄像头25的位置,通过微距摄像头25可以拍摄医学影像的信息,然后将拍摄的画面显示至显示器7,通过在显示器7上对图像进行放大,从而可以进行放大观察,通过微型红外测距传感器32可以监测微距摄像头25移动的距离,从而可以确定微距摄像头25所处的坐标,通过打开相对应坐标的补光灯8,从而可以对需要放大观察的位置进行补光,有助于进行观察。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放置板为半透明毛玻璃板,可以用来方便进行补光。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单元4包括电液推杆41和压板42,电液推杆41为四根,且分别置于放置板前侧壁的四角,电液推杆41的伸出端设有压板42,电液推杆41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9的输出端,通过电液推杆41和压板42可以用来对检验结果进行固定。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架5,支架5为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影像信息辅助诊断装置,包括诊断板(1),所述诊断板(1)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设有放置板,放置板的前侧壁设有固定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杆(21),两根第一滑杆(21)上均套接有第一磁铁环(22),第一磁铁环(22)与第一滑杆(21)之间滑动连接,两个第一磁铁环(22)之间设有第二滑杆(23),第二滑杆(23)上套接有第二磁铁环(26),第二磁铁环(26)与第二滑杆(23)之间滑动连接,第二磁铁环(26)的侧壁设有活动板(24),活动板(24)的内侧壁设有微距摄像头(25),第一滑杆(21)和第二滑杆(23)内均设有电磁铁(10),第一滑杆(21)内的电磁铁(10)与第一磁铁环(22)之间磁性连接,第二滑杆(23)内的电磁铁(10)与第二磁铁环(26)之间磁性连接,所述诊断板(1)的前侧壁设有显示器(7),所述诊断板(1)前侧壁的上侧与左侧均设有反射板(31),活动板(24)的外侧壁与两块反射板(31)对应的位置设有两个微型红外测距传感器(32),所述放置板的后侧壁等距离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召儒
申请(专利权)人:益升益恒北京医学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