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潮河段钢管桩拉锚组合式围堰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领域,尤其涉及围堰的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围堰施工是跨水域桥梁的常用做法,即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围堰高度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
[0003]目前常用的围堰方法有土石围堰、草土围堰、木板桩围堰、木笼围堰和钢板桩围堰等。某河闸扩建工程实施需先在上下游构筑施工围堰,下游与灌河相连,为潮汐河道,每天两潮,受潮汐影响,高低潮位差平均约3.5米;下游围堰的地质主要为灰黑、灰色(淤泥质)重、中粉质壤土、粉质粘土,流塑~软塑状态,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性质极差,土层分布高程1.64~
‑
2.08、
‑
0.57~
‑
3.80。因此存在潮汐河道填土施工时间受限、填筑土体流失较大、围堰难以成型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潮河段钢管桩拉锚组合式围堰,其特征是:包括插入河床的两排钢管桩,两排钢管桩沿河道宽度方向布置,在每排钢管桩上均连接钢板,钢板的底部插入河床,在每排钢管桩上还连接系梁;在两排钢板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下层填土层、防塌层、中间填土层、对拉钢筋和上层填土层;所述防塌层包括钢筋网片和连接在钢筋网片上的模袋布;所述对拉钢筋的一端与其中一侧的系梁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系梁连接;所述上层填土层的一侧为迎水侧、另一侧为基坑侧,上层填土层的迎水侧和基坑侧为斜坡,在上层填土层的迎水侧的坡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力,刘超,宋欣澄,兰军,张同虎,张玉婷,吴飞,翟伟杰,于恩政,周伟,武星亮,乔治,左小平,沙浩,周杨棋,
申请(专利权)人:灌南县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