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园林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5493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园林绿化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可在立柱顶部转动的喷淋装置;底座侧壁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设有可拆卸的堵片;喷淋装置包括可沿立柱圆周转动的喷淋组件、设置在立柱顶部带动喷淋组件转动的驱动电机;喷淋组件包括环状通管、沿远离立柱方向向下倾斜的多个导管;立柱内设有连通喷淋装置的水道;立柱侧壁底部设有连通进水管的进水口;立柱内设有对水道进行启闭的滑动堵件;立柱外壁上设有从上向下界面缩小的锥形的聚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立柱顶部设计可转动的环形喷淋装置,并通过聚流槽对喷嘴的积水进行承接,有效的保证了周围苗木的均匀喷灌,并避免了喷嘴积水对地面的冲刷,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备的稳定性。备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园林绿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园林绿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一个良好的园林绿化环境,而园林绿化的养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授权公告号CN207543890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园林喷灌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供水管道和连接在供水管道出水端上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竖管竖直设置的竖管和插接在竖管内并与竖管滑移连接的喷灌管,所述喷灌管上设置有喷头;所述喷灌管的上侧向外延伸有上抵板,所述竖管的上侧对应上抵板向外延伸有下抵板;所述上抵板和下抵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向上抵板和下抵板相靠近或远离的驱动组件,本技术具有能够调节喷灌范围的效果。但是,现有的喷灌装置大多喷淋头喷淋中容易造成立管不稳,影响喷淋方向的稳定,且结束喷淋后容易喷淋头内的积水容易在聚集冲刷立管底部,更容易造成立管裸露降低喷淋头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园林绿化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大多喷淋头喷淋过程中喷淋方向不稳定,且结束喷淋后容易管道内积水聚集冲刷立管底部,影响喷淋头稳定性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园林绿化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可在所述立柱顶部转动的喷淋装置;所述底座侧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可拆卸的堵片;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可沿所述立柱圆周转动的所述喷淋组件、设置在所述立柱顶部带动所述喷淋组件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喷淋组件包括环状通管、沿远离所述立柱方向向下倾斜的多个导管;所述立柱内设有连通所述喷淋装置的水道;所述立柱侧壁底部设有连通进水管的进水口;所述立柱内设有对所述水道进行启闭的滑动堵件;所述立柱外壁上设有从上向下界面缩小的锥形的聚流槽。
[0005]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园林绿化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0006]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内设有供所述堵件滑动的通腔;所述堵件包括可在所述通腔内上下滑动的导杆、设置在所述导杆底部封堵启闭所述水道与所述喷淋装置通路的堵头、环绕在所述导杆外分离所述堵头与所述立柱顶壁的弹性件。
[0007]进一步地,所述聚流槽顶面所处半径大于所述环状通管的半径;所述聚流槽底部设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上设有缠绕在所述立柱外壁上向下延伸至远离所述底座地面的排水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与所述立柱轴线的夹角处于40
°
~50
°

[0009]进一步地,所述环状通管上设有至少六个均匀间隔的雾化喷嘴;至少六个所述导管间隔均匀的连接在所述环状通管与所述立柱上;所述导管中段1/3内设有喷口垂直于所述导管设置的聚流喷头。
[0010]进一步地,所述聚流槽内设有平行于所述聚流槽顶面设置的可拆卸过滤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有连通所述水道储水仓;所述底座直径等于所述聚流槽顶面的直径。
[001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在立柱顶部设计可转动的环形喷淋装置,并通过聚流槽对喷嘴的积水进行承接,有效的保证了周围苗木的均匀喷灌,并避免了喷嘴积水对地面的冲刷,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通过带有雾化喷嘴的环状通管,配合倾斜设置的聚流喷头,同时对近、远苗木进行灌溉,有效的保证了苗木的喷灌面积,提高了喷灌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5]图中:1

底座,11

储水仓,12

排水口,13

堵片,2

立柱,21

水道,22

堵件,221

导杆,222

弹性件,223

堵头,23

通腔,24

进水口,3

喷淋装置,31

环状通管,32

导管,33

雾化喷嘴,34

聚流喷头,35

喷淋组件,36

驱动电机,37

环套,4

聚流槽,41

下水口,42

排水管,43

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7]如图1、图2所示的本技术的智能园林绿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底座1、立柱2、可在立柱2顶部转动的喷淋装置3;底座1侧壁上设有排水口12;排水口12上设有可拆卸的堵片13;喷淋装置3包括可沿立柱2圆周转动的喷淋组件35、设置在立柱2顶部带动喷淋组件35转动的驱动电机36;喷淋组件35包括环状通管31、沿远离立柱2方向向下倾斜的多个导管32;立柱2内设有连通喷淋装置3的水道21;立柱2侧壁底部设有连通进水管的进水口24;立柱2内设有对水道21进行启闭的滑动堵件22;立柱2外壁上设有从上向下界面缩小的锥形的聚流槽4。通过在立柱顶部设计可转动的环形喷淋装置,有效的保证了周围苗木的均匀喷灌;并通过聚流槽对喷嘴的积水进行承接,有效的避免了喷嘴积水对地面的冲刷,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
[0018]具体而言,立柱2内设有供堵件22滑动的通腔23;堵件22包括可在通腔23内上下滑动的导杆221、设置在导杆221底部封堵启闭水道21与喷淋装置3通路的堵头223、环绕在导杆221外分离堵头223与立柱2顶壁的弹性件222。通过在设备顶部设计伸缩的堵头,实现断水之后对喷淋装置与水道进行分离,进一步降低喷淋组件内积水的分量。
[0019]具体而言,聚流槽4顶面所处半径大于环状通管31的半径;聚流槽4底部设有下水口41;下水口41上设有缠绕在立柱2外壁上向下延伸至远离底座1地面的排水管42。通过在聚流槽底部带有排水管的下水口,对喷嘴喷出的水流进行快速聚集引导,有效的避免了喷嘴内断水后积水滴落对地面土壤的冲刷,影响设备底座的稳定性。
[0020]具体而言,导管32与立柱2轴线的夹角处于40
°
~50
°
。通过对导管的偏斜角度进行限制有效的保证了较大的喷淋范围,实现对远近苗木的同步喷灌。
[0021]具体而言,环状通管31上设有至少六个均匀间隔的雾化喷嘴33;至少六个导管32间隔均匀的连接在环状通管31与立柱2上;导管32中段1/3内设有喷口垂直于导管32设置的聚流喷头34。通过带有雾化喷嘴的环状通管,配合倾斜设置的聚流喷头,同时对近、远苗木进行灌溉,有效的保证了苗木的喷灌面积,提高了喷灌效率。
[0022]具体而言,聚流槽4内设有平行于聚流槽4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园林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可在所述立柱(2)顶部转动的喷淋装置(3);所述底座(1)侧壁上设有排水口(12);所述排水口(12)上设有可拆卸的堵片(13);所述喷淋装置(3)包括可沿所述立柱(2)圆周转动的喷淋组件(35)、设置在所述立柱(2)顶部带动所述喷淋组件(35)转动的驱动电机(36);所述喷淋组件(35)包括环状通管(31)、沿远离所述立柱(2)方向向下倾斜的多个导管(32);所述立柱(2)内设有连通所述喷淋装置(3)的水道(21);所述立柱(2)侧壁底部设有连通进水管的进水口(24);所述立柱(2)内设有对所述水道(21)进行启闭的滑动堵件(22);所述立柱(2)外壁上设有从上向下界面缩小的锥形的聚流槽(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园林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内设有供所述堵件(22)滑动的通腔(23);所述堵件(22)包括可在所述通腔(23)内上下滑动的导杆(221)、设置在所述导杆(221)底部封堵启闭所述水道(21)与所述喷淋装置(3)通路的堵头(223)、环绕在所述导杆(221)外分离所述堵头(223)与所述立柱(2)顶壁的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栋叶贺年
申请(专利权)人:春泉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