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物料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528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物料输送系统,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第一驱动轮上方设置有第三驱动轮,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上绕设有传送带,传送带位于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之间的倾斜部分为输送段,传送带位于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之间的水平部分为清理段,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之间还设置有斜支架,斜支架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底端分别可转动设置有第一限位压辊和第二限位压辊,传送带水平的清理段下方设置有储尘箱,储尘箱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顶端设置有刮板;总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清理全面彻底、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物料输送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上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物料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0003]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搅拌装置对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具体使用时,则需要采用物料输送装置将原料送到搅拌装置中,现有的混凝土物料输送装置在传送混凝土原料时,常常有物料残留在传送带上,若不及时对传送带进行清理,易造成传送带上的混凝土原料越积越厚,影响传送带的正常使用,同时,由于具体使用时传送带的张紧度不同,易出现清理装置无法与传送带表面接触完全,残留的物料清理不彻底的状况,清理效果不好。
[0004]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物料输送系统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物料输送系统,可保证刮板与传送带充分接触,清理完全彻底,效果更好。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物料输送系统,包括支架、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三驱动轮、传送带、斜支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限位压辊、第二限位压辊、储尘箱、升降装置和刮板,其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上方设置有第三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呈大致的三角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上绕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位于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之间的倾斜部分为输送段,所述传送带位于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之间的水平部分为清理段,所述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之间还设置有斜支架,所述斜支架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底端分别可转动设置有第一限位压辊和第二限位压辊,所述传送带水平的清理段下方设置有储尘箱,所述储尘箱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端设置有刮板。
[0007]所述第一驱动轮连接有驱动电机。
[0008]所述第一限位压辊和第二限位压辊底端与传送带水平的清理段接触连接。
[0009]所述第一限位压辊、第二限位压辊和刮板宽度与传送带宽度相适配设置。
[0010]所述刮板顶面朝储尘箱内部方向倾斜。
[0011]所述升降装置采用液压缸或者电动伸缩杆。
[0012]所述第一限位压辊和第二限位压辊设置在刮板两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在传送带下方设置有刮板和储尘
箱,可通过刮板对传送带表面进行清理,防止物料在传送带上积聚,影响传送带的正常使用,并通过储尘箱对清理下来的物料进行收集;通过在刮板底端设置有升降装置,可灵活调节刮板的高度,刮板向上将传送带略顶起,并通过两个限位压辊的设置可使得清理段的传送带在两个限位压辊和刮板的共同作用下张紧,并与刮板充分接触,可对传送带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同时使用起来灵活方便;总的,本技术具有清理全面彻底、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支架
ꢀꢀ
2、第一驱动轮
ꢀꢀ
3、第二驱动轮
ꢀꢀ
4、第三驱动轮
ꢀꢀ
5、传送带
ꢀꢀ
501、输送段
ꢀꢀ
502、清理段
ꢀꢀ
6、斜支架
ꢀꢀ
7、第一连接杆
ꢀꢀ
8、第二连接杆
ꢀꢀ
9、第一限位压辊
ꢀꢀ
10、第二限位压辊
ꢀꢀ
11、储尘箱
ꢀꢀ
12、升降装置
ꢀꢀ
13、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8]如图1、图2所示,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物料输送系统,包括支架1、第一驱动轮2、第二驱动轮3、第三驱动轮4、传送带5、斜支架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第一限位压辊9、第二限位压辊10、储尘箱11、升降装置12和刮板13。
[0019]其中,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轮2和第二驱动轮3,所述第一驱动轮2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轮2上方设置有第三驱动轮4,所述第一驱动轮2、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呈大致的三角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轮2、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上绕设有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位于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之间的倾斜部分为输送段501,所述传送带5位于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之间的水平部分为清理段502,所述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之间还设置有斜支架6,所述斜支架6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底端分别可转动设置有第一限位压辊9和第二限位压辊10,所述第一限位压辊9和第二限位压辊10底端与传送带5水平的清理段502接触连接,所述传送带5水平的清理段502下方设置有储尘箱11,所述储尘箱11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升降装置12,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12采用液压缸或者电动伸缩杆,所述升降装置12顶端设置有刮板13,所述第一限位压辊9、第二限位压辊10和刮板13宽度与传送带5宽度相适配设置,所述刮板13顶面朝储尘箱11内部方向倾斜,即所述刮板13顶面设置为倾斜面,使用时刮板13顶部倾斜面顶端的棱与传送带5接触连接,清理效果更好,所述第一限位压辊9和第二限位压辊10设置在刮板13两侧。
[0020]本技术具体实施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轮2进行转动,第一驱动轮2、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带动其上的传送带5转动输送,当需要对传送带5进行清理时,启动升降装置12,带动刮板13向上运动,刮板13向上将传送带5略顶起,传送带5在第一限位压辊9、刮板13和第二限位压辊10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张紧,使得传送带5的清理段502与刮板13充分接触,此时清理段502的传送带呈波浪型,如图2所示,传送带5在第一驱动轮2、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的带动下运动,依次通过第一限位压辊9、刮板13和第
二限位压辊10形成的清理区,在刮板13的作用下将残留在传送带5上的物料刮下,落至储尘箱11中,清理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清理完毕后,启动升降装置12,带动刮板13向下运动,刮板13即可与传送带5分离,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快捷。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第一驱动轮(2)、第二驱动轮(3)、第三驱动轮(4)、传送带(5)、斜支架(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第一限位压辊(9)、第二限位压辊(10)、储尘箱(11)、升降装置(12)和刮板(13),其中,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轮(2)和第二驱动轮(3),所述第一驱动轮(2)上方设置有第三驱动轮(4),所述第一驱动轮(2)、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呈大致的三角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轮(2)、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上绕设有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位于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之间的倾斜部分为输送段(501),所述传送带(5)位于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之间的水平部分为清理段(502),所述第二驱动轮(3)和第三驱动轮(4)之间还设置有斜支架(6),所述斜支架(6)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底端分别可转动设置有第一限位压辊(9)和第二限位压辊(10),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亮李变变周慧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瑞昊装配式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