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触点,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电器产品的圆形电触点。 技术背景电触点是决定电器产品性能的最关键部件。 一般上, 一个动触点和一个静触 点构成一组电接触对。动触点和静触点各自焊接在对应的铜件上。电触点钎焊在 铜件上的牢固度与钎透率密切相关。提高电器触头钎透率是各大电器生产单位多 年来追求的极为重要的技术参数,因为它牵涉到电器产品的分断能力、温升的高 低以及电器系统中压降的大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但是,目前由于电触点的 形状上存在缺陷,即电触点的钎焊为平面,钎透率始终提高不了,直接影响产品 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圆形电触点, 它与铜件钎焊,钎透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圆形电触点,电触点 的圆形钎焊面由三个支撑平面和一个斜面组成。三个支撑平面分别是扇形支撑 平面,位于圆形钎焊面的上部,其上部弧线与圆形钎焊面的上部弧线重合,下部 弦线与上部弧线的最大距离是圆形钎焊面直径的5%-20%;左下角圆形支撑平面, 直径是圆形钎焊面直径的5%-20%;右下角圆形支撑平面,直径是圆形钎焊面直 径的5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形电触点,其特征在于:电触点(1)的圆形钎焊面由三个支撑平面和一个斜面(3)组成,三个支撑平面分别是:扇形支撑平面(2),位于圆形钎焊面的上部,其上部弧线与圆形钎焊面的上部弧线重合,下部弦线与上部弧线的最大距离是圆形钎焊面直径的5%-20%;左下角圆形支撑平面(4),直径是圆形钎焊面直径的5%-20%;右下角圆形支撑平面(4),直径是圆形钎焊面直径的5%-20%;一个斜面(3),斜面(3)的上部边缘即扇形支撑平面(2)的弦线,斜面(3)的下部弧形边缘线的中点与支撑平面的最低距离为0.04mm-0.06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电触点,其特征在于电触点(1)的圆形钎焊面由三个支撑平面和一个斜面(3)组成,三个支撑平面分别是扇形支撑平面(2),位于圆形钎焊面的上部,其上部弧线与圆形钎焊面的上部弧线重合,下部弦线与上部弧线的最大距离是圆形钎焊面直径的5%-20%;左下角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仕奎,陈晓,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宏丰电工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