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风充气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50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风充气衣,包括衣服本体、设置于衣服本体底部的气阀装置以及设置于衣服本体内的气囊装置,所述衣服本体包括外布层和内衬,所述外布层和内衬相向的一面均设置有防风层,且两个防风层之间固定安装有气袋,气袋内固定设置有多个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包括多个等距对称设置的充气包,多个所述充气包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软片,且多个充气包内均开设有气腔,多个所述充气包之间均通过输气软管进行接通,所述气阀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设置有压钮,该新型防风充气衣,结构合理,便于实现较好的防风效果,且可为穿戴者提供软性支撑,提升穿戴体验,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风充气衣


[0001]本技术属于服装衣物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风充气衣。

技术介绍

[0002]衣服,指穿在身上遮体御寒并起美化作用的物品。今泛指身上穿的各种衣裳服装,衣服的本意是指防寒保暖,护身的介质。在现代社会衣服成为人体的装饰物品,更多是象征着一个人的生活水准、消费层次和社会地位身份的参考品,但同时也起到了原始不变的基本功能,只是质地上的区别而已。
[0003]目前的服装衣物大多由多种材料编织而成,可编织的服装衣物纺织线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间隙,当风吹过时,风易从纺织线的间隙之间钻入,故而防风效果不好,且现有的服装衣物质地大多较为坚硬,穿戴者在长时间倚靠椅背时,容易造成背部的酸痛,穿戴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风充气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风充气衣,包括衣服本体、设置于衣服本体底部的气阀装置以及设置于衣服本体内的气囊装置;
[0006]所述衣服本体包括外布层和内衬,所述外布层和内衬相向的一面均设置有防风层,且两个防风层之间固定安装有气袋,气袋内固定设置有多个气囊装置;
[0007]所述气囊装置包括多个等距对称设置的充气包,多个所述充气包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软片,且多个充气包内均开设有气腔,多个所述充气包之间均通过输气软管进行接通。
[0008]优选的,所述气阀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设置有压钮,且夹持板通过压钮夹持设置在外布层和内衬的侧面。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居中固定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输气阀,且气管的一端穿过底板并与设置于气袋内的充气包接通。
[0010]优选的,所述气阀装置的两侧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衣袖,且气阀装置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领口。
[0011]优选的,所述外布层和内衬由侧边进行封边,所述侧边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边相向的一面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卡条。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卡条之间共同滑动设置有拉链,且两个限位卡条相向的一侧均等距设置有链牙,所述拉链通过限位卡条进行限位,且拉链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拉环。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型防风充气衣,得益于外布层、内衬以及外布层和内衬相向一侧之间防风层的设置,通过防风层可实现有效的防风,外部风力可穿透外布层,但由于防风层以及气囊装置的设置无法穿过内衬侵入人体的皮肤表面,进而达到较
好的防风效果;
[0014]得益于气囊装置的设置,充气包内可充填气体,充满气体后充气包胀起,并通过输气软管实现多个充气包内均填充满气体,由于充满气体后的充气包具备一定的柔软性,故穿戴者在倚靠椅背时,充气包可对穿戴者的身体提供软性支撑,避免长时间倚靠椅背,造成穿戴者的背部酸痛,穿戴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衣服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气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气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气阀装置;101、领口;2、衣服本体;3、衣袖;4、外布层;401、防风层;5、内衬;6、气囊装置;7、充气包;701、输气软管;702、支撑软片;8、底板;801、夹持板;802、压钮;9、气管;10、侧边;1001、限位卡条;1002、链牙;11、拉链;1101、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为提升衣物的防风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新型防风充气衣,包括衣服本体2、设置于衣服本体2底部的气阀装置1以及设置于衣服本体2内的气囊装置6,衣服本体2包括外布层4和内衬5,外布层4和内衬5相向的一面均设置有防风层401,得益于外布层4、内衬5以及外布层4和内衬5相向一侧之间防风层401的设置,通过防风层401可实现有效的防风,外部风力可穿透外布层4,但由于防风层401以及气囊装置6的设置无法穿过内衬5侵入人体的皮肤表面,进而达到较好的防风效果,且两个防风层401之间固定安装有气袋,气袋内固定设置有多个气囊装置6(具体实施时,多个气囊装置6彼此接通),气阀装置1的两侧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衣袖3,且气阀装置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领口101。
[0023]为对穿戴者进行软性支撑,提升穿戴体验,如图1

图4所示,气囊装置6包括多个等距对称设置的充气包7,多个充气包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软片702,且多个充气包7内均开设有气腔,多个充气包7之间均通过输气软管701进行接通,得益于气囊装置6的设置,充气包7内可充填气体,充满气体后充气包7胀起,并通过输气软管701实现多个充气包7内均填充满气体,由于充满气体后的充气包7具备一定的柔软性,故穿戴者在倚靠椅背时,充气包7可对穿戴者的身体提供软性支撑,避免长时间倚靠椅背,造成穿戴者的背部酸痛,穿戴体验较好,气阀装置1包括底板8,底板8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板801,夹持板801的一侧设置有压钮802,且夹持板801通过压钮802夹持设置在外布层4和内衬5的侧面,底板8的下端面居中固定安装有气管9,气管9的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输气阀(具体实施时,输气阀的型号可选用但不限于选用Yk43X/F),且气管9的一端穿过底板8并与设置于气袋内
的充气包7接通,外布层4和内衬5由侧边10进行封边,侧边10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侧边10相向的一面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卡条1001,两个限位卡条1001之间共同滑动设置有拉链11,且两个限位卡条1001相向的一侧均等距设置有链牙1002,拉链11通过限位卡条1001进行限位,且拉链1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拉环1101。
[0024]工作原理:该新型防风充气衣,使用时,可将输气阀打开,并通过气管9向充气包7内充填气体,充满气体后充气包7胀起,并通过输气软管701实现多个充气包7内均填充满气体,由于充满气体后的充气包7具备一定的柔软性,故穿戴者在倚靠椅背时,充气包7可对穿戴者的身体提供软性支撑,当遭遇外部风力侵袭时,通过防风层401可实现有效的防风,外部风力可穿透外布层4,但由于防风层401以及气囊装置6的设置无法穿过内衬5侵入人体的皮肤表面,进而达到较好的防风效果,该新型防风充气衣,结构合理,便于实现较好的防风效果,且可为穿戴者提供软性支撑,提升穿戴体验,实用性强。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风充气衣,包括衣服本体(2)、设置于衣服本体(2)底部的气阀装置(1)以及设置于衣服本体(2)内的气囊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2)包括外布层(4)和内衬(5),所述外布层(4)和内衬(5)相向的一面均设置有防风层(401),且两个防风层(401)之间固定安装有气袋,气袋内固定设置有多个气囊装置(6);所述气囊装置(6)包括多个等距对称设置的充气包(7),多个所述充气包(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软片(702),且多个充气包(7)内均开设有气腔,多个所述充气包(7)之间均通过输气软管(701)进行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风充气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装置(1)包括底板(8),所述底板(8)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板(801),所述夹持板(801)的一侧设置有压钮(802),且夹持板(801)通过压钮(802)夹持设置在外布层(4)和内衬(5)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芳李淑红吴应霞王俊彩张亚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水骑士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