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术后切口护理用敷药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47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术后切口护理用敷药束带,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肩带机构,肩带组件包括滑动块,且滑动块采用对称设置,滑动块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上固定带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下固定带的上侧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肩带机构与固定机构通过锁定机构佩戴完成时,根据患者切口位置,防护垫贴合在切口表面,利用气囊环对切口周边区域进行密封,防止脏污进入切口周围,导致切口感染恶化,利用反向拉链在换药时方便拉开便于换药,无需拆卸束带,提高换药效率,同时节省患者换药困难的问题,利用棉花垫保持切口换药后的透气性,有效增强患者的恢复速度。有效增强患者的恢复速度。有效增强患者的恢复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术后切口护理用敷药束带


[0001]本技术涉及敷药束带
,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术后切口护理用敷药束带。

技术介绍

[0002]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现有的胸外科术后需要用到一些束带来辅助保护切口,避免感染。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过胸外科手术后,切口创面较大,护理起来较为麻烦,而手术后病人咳嗽容易将切口裂开,在术后修复期间护理人员经常需要换药,查看切口恢复情况,需要人员对整体带体进行拆卸,使用较为不便,在此穿戴时容易造成患者切口出血,恶化感染,不利于创口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切口护理用敷药束带,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胸外科术后切口护理用敷药束带,包括肩带机构,所述肩带组件包括滑动块,且所述滑动块采用对称设置,所述滑动块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所述上固定带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下固定带的上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通过设置的滑槽滑动卡接有保护机构,所述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锁定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切口的长度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防护垫,转动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中部的左空心块和右空心块,将保护机构卡接进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相邻侧开设的滑槽内,再将肩带机构卡接进上固定带开设的滑槽内后将左空心块与右空心块复位,挤压按压块使得卡接杆挤压弹片形变,卡接杆卡接进右空心块内后松动按压块弹片复位将卡接杆与右空心块卡接,达到连接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的作用,方便穿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肩带机构的安装数量,为保证肩带机构的舒适性,将连接板与滑动块可以转动连接,方便调节连接板的倾斜,利用弯板固定于患者的锁骨位置并设置有橡胶垫防止磨损,利用连接块上方的松紧带和多个半圆柱形的气囊条适应多种肩膀宽度的患者,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肩带机构与固定机构通过锁定机构佩戴完成时,根据患者切口位置,防护垫贴合在切口表面,利用气囊环对切口周边区域进行密封,防止脏污进入切口周围,导致切口感染恶化,利用反向拉链在换药时方便拉开便于换药,无需拆卸束带,提高换药效率,同时节省患者换药困难的问题,利用棉花垫保持切口换药后的透气性,有效增强患者的恢复速度。
[0008]较佳的,两侧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弯板。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与滑动块可以转动连接,方便调节连接板的倾斜,利用弯板固定于患者的锁骨位置并设置有橡胶垫防止磨损。
[0010]较佳的,两侧所述弯板的相邻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弯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块底部的弯板固定于患者的锁骨位置并设置有橡胶垫防止磨损。
[0012]较佳的,两侧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内弧面固定安装有气囊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块上方的松紧带和多个半圆柱形的气囊条适应多种肩膀宽度的患者。
[0014]较佳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左空心块和右空心块,所述左空心块和右空心块的相反侧均转动连接于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的中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空心块和右空心块用于连接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的两端,并转动方便肩带机构和保护机构的卡接限位。
[0016]较佳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内部设置有反向拉链,所述防护垫的中心处设置有棉花垫,所述防护垫背面设置有气囊环。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囊环对切口周边区域进行密封,防止脏污进入切口周围,导致切口感染恶化,利用棉花垫保持切口换药后的透气性,有效增强患者的恢复速度。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通过切口的长度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防护垫,锁定机构中的左空心块和右空心块用于连接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的两端,并转动方便肩带机构和保护机构的卡接限位方便穿戴;利用弯板固定于患者的锁骨位置并设置有橡胶垫防止磨损,利用连接块上方的松紧带和多个半圆柱形的气囊条适应多种肩膀宽度的患者,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肩带机构与固定机构通过锁定机构佩戴完成时,根据患者切口位置,防护垫贴合在切口表面,利用气囊环对切口周边区域进行密封,防止脏污进入切口周围,导致切口感染恶化,利用反向拉链在换药时方便拉开便于换药,无需拆卸束带,提高换药效率,同时节省患者换药困难的问题,利用棉花垫保持切口换药后的透气性,有效增强患者的恢复速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斜侧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上固定带与锁定机构拆分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滑动块和滑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左空心块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保护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肩带机构;2、固定机构;3、锁定机构;4、保护机构;
[0026]11、滑动块;12、连接板;13、弯板;14、连接块;15、松紧带;16、气囊条;17、橡胶垫;
[0027]21、上固定带;22、下固定带;23、滑槽;
[0028]31、左空心块;32、右空心块;33、按压块;34、卡接杆;35、弹片;
[0029]41、防护垫;42、反向拉链;43、棉花垫;44、气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胸外科术后切口护理用敷药束带,包括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中包括软硅胶材质的上固定带21和下固定带22,上固定带21顶部的滑槽23内滑动连接有肩带机构1,滑动块11的上方设置有松紧带15,松紧带15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松紧带15靠近上固定带2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半圆柱形的气囊条16,连接块14与安装有橡胶垫17的弯板13固定连接,且弯板13通过设置的连接板12与滑动块11转动连接,保护机构4于上固定带21和下固定带22相邻侧的滑槽23内滑动,且保护机构4包括气囊环44,气囊环44的一侧设置有双头的反向拉链42,反向拉链42的内部设置有减震的棉花垫43,气囊环44与反向拉链42之间通过设置有防护垫41,固定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术后切口护理用敷药束带,包括肩带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机构包括滑动块(11),且所述滑动块(11)采用对称设置,所述滑动块(11)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上固定带(21)和下固定带(22),所述上固定带(2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3),所述下固定带(22)的上侧开设有滑槽(23),所述上固定带(21)和下固定带(22)通过设置的滑槽(23)滑动卡接有保护机构(4),所述上固定带(21)和下固定带(22)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锁定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切口护理用敷药束带,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滑动块(11)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弯板(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切口护理用敷药束带,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永利王芳严丽华彭美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