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无碳小车用连接车身
[0001]本技术涉及无碳小车
,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的无碳小车用连接车身。
技术介绍
[0002]无碳小车是以焦耳重力势能为唯一能量的、具有连续避障功能的三轮小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碳。
[0003]而无碳小车在设计后,需要不断调整各结构的所在位置来达到符合预期的焦耳重力势能,因此无碳小车上的各结构需要不断拆装进行试验,若连接车身在拆装时过于繁琐,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影响操作者的心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无碳小车用连接车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拆装的无碳小车用连接车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拆装的无碳小车用连接车身,包括:
[0007]主车身;
[0008]所述主车身位于整个连接车身的中间;
[0009]所述主车身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侧对接座,其中侧对接座用于侧轮座的对接,所述侧对接座的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无碳小车用连接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车身(1);所述主车身(1)位于整个连接车身的中间;所述主车身(1)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侧对接座(11),所述侧对接座(11)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两处第一定位销孔(111),所述主车身(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前对接座(12),所述前对接座(12)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两处第二定位销孔(121);侧轮座(2);所述侧轮座(2)可拆卸地对接固定于主车身(1)侧面的侧对接座上(11);所述侧轮座(2)的内部开设有侧对接腔(21),所述侧轮座(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两处第一定位插销(22),其中第一定位插销(22)贯穿于侧轮座(2)的内外两侧;前轮座(3);所述前轮座(3)可拆卸地对接固定于主车身(1)前面的前对接座(12)上;所述前轮座(3)的内部开设有前对接腔(31),所述前轮座(3)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两处第二定位插销(32),其中第二定位插销(32)贯穿于前轮座(3)的内外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无碳小车用连接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身(1)与侧轮座(2)对接后,主车身(1)中的侧对接座(11)与侧轮座(2)中的侧对接腔(21)完全间隙配合,此时主车身(1)中第一定位销孔(111)的所在位置与侧轮座(2)中第一定位插销(22)的所在位置一一相对应,其中第一定位插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徽,康瑞耕,刘涵宇,邓博文,梁爽,施天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慧创智造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