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390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包括吸油罩、第一管道、收集装置、第二管道及风机,其中: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室及连接在所述收集室的下方的与所述收集室连通的集油槽,所述收集室与所述收集室之间经筛网隔开,所述收集室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收集室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吸油罩经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在所述收集室的进气口上;所述风机经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在所述收集室的出气口上。通过吸油罩、收集装置及风机的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工件表面多余的防锈油的非接触式抽吸、回收。收。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处理过程中,需要在工件上喷洒防锈油。防锈油喷洒过量,一方面造成防锈油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对热处理设备造成污染,由此有必要实施对喷洒在工件上的多余防锈油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其包括:吸油罩、第一管道、收集装置、第二管道及风机,其中:
[0005]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室及连接在所述收集室的下方的与所述收集室连通的集油槽,所述收集室与所述收集室之间经筛网隔开,所述收集室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收集室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
[0006]所述吸油罩经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在所述收集室的进气口上;
[0007]所述风机经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在所述收集室的出气口上。
[0008]将吸油罩设置在工件的上方,启动风机,在风机的驱动下,吸油罩内产生负压从而实现对工件表面多余的防锈油的抽取,防锈油接着经第一管道流入至收集装置的收集室内,并最终经筛网过滤后存储在集油槽内。可见,通过吸油罩、收集装置及风机的配合,本技术实现了对工件表面多余的防锈油的非接触式抽吸、回收。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集室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并覆盖所述进气口的第一滤芯。
[0010]通过设置第一滤芯,实现了对回收的除锈油油气的过滤。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室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滤芯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内。
[0012]通过在收集室的第一侧壁的内侧设置第一插槽,并将第一滤芯插接于第一插槽内,方便了第一滤芯的更换及维护。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收集室的第二侧壁的内侧并覆盖出气口的第二滤芯。
[0014]通过设置第二滤芯,防止油气中的固体杂质经出气口、第二管道进入至抽风机内。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室的所述第二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滤芯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内。
[0016]通过在收集室的第二侧壁的内侧设置第二插槽,并将第二滤芯插接于第二插槽内,方便了第二滤芯的更换及维护。
[0017]通过在收集室的第二侧壁的内侧设置第二插槽,并将第二滤芯插接于第二插槽内,方便了第二滤芯的更换及维护。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油槽的底部设置有放油口,放油口处设置有控制放油口开合的阀门。
[0019]通过在集油槽的底部设置有放油口,当集油槽内集满防锈油后,能够实现对防锈油的及时转存。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收集室上设置有用于敞开或封闭所述收集室的内腔的维护门。
[0021]通过设置维护门,可方便实施对收集室内部的滤芯、筛网等部件的维护或更换。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由若干管段依次连接构成的弯折式管道。
[0023]通过将第一管道设置为由若干管段依次连接构成的弯折式管道,保证吸油罩能够顺利地伸至工件的上方,即方便了本技术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5]图1为本技术的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中的收集装置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中的收集装置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至图4中包括:吸油罩10、第一管道20、收集装置30、第二管道40、风机50、收集室31、集油槽32、筛网33、第一滤芯34、第二滤芯35、放油口36。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热处理过程中,需要在工件上喷洒防锈油。防锈油喷洒过量,一方面造成防锈油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对热处理设备造成污染,由此有必要实施对喷洒在工件上的多余防锈油的回收。
[0032]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技术提供的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包括吸油罩10、第一管道20、收集装置30、第二管道40及风机50,其中:
[0033]收集装置30包括收集室31及连接在收集室31的下方的与收集室31连通的集油槽32,收集室31与收集室32之间经筛网33隔开,收集室31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收集室31的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
[0034]吸油罩10经第一管道20连接在收集室31的进气口上。
[0035]风机40经第二管道40连接在收集室31的出气口上。
[0036]本技术的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7]首先,完成本技术的安装并调整好吸油罩10的位置,使得吸油罩10的抽吸口向下并对准待吸油的工件。
[0038]随后启动风机50,在风机50的驱动下,吸油罩10内产生负压,从而实现对防锈油的抽取。防锈油接着经第一管道20流入至收集装置30的收集室31内,并最终经筛网33过滤后存储在集油槽32内。
[0039]可选的,收集装置30还包括设置在收集室31的第一侧壁的内侧并覆盖进气口的第一滤芯34。第一管道20内的除锈油经第一滤芯34过滤后方能进入至收集室31内,其中的大部分固体杂质被截留在第一滤芯34内。
[0040]可选的,为了方便对第一滤芯34的维护、更换,收集室31的第一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插槽,第一滤芯34可拆卸地插接于第一插槽内。
[0041]可选的,收集装置30还包括设置在收集室31的第二侧壁的内侧并覆盖出气口的第二滤芯35。收集室31内的油气经第二滤芯35过滤后方能进入至风机50内,从而防止油气中的残余固体杂质进入至风机50内,对风机50造成污染。同样的,为了方便对第二滤芯35的维护、更换,收集室31的第二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插槽,第二滤芯35可拆卸地插接于第二插槽内。
[0042]可选的,集油槽32的底部设置有放油口36,放油口36处设置有控制放油口开合的阀门。当集油槽32内储满防锈油时,打开放油口36处的阀门,即能将集油槽32内的防锈油放出。
[0043]可选的,收集室31上设置有用于敞开或封闭收集室31的内腔的维护门37。常态下,维护门37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对收集室31内部的滤芯、筛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包括吸油罩、第一管道、收集装置、第二管道及风机,其中: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室及连接在所述收集室的下方的与所述收集室连通的集油槽,所述收集室与所述收集室之间经筛网隔开,所述收集室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收集室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吸油罩经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在所述收集室的进气口上;所述风机经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在所述收集室的出气口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集室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并覆盖所述进气口的第一滤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锈油过滤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室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中赫
申请(专利权)人:东宇东庵无锡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