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工作业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防物体打击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包括防护箱体,所述防护箱体顶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汇集斗,所述汇集斗内壁中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软杆,所述防护箱体内壁底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橡胶杆,若干所述橡胶杆之间的间距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使顶部掉落的物体首先通过汇集斗或直接落到若干缓冲软杆上,吸收一定的冲击力,同时顺着若干缓冲软杆向下弯折时,使物体滑落到防护箱体内部,进入若干所述橡胶杆之间,通过若干所述橡胶杆吸收冲击力,同时夹住掉落物体,防止物体飞溅出来,防止再次掉落。次掉落。次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防物体打击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作业平台
,特别是一种建筑工程防物体打击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的外立面施工时需要使用施工作业平台来作为支撑,但是目前的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3]现有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结构简单,仅依靠顶棚来遮挡顶部坠落物,虽然可以保护平台上的施工人员,但是物体打击到顶棚后会弹起滑落到外部,继续掉落,容易砸伤底部施工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物体打击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防物体打击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包括防护箱体,所述防护箱体顶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汇集斗,所述汇集斗内壁中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软杆,所述防护箱体内壁底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橡胶杆,若干所述橡胶杆之间的间距相等,若干所述橡胶杆的顶部均凸出于防护箱体的顶面。
[0006]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体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防护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护栏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施工平台板。
[0007]优选的,所述汇集斗的形状为漏斗状,所述汇集斗顶部的尺寸大于底部的尺寸,所述汇集斗底部的尺寸与防护箱体顶部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防护箱体的顶部与汇集斗的内部相连通。
[0008]优选的,若干所述缓冲软杆相互对称分布,若干所述缓冲软杆的材质均为弹性橡胶,若干所述缓冲软杆之间的间距与若干所述橡胶杆的间距相等,位于所述防护箱体两侧的两排所述缓冲软杆之间完全不接触,从而使所述缓冲软杆受到冲击后,可以向下弯曲,使物体可以顺着斜面向防护箱体内部,并且物体花落后,缓冲软杆可以自动复位。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体底面靠近排料孔一侧中部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所述箱盖底面靠近连接耳一侧边缘处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的中心处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位置与连接耳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螺栓与连接耳插接,通过连接螺栓可以连接连接耳与固定耳,实现对箱盖的固定。
[0010]优选的,若干所述橡胶杆的顶部紧开设有倒圆角,倒圆角可以引导物体推开橡胶杆,使物体可以滑落到若干所述橡胶杆之间,若干所述橡胶杆具有弹性,若干所述橡胶杆的分布范围与防护箱体内壁底面的尺寸相适配,若干所述橡胶杆可以夹住掉落物体,防止物体飞溅出来,防止再次掉落。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1、该一种建筑工程防物体打击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通过设置了防护箱体,所述防护箱体顶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汇集斗,所述汇集斗内壁中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软杆,所述防护箱体内壁底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橡胶杆,若干所述橡胶杆之间的间距相等,若干所述橡胶杆的顶部均凸出于防护箱体的顶面,能够使顶部掉落的物体首先通过汇集斗或直接落到若干缓冲软杆上,吸收一定的冲击力,同时顺着若干缓冲软杆向下弯折时,使物体滑落到防护箱体内部,进入若干所述橡胶杆之间,通过若干所述橡胶杆吸收冲击力,同时夹住掉落物体,防止物体飞溅出来,防止再次掉落。
[0013]2、该一种建筑工程防物体打击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通过设置了防护箱体,防护箱体内壁底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橡胶杆,且防护箱体底面靠近排料孔一侧中部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所述箱盖底面靠近连接耳一侧边缘处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的中心处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位置与连接耳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螺栓与连接耳插接,能够使使用者通过拧开连接螺栓,打开箱盖,从而取出夹在若干橡胶杆之间的物体,方便取出的同时,防止物体直接从箱盖滑落出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
‑
A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
施工平台板,2
‑
护栏,3
‑
支撑杆,4
‑
防护箱体,5
‑
汇集斗,6
‑
缓冲软杆,7
‑
橡胶杆,8
‑
连接耳,9
‑
连接螺栓,10
‑
排料孔,11
‑
箱盖,12
‑
固定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工程防物体打击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它包括防护箱体4,防护箱体4顶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汇集斗5,汇集斗5内壁中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软杆6,防护箱体4内壁底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排料孔10,排料孔10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箱盖11,箱盖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橡胶杆7,若干橡胶杆7之间的间距相等,若干橡胶杆7的顶部均凸出于防护箱体4的顶面。
[0020]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技术方案:防护箱体4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远离防护箱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栏2,护栏2远离支撑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施工平台板1,使施工人员可以站在施工平台板1顶面受到防护箱体4的遮挡,提高安全性。
[0021]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技术方案:汇集斗5的形状为漏斗状,汇集斗5顶部的尺寸大于底部的尺寸,汇集斗5底部的尺寸与防护箱体4顶部的尺寸相适配,防护箱体4的顶部与汇集斗5的内部相连通,能够使掉落的物体,可以通过汇集斗5增大接收物体的面积,提高防护范围。
[0022]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技术方案:若干缓冲软杆6相互对称分布,若干缓冲软杆6的材质均为弹性橡胶,若干缓冲软杆6之间的间距与若干橡胶杆7的间距相等,位于防护箱体4两侧的两排缓冲软杆6之间完全不接触,顶部掉落的物体首先通过汇集斗5或直接落到若干缓冲软杆6上,吸收一定的冲击力,同时顺着若干缓冲软杆6向下弯折时,使物体滑落到防护箱体4内部。
[0023]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技术方案:防护箱体4底面靠近排料孔10一侧中部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耳8,箱盖11底面靠近连接耳8一侧边缘处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耳12,固定耳12的中心处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9,连接螺栓9的位置与连接耳8的位置相对应,连接螺栓9与连接耳8插接,通过拧开连接螺栓9,打开箱盖11,从而取出夹在若干橡胶杆7之间的物体,方便取出的同时,防止物体直接从箱盖11滑落出来,提高安全性。
[0024]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技术方案:若干橡胶杆7的顶部紧开设有倒圆角,若干橡胶杆7具有弹性,若干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防物体打击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箱体(4),所述防护箱体(4)顶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汇集斗(5),所述汇集斗(5)内壁中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软杆(6),所述防护箱体(4)内壁底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排料孔(10),所述排料孔(10)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箱盖(11),所述箱盖(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橡胶杆(7),若干所述橡胶杆(7)之间的间距相等,若干所述橡胶杆(7)的顶部均凸出于防护箱体(4)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物体打击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体(4)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远离防护箱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栏(2),所述护栏(2)远离支撑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施工平台板(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物体打击建筑外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斗(5)的形状为漏斗状,所述汇集斗(5)顶部的尺寸大于底部的尺寸,所述汇集斗(5)底部的尺寸与防护箱体(4)顶部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防护箱体(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
申请(专利权)人:张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