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温室高空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372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温室高空喷雾装置,其包括支撑单元、第一喷雾单元、第二喷雾单元、软管和移动单元,第一喷雾单元和第二喷雾单元均设于支撑单元上,且第一喷雾单元中第一喷雾圆管的下侧弧面均布设有第一高压喷雾头,第二喷雾中第二喷雾圆管的外侧弧面均布设有第二高压喷雾头,且软管的第一端通过三通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喷雾单元和第二喷雾单元相连通,软管的第二端与移动单元中压缩机的出水口连接,且压缩机的进水口与储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温室内植物的降温加湿、喷药防疫以及高空施肥,同时喷药过程中可以实现全方位作业且肥料能均匀喷洒,使得植物能快速吸收肥料,具有使用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等优点。实用性强等优点。实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温室高空喷雾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温室高空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连栋温室是现代设施农业中一种设施温室类型,降温是保证连栋温室夏季正常运转的必要措施。在实际生产中,负压风机通常与湿帘降温系统配套使用,综合运用水蒸发吸热使空气冷却的原理,以实现降温的需求。该方式主要是对温室中下部环境进行降温。为了改善温室高空降温需求,除了利用遮阳网等传统方式外,目前市场上多采用雾化系统进行温室高空降温,但该系统要配置高压雾化喷头以及喷管网,成本非常高,而且降温范围受喷头安装位置的限制,温室环境整体降温效果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温室高空喷雾装置,可以实现温室内自由降温加湿、喷药防疫和高空施肥,使温室整体环境降温均匀、喷药无死角,同时以液态肥料施肥,肥料能均匀喷洒,可通过植物的叶、茎、根等部位快速吸收,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等优点。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温室高空喷雾装置,其包括支撑单元、第一喷雾单元、第二喷雾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温室高空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单元、第一喷雾单元、第二喷雾单元、软管和移动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支撑圆盘和太阳能板,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呈十字型环绕设于所述支撑圆盘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均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圆盘上设有所述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喷雾单元设于所述支撑单元上,且所述第一喷雾单元包括第一喷雾圆管、第一喷雾支管和第一高压喷雾头,所述第一喷雾圆管通过支撑座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一喷雾圆管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喷雾圆管的下侧弧面均布设有所述第一喷雾支管,且所述第一喷雾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喷雾圆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喷雾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高压喷雾头相连通,所述第二喷雾单元设于所述支撑单元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喷雾单元外侧,且所述第二喷雾单元包括第二喷雾圆管、第二喷雾支管和第二高压喷雾头,所述第二喷雾圆管通过支撑座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二喷雾圆管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喷雾圆管的外侧弧面均布设有所述第二喷雾支管,且所述第二喷雾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喷雾圆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喷雾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高压喷雾头相连通;所述软管的第一端通过三通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连接,且所述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单元中压缩机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移动车体、压缩机、控制台、储物箱和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保林房志超康泉邓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