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66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两个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布面,布面上固定连接有颈枕,两个支撑杆上均设置有翻转机构,两个支撑杆上结构相同,支撑杆的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解除机构。该新型急救用担架,避免对骨折患者进行二次伤害,同时当面对需要躺在布面上的患者时,再次转动翻转板,使其从布面的下方移除,因此使得床面变为柔软状态,进而使得该担架能够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使用相对应的床面对患者进行抬动,进而避免患者在抬动的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进而避免患者在抬动的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进而避免患者在抬动的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急救担架大多为布面,由于布面较软,因此在搬运一些骨折患者,尤其是脊椎受伤的患者,容易使脊椎活动而扩大伤情,因此在不清楚伤者具体为何处受伤时,急救人员往往需要在出诊时配置软、硬两种担架,而两种担架会大大占用救护车的内部空间。
[0003]申请号为CN202020309445.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急救车专用担架,该技术方案通过使用主架杆、支撑板、端头套、担架包覆棉垫、支撑腿、滑动轮、套环、指键槽、套肩带等结构配合来实现对担架的零部件单独清理以及防止操作人员手心出汗导致的担架与手脱离的现象,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担架不具备软硬两种床面,因此在对面不同病情的患者时,无法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抬动,因此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具备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对其进行使用不同的床面对其进行抬动等优点,解决了在对面不同病情的患者时,无法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抬动,因此存在一定的缺陷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两个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布面,布面上固定连接有颈枕,两个支撑杆上均设置有翻转机构,两个支撑杆上结构相同,支撑杆的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解除机构。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外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上均设置有防脱扣,把手上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0009]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环,转动环设置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上开设有卡孔与辅助槽,转动环转动连接在转动槽的内部,转动环的内壁上开设有内置槽,内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不与内置槽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辅助槽相互适配的卡杆。
[0010]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为两组,两组翻转机构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杆的两端,两个转动环上固定连接有翻转板,翻转板上开设有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解除机构包括滑板,滑板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滑板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拉簧,拉簧不与滑板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的内壁上,支撑杆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板,两个辅助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抵触板,抵触板的横板与卡孔相互适配,支撑杆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力弹簧,弹力弹簧不与支撑杆内壁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抵触
板上。
[0012]优选的,所述滑板固定连接有拉簧的一端为三角形,两个辅助板均为数字“7”形且呈横向相对设置,抵触板为横向的T字形。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新型急救用担架,通过设置的翻转板与布面,当面对不同情况的患者时,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相应的转动翻转板对其布面进行支撑,因此布面从柔软状态成为硬面状态,因此使得骨折患者也可以使用担架对其进行抬动,进而避免对骨折患者进行二次伤害,同时当面对需要躺在布面上的患者时,再次转动翻转板,使其从布面的下方移除,因此使得床面变为柔软状态,进而使得该担架能够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使用相对应的床面对患者进行抬动,进而避免患者在抬动的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因此提高患者的人身安全,同时提高患者躺在担架上的舒适度。
[0016]2、该新型急救用担架,通过开设的通孔,进而减少翻转板的自重,因此使得担架整体的重量减轻,因此使得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抬动时更加的轻便,因此节省自身体力,减少劳动强度。
[0017]3、该新型急救用担架,当翻转板成为竖直状态位于布面上方的两侧,因此使得卡杆重新卡入辅助槽的内部,此时翻转板作为护板使用,可以对患者进行防护,避免在抬动的过程中患者从布面上跌落,进而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滑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支撑杆与转动环结构示意右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转动槽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撑杆、101滑槽、102滑板、103拉簧、104辅助板、105弹力弹簧、106抵触板、107转动槽、108卡孔、2把手、3海绵垫、4防脱扣、5支撑腿、6连接板、7转动环、701翻转板、702通孔、703内置槽、704弹簧、705卡杆、8布面、801颈枕。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包括两个支撑杆1,两个支撑杆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6,两个连接板6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5,两个支撑杆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布面8,布面8上固定连接有颈枕801,两个支撑杆1的两端外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把手2上均设置有防脱扣4,把手2上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3,两个支撑杆1上均设置有翻转机构,两个支撑杆1上结构相同;
[0025]翻转机构包括转动环7,转动环7设置在支撑杆1上,支撑杆1上开设有转动槽107,
转动槽107上开设有卡孔108与辅助槽,转动环7转动连接在转动槽107的内部,转动环7的内壁上开设有内置槽703,内置槽7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704,弹簧704不与内置槽703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辅助槽相互适配的卡杆705,翻转机构为两组,两组翻转机构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杆1的两端,通过设置的翻转机构为两组,因此两个转动环7上固定连接有翻转板701,翻转板701上开设有通孔702,通过开设的通孔702,进而减少翻转板701的自重,因此使得担架整体的重量减轻,因此使得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抬动时更加的轻便,因此节省自身体力,减少劳动强度,当面对骨折患者时,转动翻转板701,由于卡杆705不与弹簧704接触的一端为弧形,因此卡杆705受力从辅助槽的内部脱离,弹簧704进行收缩,翻转板701受力带动转动环7进行转动,当翻转板701转动到布面8的下方时,卡杆705卡入卡孔108的内部,因此是完成对翻转板701的固定,使得骨折患者可以躺在较硬的床面,避免在对其进行抬动时,对其造成二次伤害,同时提高患者躺在担架上的舒适度;
[0026]支撑杆1的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01,滑槽101的内部均设置有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包括两个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6),两个连接板(6)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5),两个支撑杆(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布面(8),布面(8)上固定连接有颈枕(801),两个支撑杆(1)上均设置有翻转机构,两个支撑杆(1)上结构相同,支撑杆(1)的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01),滑槽(101)的内部均设置有解除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1)的两端外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把手(2)上均设置有防脱扣(4),把手(2)上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急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环(7),转动环(7)设置在支撑杆(1)上,支撑杆(1)上开设有转动槽(107),转动槽(107)上开设有卡孔(108)与辅助槽,转动环(7)转动连接在转动槽(107)的内部,转动环(7)的内壁上开设有内置槽(703),内置槽(7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704),弹簧(704)不与内置槽(703)接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辅助槽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金巧覃莹莹冯云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