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3558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灌肠装置,包括通液管、药袋以及设置在通液管尾端的吸痰管头,吸痰管头的外壁设置有出液孔,通液管被装配用于将药袋内的药物输送至吸痰管头并通过出液孔输送至人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新型灌肠装置,在本通液管的尾端设置有圆形头,在圆形头的外壁设置有出液孔,通过出液孔可将药物通至患者的体内,并且在通液管的外壁设置有调节阀,通过调节阀使得出液孔的通至患者体内的药液的速度可调,适应不同的使用情况,且使用圆形头可减少对患者肠道粘膜的刺激,避免因为过大的外界刺激使得肠道粘膜的破裂导致出血的问题;且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同时结构较为常见,可减少患者对于灌肠的心理压力与排斥。可减少患者对于灌肠的心理压力与排斥。可减少患者对于灌肠的心理压力与排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灌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灌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灌肠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
[0003]肝硬化及肝功能衰竭患者多数会发生血氨升高,便秘,肝性脑病等症状,医生为了降低血氨指标,会给患者开医嘱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加乳果糖灌肠,让患者尽量排除大便,减少食物残渣在肠道内的存储时间,减少氨的吸收,使血氨下降,减轻患者肝性脑病症状。
[0004]进行灌肠时大多使用较简便的输血器或输液器灌肠,灌肠时会把输液器上面直接插入生理盐水瓶中,尾端减掉针头,润滑后再根据需要长度由肛门插入肠道,但剪断后的截面不是光滑的,插入肠道时会引起疼痛,偶尔还会戳伤肠道粘膜,有血液带出,不仅病人痛苦,而且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灌肠装置,旨在解决在进行灌肠时使用较简便的输血器或输液器灌肠时,减去输血器尾端的针头直接对患者进行灌肠,存在戳伤肠道粘膜、造成病人痛苦,且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通液管、药袋以及设置在所述通液管尾端的吸痰管头,所述吸痰管头的外壁设置有出液孔,所述通液管被装配用于将所述药袋内的药物输送至所述吸痰管头并通过所述出液孔输送至人体。
[0007]作为优选,所述通液管的顶端设置有顶部针头,所述顶部针头与所述药袋活动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吸痰管头的尾端设置有圆头,所述吸痰管头的外壁设置有出液孔。
[0009]作为优选,所述通液管与所述吸痰管头之间设置有滴壶。
[0010]作为优选,所述滴壶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调速阀,所述滴壶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调速阀。
[0011]作为优选,所述药袋的上端设置有挂口。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灌肠装置,在本通液管的尾端设置有圆形头,在圆形头的外壁设置有出液孔,通过出液孔可将药物通至患者的体内,并且在通液管的外壁设置有调节阀,通过调节阀使得出液孔的通至患者体内的药液的速度可调,适应不同的使用情况,且使用圆形头可减少对患者肠道粘膜的刺激,避免因为过大的外界刺激使得肠道粘膜的破裂导致出血的问题;且本装置在使用时较为简单,便于操作,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同时结构较为常见,可减少患者对于灌肠的心理压力与排斥。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通液管;2、滴壶;3、药袋;4、第一调速阀;5、第二调速阀;6、圆头;7、出液孔;8、挂口;11、顶部针头;12、吸痰管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灌肠装置,包括通液管1、药袋3以及设置在通液管1尾端的吸痰管头12,通液管1的上端设置有顶部针头11,顶部针头11与药袋3活动连接,通过顶部针头11刺穿药袋3的药口,进行药液的输送,吸痰管头12的外壁设置有出液孔7,通液管1与吸痰管头12之间设置有滴壶2,滴壶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调速阀4,滴壶2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调速阀5,滴壶2上下两端的第一调速阀4和第二调速阀5可控制滴壶2中的药液,并对药物进行过滤和控速,通液管1被装配用于将药袋3内的药物输送至吸痰管头12并通过出液孔7输送至人体,吸痰管头12的尾端设置有圆头6,圆头6较平滑,减少对肠道粘膜的刺激,避免因为肠道粘膜因为过大的刺激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药袋3的上端设置有挂口8,通过挂口8可将药袋3挂在挂钩上固定,便于使用在进行灌肠时,将通液管1通过顶部针头11插入药袋3的瓶口,通过挂口8将药袋3悬挂固定,将吸痰管头12的插入患者的体内,圆头6可减少对患者肠道粘膜的刺激,并通过调整第一调速阀4和第二调速阀5使得流经滴壶2内药水的速度符合患者的可接受程度,药水可通过吸痰管头12外壁设置的出液孔7进入患者的体内,对患者进行灌肠,在使用时较为简单,便于操作,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同时结构较为常见,可减少患者对于灌肠的心理压力与排斥。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顶部针头11与药袋3活动连接,通过顶部针头11刺穿药袋3的药口,进行药液的输送,吸痰管头12的外壁设置有出液孔7,通液管1与吸痰管头12之间设置有滴壶2,滴壶2上下两端的第一调速阀4和第二调速阀5可控制滴壶2中的药液,并对药物进行过滤和控速,吸痰管头12的尾端设置有圆头6,圆头6较平滑,减少对肠道粘膜的刺激,避免因为肠道粘膜因为过大的刺激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药袋3的上端设置有挂口8,通过挂口8可将药袋3挂在挂钩上固定,便于使用在进行灌肠时,将通液管1通过顶部针头11插入药袋3的瓶口,通过挂口8将药袋3悬挂固定,将吸痰管头12的插入患者的体内,圆头6可减少对患者肠道粘膜的刺激,并通过调整第一调速阀4和第二调速阀5使得流经滴壶2内药水的速度符合患者的可接受程度,药水可通过吸痰管头12外壁设置的出液孔7进入患者的体内,对患者进行灌肠,在使用时较为简单,便于操作,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同时结构较为常见,可减少患者对于灌肠的心理压力与排斥。
[0020]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
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液管(1)、药袋(3)以及设置在所述通液管(1)尾端的吸痰管头(12),所述吸痰管头(12)的外壁设置有出液孔(7),所述通液管(1)被装配用于将所述药袋(3)内的药物输送至所述吸痰管头(12)并通过所述出液孔(7)输送至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管(1)的顶端设置有顶部针头(11),所述顶部针头(11)与所述药袋(3)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玲朱彦涛陈煜段钟平杨银川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