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颗粒的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3486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余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厨余垃圾颗粒的搅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搅拌罐主体和进料口,所述搅拌罐主体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罐主体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且电机主体的一端和主动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底端和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破碎叶和第二破碎叶具有相反的转动方向,第一破碎叶和第二破碎叶可以对装置中体积较大的垃圾颗粒进行有效的切割,避免搅拌效果受到影响,搅拌环在搅拌垃圾颗粒的同时,通过第三锥形齿轮和齿环的配合可以对厨余垃圾颗粒进行纵向的搅拌,使得搅拌效果更加均匀。加均匀。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颗粒的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厨余垃圾回收
,尤其是涉及了一种厨余垃圾颗粒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使其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油脂部分则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人们在处理厨余垃圾时,通常会利用搅拌装置对厨余垃圾的颗粒进行混合,从而方便后续对厨余垃圾的处理,由此可知,现有的搅拌装置基本已经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3]传统的搅拌装置只有搅拌混合的功能,在实际情况下,厨余垃圾的大小是不等的,因此导致搅拌的过程因为部分厨余垃圾颗粒过大而受到影响,并且厨余垃圾颗粒通常会含有较多的水分,严重影响后续对厨余垃圾颗粒的处理,但是传统的搅拌装置不具有分离水分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厨余垃圾颗粒的搅拌装置。
[0005]一种厨余垃圾颗粒的搅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搅拌罐主体和进料口,所述搅拌罐主体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罐主体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且电机主体的一端和主动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底端和第一锥形齿轮啮合,且第一锥形齿轮和套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杆和搅拌罐主体转动连接,且套杆延伸至搅拌罐主体内部的一端和第一破碎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顶端和第二锥形齿轮啮合,且第二锥形齿轮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第一锥形齿轮,且转轴和第一锥形齿轮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破碎叶,且转轴的底端和轴承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搅拌环,且搅拌环远离轴承座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和齿环啮合,且齿环和搅拌罐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
[0006]基于上述,所述搅拌罐主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出料盖,且出料盖的顶端一侧嵌入限位座的内部开设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出料盖的顶端,所述限位座和限位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
[0007]基于上述,所述进料口的顶端内径大于进料口的底端内径,且进料口的内壁设置为金属材质。
[0008]基于上述,所述搅拌罐主体的底端一侧镶嵌有集液室,且集液室远离搅拌罐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龙头,所述搅拌罐主体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顶端和集液罐的底端贴合,所述集液罐的顶端开口和出液龙头的底端开口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0009]基于上述,所述集液室的一侧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内径大小小于厨余垃圾颗粒直径大小。
[0010]基于上述,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卡块,且卡块对称设置在集液罐的两侧,两组所述卡块的内部皆滑动连接有卡球,且卡球远离卡块的一端嵌入集液罐底端两侧开设的卡槽,所述卡块和卡球之间皆固定连接有卡合弹簧。
[0011]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具有不同转动方向的第一破碎叶和第二破碎叶可以对垃圾颗粒进行有效的切割,避免厨余垃圾颗粒过大导致搅拌结果收到影响,并且搅拌环在搅拌的过程中可以对厨余垃圾颗粒同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搅拌,使得搅拌效果更加均匀,并且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集液室和出液龙头可以将垃圾颗粒中的水分排出,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搅拌罐主体、轴承座、搅拌环、第三锥形齿轮和齿环的局部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集液罐、底座、卡块、卡合弹簧和卡球的局部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6]图中:110、搅拌罐主体;120、进料口;210、电机主体;211、主动锥形齿轮;212、第一锥形齿轮;213、套杆;214、第一破碎叶;215、第二锥形齿轮;216、转轴;217、第二破碎叶;218、轴承座;219、搅拌环;220、第三锥形齿轮;221、齿环;310、出料盖;311、限位座;312、限位槽;313、限位杆;314、限位弹簧;320、集液室;321、出液龙头;322、集液罐;323、底座;324、卡块;325、卡合弹簧;326、卡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一种厨余垃圾颗粒的搅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搅拌罐主体110和进料口120,搅拌罐主体110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口120,搅拌罐主体110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20,且电机主体210的一端和主动锥形齿轮211固定连接,主动锥形齿轮211的底端和第一锥形齿轮212啮合,且第一锥形齿轮212和套杆213的顶端固定连接,套杆213和搅拌罐主体110转动连接,且套杆213延伸至搅拌罐主体110内部的一端和第一破碎叶
214固定连接,主动锥形齿轮211的顶端和第二锥形齿轮215啮合,且第二锥形齿轮215和转轴216的顶端固定连接,转轴216贯穿第一锥形齿轮212,且转轴216和第一锥形齿轮212转动连接,转轴2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破碎叶217,且转轴216的底端和轴承座218的顶端固定连接,轴承座218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搅拌环219,且搅拌环219远离轴承座218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220,第三锥形齿轮220和齿环221啮合,且齿环221和搅拌罐主体110的内部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第一破碎叶214和第二破碎叶217具有相反的转动方向,第一破碎叶214和第二破碎叶217可以对装置中体积较大的垃圾颗粒进行有效的切割,避免搅拌效果受到影响,搅拌环219在搅拌垃圾颗粒的同时,通过第三锥形齿轮220和齿环221的配合可以对厨余垃圾颗粒进行纵向的搅拌,使得搅拌效果更加均匀,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9]搅拌罐主体110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出料盖310,且出料盖310的顶端一侧嵌入限位座311的内部开设的限位槽312内,限位座3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313,且限位杆313贯穿出料盖310的顶端,限位座311和限位杆313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314,通过这样的设计,出料盖310可以被便捷的开合,使得装置内部搅拌后的厨余垃圾颗粒可以便捷的完成出料过程,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颗粒的搅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搅拌罐主体和进料口,所述搅拌罐主体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主体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且电机主体的一端和主动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底端和第一锥形齿轮啮合,且第一锥形齿轮和套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杆和搅拌罐主体转动连接,且套杆延伸至搅拌罐主体内部的一端和第一破碎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顶端和第二锥形齿轮啮合,且第二锥形齿轮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第一锥形齿轮,且转轴和第一锥形齿轮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破碎叶,且转轴的底端和轴承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搅拌环,且搅拌环远离轴承座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和齿环啮合,且齿环和搅拌罐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颗粒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主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出料盖,且出料盖的顶端一侧嵌入限位座的内部开设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再福王飞王玉茜王佳田怡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智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