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343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二沉池、生化池、配水排泥井和污泥浓缩池,所述二沉池为周进周出圆形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数量为N个,N≥1,所述二沉池具有入水口和排泥口,所述配水排泥井包括第一环形墙体和第二环形墙体,所述第二环形墙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墙体内,且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入口与所述生化池连通,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出口的数量为M个,且M=N,并且M个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出口分别与N个所述二沉池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墙体的入口与所述二沉池的排泥口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墙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生化池和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减小二沉池、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占用的面积。水井及污泥泵房占用的面积。水井及污泥泵房占用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资源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类社会的重视,一方面淡水用量不断增加,水资源日益紧缺,另一方面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污水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成熟且运行稳定的污水处理技术不多,应用到工程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每天都有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海域,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因此需要加强对污水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003]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多包括配水井、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鼓风机房及配电间、高效澄清池、纤维转盘滤池、接触消毒池及巴氏计量槽、加药间、污泥浓缩池、除磷池、污水泵房等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设计、电气设计、仪表及自控设计等。其中,二沉池用于混合液的固液分离,二沉池配水井用于二沉池配水,污泥泵房用于二沉池排泥,回流活性污泥至生物处理池以及提升剩余污泥至污泥浓缩池。但目前的二沉池、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所占用的面积较大,导致占用较多土地资源。
[0004]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二沉池、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进行改进,以减小二沉池、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占用的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占用的面积较大,导致占用较多土地资源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二沉池、生化池、配水排泥井和污泥浓缩池,所述二沉池为周进周出圆形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数量为N个,N≥1,所述二沉池具有入水口和排泥口,所述配水排泥井包括第一环形墙体和第二环形墙体,所述第二环形墙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墙体内,且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入口与所述生化池连通,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出口的数量为M个,且M=N,并且M个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出口分别与N个所述二沉池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墙体的入口与所述二沉池的排泥口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墙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生化池和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
[0007]可选的,所述配水排泥井还包括回流污泥泵和剩余污泥泵,所述回流污泥泵和所述剩余污泥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墙体与所述第二环形墙体之间,所述回流污泥泵用于将污泥泵送至与所述生化池连通的出口,所述剩余污泥泵用于将污泥泵送至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的出口。
[0008]可选的,所述二沉池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二沉池的中心的连线呈正方形,所述第一环形墙体和第二环形墙体的中心位于四个所述二沉池的中心的连线的中心。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墙体和所述第二环形墙体呈腰圆形。
[0010]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排空管,所述第一排空管与所述二沉池的池底连通。
[0011]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排空管和排泥管,所述第二排空管与所述排泥管连通,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与所述二沉池的排泥口连通,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墙体的入口连通。
[0012]可选的,还包括工作桥,所述工作桥的一端与所述二沉池的中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墙体连接。
[0013]可选的,还包括排水管,所述二沉池还包括排水口,所述排水管连接相邻的两个二沉池的排水口,且与两个二沉池相切。
[0014]可选的,还包括双管吸泥机,所述双管吸泥机设置在所述二沉池中。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将所述第二环形墙体和所述第一环形墙体合建成为配水排泥井,并使所述配水排泥井具有给二沉池配水,用于二沉池排泥,回流活性污泥至生物处理池以及提升剩余污泥至污泥浓缩池的功能,从而节省配水井和排泥井所占用的面积,进而起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平面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剖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系统中二沉池的平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系统中配水排泥井的平面图;
[0021]图5是图4中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配水排泥井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6是图4中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配水排泥井沿B

B方向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0

二沉池;
[0025]200

配水排泥井;210

第一环形墙体;220

第二环形墙体;230

第二环形墙体的入口;240

第二环形墙体的出口;250

第一环形墙体的入口;260

第一环形墙体的出口;270

回流污泥泵;280

剩余污泥泵;
[0026]300

第一排空管;
[0027]400

第二排空管;
[0028]500

排泥管;
[0029]600

工作桥;
[0030]700

排水管;
[0031]800

双管吸泥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3]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系统中二沉池的平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系统中配水排泥井的平面图,图5是图4中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配水排泥井沿A

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4中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配水排泥井沿B

B方向的剖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二沉池100、生化池、配水排泥井200和污泥浓缩池,所述二沉池100为周进周出圆形二沉池,所述二沉池100的数量为N个,N≥1,所述二沉池100具有入水口和排泥口,所述配水排泥井200包括第一环形墙体210和第二环形墙体220,所述第二环形墙体220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墙体210内,且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入口230与所述生化池连通,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出口240的数量为M个,且M=N,并且M个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出口240分别与N个所述二沉池100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墙体的入口250与所述二沉池100的排泥口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墙体的出口260分别与所述生化池和所述污泥浓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沉池、生化池、配水排泥井和污泥浓缩池,所述二沉池为周进周出圆形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数量为N个,N≥1,所述二沉池具有入水口和排泥口,所述配水排泥井包括第一环形墙体和第二环形墙体,所述第二环形墙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墙体内,且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入口与所述生化池连通,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出口的数量为M个,且M=N,并且M个所述第二环形墙体的出口分别与N个所述二沉池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墙体的入口与所述二沉池的排泥口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墙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生化池和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排泥井还包括回流污泥泵和剩余污泥泵,所述回流污泥泵和所述剩余污泥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墙体与所述第二环形墙体之间,所述回流污泥泵用于将污泥泵送至与所述生化池连通的出口,所述剩余污泥泵用于将污泥泵送至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的出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彪朱文光丁俊马忠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清水入江武汉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