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医用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35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面罩,涉及面罩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面罩本体、固定在面罩本体下端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下端固定有底托,面罩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带,两第一固定带之间装设有插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第二固定带上侧设置凸起,口罩两侧的耳带可以挂在凸起上,减少长时间佩带口罩耳朵的不适感,提升医用面罩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可以使医用面罩佩戴更加牢固,有效降低病患从前方轻易扯落医用面罩,提升了对医护人员的保护效果,在面罩本体下端设置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下端设置底托,可以根据不同人脸的大小调节伸缩组件,使底托与人脸的下巴相贴合,提高了医用面罩的密封性。提高了医用面罩的密封性。提高了医用面罩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医用面罩


[0001]本技术属于面罩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面罩。

技术介绍

[0002]医护人员根据不同操作的防护要求需要佩戴一次性医用面罩来防护面部。很多传染病或口腔治疗医生在进行医治时都需要佩戴一次性医用面罩,如果血污溅到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一次性医用帽上,不能避免血污渗透口罩和医用帽从而污染医护人员的面部及头部。所以医护人员在特殊情况下或外科手术时通常会佩戴面罩来加强对面部的防护。但仍有新闻报道称9岁患有严重智力障碍男孩疑新冠肺炎被收治,发怒扯下护士医用面罩此类的事故发生,使得医生的自身安全性大大降低。
[0003]现有市面上的一次性医用面罩,结构简单,一般为透明罩体和系在头部的系带构成,只能加强对面部的防护,并不能很牢固的来进行佩戴,使得病患很容易从医用面罩的前方将其扯下,且舒适度不高,长时间佩戴会造成一定的不适,密封性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医用面罩,解决了现有一次性医用面罩并不能很牢固的来进行佩戴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一次性医用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固定在面罩本体下端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下端固定有底托;
[0007]面罩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带,两第一固定带之间装设有插扣;
[0008]伸缩组件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带,且两第二固定带的上侧均固定有凸起。
[0009]可选的,伸缩组件包括弧形板、滑动配合于弧形板内的面罩下部,装设于弧形板与面罩下部之间的卡扣。
[0010]可选的,面罩本体的下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面罩下部的下端与底托固定连接,两第二固定带固定在弧形板的两侧。
[0011]可选的,弧形板与面罩下部通过卡扣滑动卡接。
[0012]可选的,两凸起对称设于两第二固定带的上侧。
[0013]可选的,一第二固定带的中部开设有多个通孔,另一第二固定带一侧装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挂钩。
[0014]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两第二固定带上侧设置凸起,口罩两侧的耳带可以挂在凸起上,减少长时间佩带口罩耳朵的不适感,提升医用面罩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可以使医用面罩佩戴更加牢固,有效降低病患从前方轻易扯落医用面罩,提升了对医护人员的保护效果,在面罩本体下端设置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下端设置底托,可以根据不同人脸的大小调节伸缩组件,使底托与人脸的下巴相贴合,提高了医用面罩
的密封性。
[00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面罩本体与伸缩组件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伸缩组件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伸缩组件与第二固定带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5]面罩本体1、伸缩组件2、弧形板201、面罩下部202、槽道203、滑动杆204、三角斜块205、弹簧206、第一固定带3、插扣301、底托4、第二固定带5、通孔501、挂钩502、凸起6。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7]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28]请参阅图1

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医用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固定在面罩本体1下端的伸缩组件2,伸缩组件2的下端固定有底托4;
[0029]面罩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带3,两第一固定带3之间装设有插扣301;
[0030]伸缩组件2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带5,且两第二固定带5的上侧均固定有凸起6。
[0031]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在使用医用面罩时,先根据医护人员需要对伸缩组件2进行调节,使底托4与人脸的下巴相贴合,然后将口罩两侧的耳带挂在两第二固定带5的凸起6上,减少长时间带口罩耳朵的不适感,然后关闭插扣301,将两第一固定带3进行连接,最后根据医护人员的头围大小,将两第二固定带5进行卡接,从而完成了医用面罩的使用。
[0032]通过在两第二固定带5上侧设置凸起6,口罩两侧的耳带可以挂在凸起6上,减少长时间佩带口罩耳朵的不适感,提升医用面罩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带3、第二固定带5可以使医用面罩佩戴更加牢固,有效降低病患从前方轻易扯落医用面罩,提升了对医护人员的保护效果,在面罩本体1下端设置伸缩组件2,伸缩组件2下端设置底托4,可以根据不同人脸的大小调节伸缩组件2,使底托4与人脸的下巴相贴合,提高了医用面罩的密封性。
[0033]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伸缩组件2包括弧形板201、滑动配合于弧形板201内的
面罩下部202,装设于弧形板201与面罩下部202之间的卡扣。拉动面罩下部202,使面罩下部202可以伸缩在弧形板201内进行调节,然后卡扣对弧形板201与面罩下部202进行卡接固定。
[0034]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面罩本体1的下端与弧形板201固定连接,面罩下部202的下端与底托4固定连接,两第二固定带5固定在弧形板201的两侧。面罩本体1为透明材质,面罩下部202滑动在弧形板201内带动底托4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人脸的大小,第二固定带5用于对面罩下部202进行固定,提升医用面罩的密封性与实用性。
[0035]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弧形板201与面罩下部202通过卡扣滑动卡接。卡扣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网扣结构。
[0036]请参阅图6,具体的,卡扣的另一种具体结构包括槽道203、滑动配合于槽道203内的滑动杆204、固定于槽道203与滑动杆204之间的弹簧206、固定于滑动杆204一端、弧形板201内壁一侧的三角斜块205,三角斜块205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弧形板201一侧三角斜块205的直角面卡接在滑动杆204一端相对三角斜块205的直角面上,槽道203开设在面罩下部202的中部。三角斜块205为弹性变形部,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医用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1)、固定在面罩本体(1)下端的伸缩组件(2),伸缩组件(2)的下端固定有底托(4);面罩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带(3),两第一固定带(3)之间装设有插扣(301);伸缩组件(2)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带(5),且两第二固定带(5)的上侧均固定有凸起(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面罩,其特征在于,伸缩组件(2)包括弧形板(201)、滑动配合于弧形板(201)内的面罩下部(202),装设于弧形板(201)与面罩下部(202)之间的卡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苍发石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丹赫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