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08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开设有滑道;连接带,连接带设置有第二接头,第二接头包括与连接带连接的安装框,安装框的侧壁对应滑道的位置开设有插槽,安装框形成有安装腔,第二接头伸入安装腔内;插接组件,插接组件包括活动体和插接块,插接块滑动设置于滑道内,活动体能塞入或伸出滑道,并对应驱动插接块沿滑道滑动插入插槽或脱离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穿戴设备通过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插接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可穿戴设备主壳体与连接带之间形成快速拆装结构,实现主壳体与连接带之间的快速拆装,方便用户更换不同尺寸及颜色的连接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休闲运动类可穿戴设备,比如运动手环产品不断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为广大消费者所普遍使用。目前,不同人群的手腕周长尺寸存在较大的差异,对颜色的喜好也存在差异,因而需要更换不同尺寸及颜色的连接带(腕带或表带),但是,现有的运动手环产品不易更换腕带或表带,限制了运动手环产品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不易更换腕带或表带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0005]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开设有滑道;
[0006]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与所述连接带连接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侧壁对应所述滑道的位置开设有插槽,所述安装框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第二接头伸入所述安装腔内;
[0007]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活动体和插接块,所述插接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所述活动体能塞入或伸出所述滑道,并对应驱动所述插接块沿所述滑道滑动插入所述插槽或脱离所述插槽。
[0008]优选地,所述滑道内形成有安装孔,所述活动体能塞入或伸出所述安装孔,所述插接块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所述插接组件还包括限位盖,所述限位盖位于所述滑道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限位盖与塞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活动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能为所述活动体提供活动空间,以供塞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活动体能局部伸出所述安装孔。
[0009]优选地,所述限位盖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接头开设有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
[0010]优选地,所述活动体包括活动环和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安装端安装在所述活动环外侧,所述楔形块的自由端远离所述活动环,所述楔形块的自由端形成自上向下向所述活动环倾斜的第一斜面,且所述第一斜面设置有榫头;所述插接块面向楔形块的一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斜面设置有与所述榫头配合的榫槽。
[0011]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内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环形限位缘,所述环形限位缘自所述安装孔的内孔壁向安装孔内延伸,所述环形限位缘用于与所述活动环抵接;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拉绳,所述拉绳与所述活动环连接,并从所述活动环的下端伸出。
[0012]优选地,所述活动环包括底板和围设于所述底板外周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
板围成上端开口的空腔;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下限位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空腔外,所述底板开设有供所述拉绳穿过的过孔。
[0013]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磁吸件,所述第一接头的底部对应所述过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过孔连通,所述下限位块活动收容于所述过孔内,所述磁吸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凹槽内并用于吸附所述下限位块,所述安装框的底壁开设有避让所述磁吸件的避让槽。
[0014]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插塞,所述插塞安装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插塞具有收容腔,所述磁吸件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插塞与所述避让槽卡接配合。
[0015]优选地,所述插接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插接块间隔设置,塞入所述滑道的所述活动体位于两个所述插接块之间;所述安装框的两相对侧壁均开设有所述插槽,两个所述插槽与两个所述插接块一一对应插接。
[0016]优选地,所述安装框的两相对侧壁均开设有定位槽,同侧设置的所述定位槽和所述插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接头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定位凸台,两个所述定位槽与两个所述定位凸台一一对应配合。
[001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可穿戴设备通过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插接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可穿戴设备主壳体与连接带之间形成快速拆装结构,实现主壳体与连接带之间的快速拆装,方便用户更换不同尺寸及颜色的连接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且,即使在主壳体及连接带为注塑结构件的情况下,拆装过程中主壳体及连接带几乎不会产生变形,应力变化幅度极小,有效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疲劳性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在一视角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在另一视角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可穿戴设备中插接块与活动体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7为图6中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拆装过程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7]附图标号说明:
[0028][0029][003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3]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4]本技术中对“上”、“下”、“左”、“右”等方位的描述以图1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1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开设有滑道;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与所述连接带连接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侧壁对应所述滑道的位置开设有插槽,所述安装框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第二接头伸入所述安装腔内;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活动体和插接块,所述插接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所述活动体能塞入或伸出所述滑道,并对应驱动所述插接块沿所述滑道滑动插入所述插槽或脱离所述插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内形成有安装孔,所述活动体能塞入或伸出所述安装孔,所述插接块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所述插接组件还包括限位盖,所述限位盖位于所述滑道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限位盖与塞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活动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能为所述活动体提供活动空间,以供塞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活动体能局部伸出所述安装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盖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接头开设有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体包括活动环和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安装端安装在所述活动环外侧,所述楔形块的自由端远离所述活动环,所述楔形块的自由端形成自上向下向所述活动环倾斜的第一斜面,且所述第一斜面设置有榫头;所述插接块面向楔形块的一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斜面设置有与所述榫头配合的榫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内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环形限位缘,所述环形限位缘自所述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良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