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016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铁路信号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接点系统,所述接点系统设置在磁路系统的上方,所述磁路系统包含铁芯、轭铁、线圈和衔铁,所述线圈为两个,水平安装在铁芯上,所述接点系统包括接点组件、拉杆,所述接点组件包括动接点片、静接点片,所述动、静接点片间设置有动合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上设置有吸力磁钢,所述吸力磁钢上方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吸铁,所述吸铁固定在衔铁支片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是一种用于铁路信号设备中的铁路信号继电器。二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铁路信号设备中主要采用AX型继电器。AX型继电器,主要是由磁路系统和接点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磁路系统中有两个线圈水平安装在铁芯上,接点系统处于磁路系统的上方,通过接点架和螺钉紧固在轭铁上,衔铁通过拉杆带动动接点运动,拉杆为单拉杆,在衔铁的传动部分铆上重锤片,衔铁主要靠重力返回,接点为银氧化镉触头,静接点由托片支托,上述结构的继电器存在以下缺点1、动合接点会发生粘接。动合接点为银氧化镉触头,会发生粘连;2、不能满足故障--安全的要求。当有接点错误地在释放位置闭合时,继电器通以1.5倍的额定励磁电流,不能保证动合接点不闭合,不能满足故障--安全的要求;3、耐振性能较差。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铁路信号继电器耐振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磁路系统和接点系统,接点系统设置在磁路系统的上方,磁路系统包含铁芯、轭铁、线圈和衔铁,线圈为两个,水平安装在铁芯上,接点系统包括接点组件、拉杆,接点组件包括动接点片、静接点片,动、静接点片间设置有动合接点,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轭铁上设置有吸力磁钢,吸力磁钢上方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吸铁,吸铁固定在衔铁支片上。上述动合接点采用由银石墨制成的触头与银合金触头配对组成非熔焊性接点。上述拉杆为双排拉杆,所述静接点片外端设置有可限制静接点片位置的限位片。上述线圈为缓放线圈,所述缓放线圈的骨架内设置有缓落筒、绝缘挡板、金属挡板和绝缘自粘性胶带,所述缓落筒外包裹有绝缘自粘性胶带,两端设置有绝缘挡板和金属挡板。上述磁路系统为偏极磁路系统,所述偏极磁路系统中的偏极磁钢包括高能硬磁体和软磁磁轭。上述磁路系统为有极磁路系统,所述有极磁路系统中的有极磁钢包括由高能硬磁体、前、后软磁磁轭。上述线圈与铁芯间设置有弹片。上述衔铁转动支点采用筋与槽插入的方式装配固定。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动合接点不会粘接。本技术采用了非熔焊性接点,防止动合接点发生粘连。2、能满足故障--安全的要求。本技术的接点系统采用了双排拉杆传动和限位片限位结构,静接点片由固定的限位片限位,动接点由衔铁推动的双排拉杆带动运动,实现接点的闭合或分离,其结构能保证接点特性的一致性,满足了故障--安全的要求。3、耐振性能好。本技术的磁路系统中设置有吸力磁钢,吸力磁钢位于轭铁平台上,在吸力磁钢上方对应位置上设有吸铁。该吸力磁钢对衔铁的吸力方向和继电器衔铁自重力、大弹片弹力作用的方向一致。并且重力不随衔铁工作气隙变化而变化,弹力随衔铁气隙减小而增大,所述的吸力磁钢对衔铁的吸力随衔铁气隙减小而减小,这三力合成的继电器机械力特性,既能够解决继电器在释放状态下满足耐振要求所施于衔铁的预压力,又能够解决缓放继电器在工作状态下机械反力不明显增大的要求,从而既提高了耐振性能指标,又达到了缓放时间特性指标。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接点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吸力磁钢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线圈固定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缓放线圈骨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偏极磁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有极磁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衔铁支点固定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主要由磁路系统1和接点系统2两大部分组成,其主要包括铁芯4、轭铁5、衔铁6、线圈7、接点组件等,安装在外罩、底座3的结构内;铁芯4、轭铁5、衔铁6、线圈7等组成∏I型拍合式磁路系统,线圈7水平安装在铁芯4上。接点系统2处于磁路系统1的上方,接点系统采用了双排拉杆8传动动接点片9,限位片10限制静接点片11,拉杆8上端与大弹片12套接,其大弹片12的弹力通过拉杆8传递到衔铁6上,拉杆8下端插入衔铁支片的孔内,并由钢丝卡13夹紧强制连接,限位片10的上端连定位架14,下端与固定在轭铁5上的支架15铰接。动接点9由衔铁6推动的双排拉杆8带动运动,实现接点的闭合或分离。参见图2,本技术的动合接点采用由银石墨制成的触头16与银合金触头17配对组成为非熔焊性接点,银石墨触头16的一端(富银端)嵌装在铜制金属杯18内,杯口沿边收缩对触头16卡紧,杯内壁与被包容的触头表面注锡焊接,金属杯的尾部与接点片19铆接并在铆接处镀金属锡。参见图3,本技术磁路中设置有吸力磁钢20,吸力磁钢20固定于轭铁5的平台上,吸力磁钢20上方对应位置上设有一个吸铁21,吸铁21固定在非导磁材料的衔铁支片22上。吸力磁钢20与吸铁21产生吸引力作用于衔铁6上,与大弹片12的弹力和衔铁6自身的重力合成的机械力特性,既能够解决继电器在释放状态下满足耐振要求所施于衔铁6的预压力,又能够解决缓放继电器在工作状态下机械反力不明显增大的要求,从而既提高了耐振性能指标,又达到了缓放时间特性指标。参见图4,本技术磁路中的线圈7为两个,水平套装在铁芯4上,被压簧23压紧固定,其避免了线圈7在铁芯的径向、轴向产生框动,克服了机械振动引起的线圈7与铁芯4之间冲击碰撞而带来对继电器接点工作的影响。参见图5,本技术的线圈可以是缓放线圈,缓落筒24、绝缘挡板25、金属挡板26、绝缘自粘性胶带27组成缓放线圈骨架,其可提高绝缘性能和耐压指标。参见图6,高能硬磁体28、软磁磁轭29、铁芯4、轭铁5、衔铁6、线圈7等组成继电器的∏型拍合式偏极磁路。当线圈7通以正方向电流时,衔铁6吸合使继电器处于工作状态,线圈7断电则衔铁6释放;当线圈7通以反方向电流时,由于偏极磁钢的作用,衔铁6不吸合,继电器不工作。参见图7,高能硬磁体30、前软磁磁轭31、后软磁磁轭32、铁芯4、轭铁5、衔铁6、线圈7等组成继电器的∏型拍合式有极磁路。当线圈7通以正方向电流时,衔铁6由反位转到定位;当线圈7通以反方向电流时,衔铁6由定位转到反位。参见图8,本技术磁路系统衔铁转动支点的固定,采用了筋与槽插入装配固定方式,由衔铁6、轭铁5、支架33、挡板34及开口销35组成固定结构,其解决了AX型继电器用钢丝卡夹紧固定方式易掉落、耐振动冲击能力低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信号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接点系统,所述接点系统设置在磁路系统的上方,所述磁路系统包含铁芯、轭铁、线圈和衔铁,所述线圈为两个,水平安装在铁芯上,所述接点系统包括接点组件、拉杆,所述接点组件包括动接点片、静接点片,所述动、静接点片间设置有动合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上设置有吸力磁钢,所述吸力磁钢上方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吸铁,所述吸铁固定在衔铁支片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信号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合接点采用由银石墨制成的触头与银合金触头配对组成非熔焊性接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信号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为双排拉杆,所述静接点片外端设置有可限制静接点片位置的限位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达三刘炜吴燕李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西安铁路信号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