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95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梁板的底部和地面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立柱,后浇带模板对应待浇筑的后浇带且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梁板之间,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且对应后浇带模板的桁架,桁架与地面之间具有设定间距以形成供施工人员通过的操作空间;以及对应后浇带模板且长度可调地立设于桁架的顶部的若干顶撑件,通过调节顶撑件的长度,以使得顶撑件抵住后浇带模板,进而于后浇带模板的顶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后浇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后浇带的支撑体系占位空间大,影响施工进度的技术问题,预留了其余建筑施工的操作空间,方便了建筑工序的交叉进行,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主体梁、板、墙的相应位置留设后浇缝,并与该后浇缝处后续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浇筑后浇带时由于后浇带是滞后于梁板完成,返搭的用于浇筑后浇带的架体或独立支撑架体长时间不拆,这样直接影响了建筑其他结构施工的工作空间,加大了建筑材料运输的难度,妨碍了建筑工序的交叉施工,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施工进度,且返搭架体或设置独立支撑架,都会增加劳动力,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后浇带的支撑体系占位空间大,影响施工进度的技术问题,预留了其余建筑施工的操作空间,方便了建筑工序的交叉进行,提高了施工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所述梁板的底部和地面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立柱,所述后浇带模板对应待浇筑的后浇带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梁板之间,包括:
[0006]可拆卸地安装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且对应所述后浇带模板的桁架,所述桁架与地面之间具有设定间距以形成供施工人员通过的操作空间;以及
[0007]对应所述后浇带模板且长度可调地立设于所述桁架的顶部的若干顶撑件,通过调节所述顶撑件的长度,以使得所述顶撑件抵住所述后浇带模板,进而于所述后浇带模板的顶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所述后浇带。
[0008]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撑件包括立设于所述桁架的管件、固设于所述管件的顶端的螺母、螺合于所述螺母并部分伸入所述管件的螺纹杆以及固设于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管件的端部的托槽;通过旋拧所述螺纹杆,以改变所述螺纹杆伸出所述管件的部分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托槽支撑住所述后浇带模板。
[0009]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管件的连接杆。
[0010]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管件通过十字扣件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填塞于所述后浇带模板和所述托槽之间的若干木方。
[0012]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且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的辅助架,且所述辅助架抵住所述后浇带模板的底面,以支撑所述后浇带模板。
[0013]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架包括扣合于所述立柱的连接头、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抵住所述后浇带模板的底部。
[0014]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若干杆件,所述杆件抵住所述后浇带模板的底部。
[0015]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桁架包括扣合于所述立柱的管箍、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管箍的横杆以及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横杆之间的若干纵杆,所述顶撑件立设于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的顶部。
[0016]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箍包括相对的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对接后形成供围合所述立柱的箍设空间,通过所述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板,使得所述管箍连接于所述立柱。
[0017]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通过可拆卸地连接于立柱的桁架,能够根据施工的时间随时进行安装,提高了施工的效率;通过立设于桁架的顶端的顶撑件,方便了根据后浇带模板的位置进行有效的支撑,防止了模板支撑不牢固,从而导致后浇带浇筑过程中,模板掉落或者后浇带成型质量差的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通过安装于立柱的辅助架,从而能够根据模板的长度进行全方位的支撑,防止了后浇带模板部分支撑不牢固,从而影响后浇带的形成;且该技术利用建筑本身的立柱进行后浇带模板的固定,以于桁架的底部形成供运输建筑耗材的通道,从而避免了传统施工中搭建满堂脚手架堵塞后浇带下方的运输通道,方便了建筑的交叉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0019]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中桁架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后浇带1,延伸部11,立柱2,后浇带模板3,木方31,加强肋32,桁架4,横杆41,纵杆42,管箍43,弧形板431,紧固螺栓432,顶撑件5,管件51,螺母52,螺纹杆53,托槽54,十字扣件55,连接杆6,辅助架7,对拉螺栓8,紧固螺母81,梁板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4]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梁板9的底部和地面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立柱2,后浇带模板3对应待浇筑的后浇带1且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梁板9之间,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相邻的两个立柱2且对应待浇筑的后浇带1的桁架4,桁架4与地面之间具有设定间距以形成供施工人员通过的操作空间;对应后浇带模板3且长度可调地立设于桁架4的顶部的若干顶撑件5,通过调节顶撑件5的长度,以使得顶撑件5抵住后浇带模板3,从而固定住后浇带模板3,进而于后浇带模板3的顶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后浇带1。
[0025]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通过连接于立柱2的桁架4,方便了将后浇带模
板3贴合固定于待施工部位,且通过桁架方便了桁架4和模板3的设置,并与根据后浇带模板3的施工部位进行调节,同时若干立柱2和桁架4之间的操作空间,方便了建筑耗材的运输,解决了传统施工中搭建满堂脚手架支撑模板时,后浇带下方的通道被堵塞,影响建筑耗材的运输和施工效率;通过设置于桁架4和后浇带模板3之间的顶撑件5,方便了对不同部位的后浇带模板3进行支撑,提高了后浇带模板3的支设效率。
[0026]较佳地,如图1和图3所示,该些立柱2为钢柱为建筑体本身的结构柱,桁架4连接于两个梁板9下方的相互靠近的四个立柱2。
[0027]本技术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为,如图2所示,顶撑件5包括立设于桁架4的管件51、固设于管件51的顶端的螺母52、螺合于螺母52并部分伸入管件51的螺纹杆53以及固设于螺纹杆53远离管件51的端部的托槽54;通过旋拧螺纹杆53,以改变螺纹杆53伸出管件51的部分的长度,从而使得托槽54支撑住后浇带模板3。
[0028]较佳地,该顶撑件5为钢结构,管件51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螺纹杆53螺合于内螺纹,从而与管件51相连接,进而托槽54承托木方41,从而托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梁板的底部和地面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立柱,所述后浇带模板对应待浇筑的后浇带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梁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且对应所述后浇带模板的桁架,所述桁架与地面之间具有设定间距以形成供施工人员通过的操作空间;以及对应所述后浇带模板且长度可调地立设于所述桁架的顶部的若干顶撑件,通过调节所述顶撑件的长度,以使得所述顶撑件抵住所述后浇带模板,进而于所述后浇带模板的顶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所述后浇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件包括立设于所述桁架的管件、固设于所述管件的顶端的螺母、螺合于所述螺母并部分伸入所述管件的螺纹杆以及固设于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管件的端部的托槽;通过旋拧所述螺纹杆,以改变所述螺纹杆伸出所述管件的部分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托槽支撑住所述后浇带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管件的连接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管件通过十字扣件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模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承颖刘涛郭锦杰左继元黄宏强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